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太原理工大学软件学院834数据结构和操作系统之数据结构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

  摘要

一、单项选择题

1. float 型数据通常用IEEE754单精度浮点数格式表示。若编译器将float 型变量x 分配在一个32位浮点寄存器FR1中,

A.C1040000H

B.C2420000H

C.C1840000H

D.C1C20000H

【答案】A , 则FR1的内容是( )。

【解析】首先将十进制数转换为二进制数-1000.01,

接着把它写成规格化形式

IEEE754标准) , 然后计算阶码的移码=偏置值+

阶码真值(按, 最后短浮点数代码:数符位=1, 阶码=10000010, 尾数00001000000000000000000, 写成十六进制为C1040000H 。选项D 是一个很容易被误选的选项, 其错误在于没有考虑IEEE754标准中隐含最高位1的情况, 偏置值是128。

2. 下列进程调度算法中,综合考虑进程等待时间和执行时间的是( ).

A. 时间片轮转调度算法

B. 短进程优先调度算法

C. 先来先服务调度算法

D. 高响应比优先调度算法

【答案】D

【解析】时间片轮转法和先来先服务算法都是公平的方法,并未考虑进程等待时间和执行时间,而短进程优先考虑的是进程执行时间. 最高响应比优先调度算法是最先执行响应比最高的进程(响应比=1+等待时间/估计运行时间). 该算法综合了先来先服务(FCFS)和短作业优先(SJF)算法,FCFS 只考虑每个作业的等待时间,而未考虑执行时间的长短.SJF 只考虑执行时间的长短,而未考虑等待时间的长短,HRRN 算法则同时考虑执行时间和等待时间.

3. 已知待排序的n 个元素可分为n/k个组,每个组包含k 个元素,且任一组内的各元素均分别大干前一组内的所有元素和小于后一组内的所有元素,若采用基于比较的排序,其时间下界应为( )。 A.

B.

C.

D.

【答案】B

【解析】因组与组之间己有序,故将n/k个组分别排序即可,基于比较的排序方法每组的时

,全部时间下界为间下界为

0 。

4. 有一个100*90的稀疏矩阵,非0元素有10个,设每个整型数占2字节,则用三元组表示该矩阵时,所需的字节数是( )。

A.60

B.66

C.18000

D.33

【答案】B

【解析】如果是全部,则是需要100*90*2个字节;但是用三元组表示的话,只需要记录非零数据的X 坐标,Y 坐标,数值即可,就是每个非零数字需要占用三个整数的空间,即2*3=6字节,10个非零整数则是2*3*10=60字节;如果问有效元素占的空间大小,则选A 项,但是如果从整体来看,应该多一个用来记录矩阵宽(100)、高(90)、默认值(0)的元素,所以还应该多算6个字节。所以全部为66字节,选B 项。

5. 若无向图中含7个顶点, 则保证图G 在任何情况下都是连通的, 则需要的边数最少是( )。

A.6

B.15

C.16

D.21

【答案】C

【解析】要保证无向图G 在任何情况下都是连通的, 即任意变动图G 中的边, G 始终保持连通。首先需要图G 的任意6个结点构成完全连通子图

再添加一条边将第7个结点与, 需条边, 然后连接起来, 共需16条边。本题非常容易错误地选择选项A , 主要原因是对“保证图G 在任何情况下都是连通的”的理解, 分析选项A , 在图G 中, 具有7个顶点6条边并不能保证其一定是连通图, 即有n-1条边的图不一定是连通图。分析选项D , 图G 有7个顶点21条边, 那么图G 一定是无向完全图, 无向完全图能保证其在任何情况下都是连通的, 但是这不符合题目中所需边数最少的要求。

6. 在支持多线程的系统中, 进程P 创建的若干个线程不能共享的是( )。

A. 进程P 的代码段

B. 进程P 中打开的文件

C. 进程P 的全局变量

D. 进程P 中某线程的栈指针

【答案】D

【解析】现代操作系统中, 进程是资源分配的基本单位, 线程是处理机调度的基本单位。因此, 进程是线程运行的容器, 本题中, 进程的代码段, 进程打开的文件, 进程的全局变量等都是进程的资

源, 唯有进程中某线程的栈指针是属于线程的, 那么, 属于进程的资源可以共享, 属于线程的栈是独享的, 不能共享。

7.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网络体系结构中所描述的内容是( ).

A. 网络的层次

B. 每一层使用的协议

C. 协议的内部实现细节

D. 每一层必须完成的功能

【答案】C

【解析】体系结构仅规定协议的功能和消息格式,但对具体的实现细节由具体设备厂商来确定,对于网络的层次,以及每一个层次的协议及其功能都是网络体系结构所要描述的内容,因此答案为选项C.

8. 为提高散列(Hash)表的查找效率, 可以采用的正确措施是( )。

Ⅰ. 增大装填(载) 因子

Ⅱ. 设计冲突(碰撞) 少的散列函数

Ⅲ. 处理冲突(碰撞) 时避免产生聚集(堆积) 现象

A. 仅Ⅰ

B. 仅Ⅱ

C. 仅Ⅰ、Ⅱ

D. 仅Ⅱ、Ⅲ

【答案】D

【解析】散列表的查找效率(比较次数) 取决于:散列函数、处理冲突的方法和散列表的装填因子α。α标志着散列表的装满程度, 通常情况下, α越小, 发生冲突的可能性越小; 反之, α越大, 表示已填入的记录越多, 再填入记录时, 发生冲突的可能性越大。因此选项Ⅰ错误, 越是增大装填因子, 发生冲突的可能性就越大, 查找效率也越低。选项Ⅱ正确。选项Ⅲ正确。采用合适的处理冲突的方法避免产生聚集现象, 也将提高查找效率。例如, 用拉链法解决冲突时不存在聚集现象, 用线性探测法解决冲突时易引起聚集现象。

9. 下列调整中, 不可能导致饥饿现象的是( )

A. 时间片转移

B. 静态优先及调度

C. 非抢占式作业优先

D. 抢占式短作业优先

【答案】A

【解析】时间片转移方法能在一个周期内使每个进程都得到一个时间片的CPU 使用时间, 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