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天津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专业学位]之广告学教程考研强化模拟题

  摘要

一、简答题

1. 广告在现代社会中主要有哪些功能和作用?

【答案】(1)广告的功能

广告的功能是指广告运动为达成广告目标所表现出来的作用和效率。作为一种独具特质的信息传播活动,广告的基本功能就是传播信息。

①信息传播作为广告的基本功能,依其负载信息内容的不同又主要分为商业广告与非商业广告两大类型。商业广告是指为推销商品或服务以获取利益的商业性质的广告,具有商业信息的传播功能; 非商业广告则是为了达到某种目的的非盈利性质广告,包括党政宣言、政府公告、宗教声明、文化通知等所谓社会广告和以取得公众对社会组织的信赖为主要目的的公关广告,具有非商业信息传播的功能。商业信息的传播是广告信息传播的主体,也是广告学研究的主要对象。非商业信息的传播则在广告信息传播中相对处于次要地位,它以观念信息传播为主。

②广告的营销功能是为广告与生俱来的本质功能。广告是营销的工具和手段,这是人们对广告的一种基本认识。广告的营销功能,应视为广告与生俱来的本质功能。

③在传播信息功能的基础上,现代广告业又加入了劝服和诱导的因素,既有产品功能的劝服和诱导,也包括品牌和形象的劝服和诱导,但其终极目标是指向商品的销售。由于劝服和诱导因素的加入,广告更具有了刺激消费、诱导消费以增加产品的使用量和流通量的营销功能。

(2)广告的作用

广告是一门综合的视听艺术,它在传播经济信息、发挥经济宣传功能的同时,也以其艺术魅力对社会产生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因此广告作为一种大众传播的工具和手段,既产生经济效益,也产生社会效益。具体说来,广告的作用可以做如下阐述:

①宏观上沟通产供销,加速流通,促进经济发展

广告信息的传播,沟通了经济活动中的诸如供应、生产、销售、消费等各个环节,使之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能更好地发挥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从宏观上有力地促进了国民经济整体和谐的发展。无数经济事实证明,广告是产供销之间强有力的纽带,是市场经济发达与成熟的标志之一。

②对消费者而言,广告引导、刺激并满足消费者需求

首先,在认知心理模式中,引起注意或知晓是购买产品的前提,只有接触到了广告传播的信息引起注意,才有可能激发起消费者购买兴趣和购买欲望。其次,广告能改变人们的消费观念和消费心理,影响人们的消费结构和消费行为。再次,广告是消费者进行消费决策的重要参谋。

③对广告主而言,广告是企业营销的重要手段,能推动整个企业的运行发展

从广告业的发展可以看出,广告在企业生存和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广告为企业提供

市场信息,企业通过广告可以了解同行业生产与发展状况、价格情况、市场情况和竞争对手的多种信息以及市场资源情况等,为自己的决策和计划提供依据。

④广告在社会文化建设方面的作用

a. 美化社会环境,丰富人们的文化生活。

b. 传播高尚观念,培养人们正确的生活方式和美好情操。

c. 传播政策信息,协助政府工作。

d. 推动大众传播事业发展。

2. 如何理解广告传播的社会责任与广告管理之间的关系。

【答案】广告传播的社会责任与广告管理之间的关系:

(1)强调广告传播的社会责任是加强广告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社会责任越来越被重视,与其在现代社会中所起的作用是息息相关的。没有广告本身的壮大,广告传播的地位可能就会势微而言轻。广告以及广告传播蕴含的道德标准和行为方式对民众的影响正与日俱增,从而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2)广告传播社会责任的缺失与相关监管部门职能的缺失有关,是广告管理不完善的表现。广告传播出现的种种问题是群体性的问题。广告传播的社会责任需要的是广告传播参与的各方的协同,需要整个大环境的积极变化。社会上广告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很大程度上是我们广告监管的体制不力。事实上,广告传播的社会责任有待十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没有一个合理的广告传播的生存环境,没有一个合理有效的监管广告传播的机制,广告传播的社会责任将是一句空话。

3. 谈谈你对广告传播的特点及其原理的理解。

【答案】广告传播是以盈利为目的,以企业为主体的广告主所进行的有关商品、劳务、观念等方面的广告信息传播。

(1)广告传播的特点有:

①广告传播是有明确目的的传播

无论盈利性广告传播还是非盈利性的公益广告,其传播活动都具有明确的目的。例如盈利性企业追求的是要把企业的信息尽快地传给潜在的目标受众,实现商品销售,提供服务,获得盈利,维持企业生存和发展,其目的性是非常明确的。也正是为了实现企业的盈利目的,企业广告主才对广告创意给予高度重视,对广告文案字斟句酌,制定周密的广告传播计划,并要求广告制作要有效准确地传递信息,要求广告上的每一个字,每一个图表、符号都应该有助于所要传达的讯息。

②广告传播是可以重复的传播

广告信息总是力求所有的目标受众都接收到。对于以盈利为目的的商业广告而言,广告主总是针对潜在消费者策划传播活动的。广告在第一次刊播以后,不可能被每一个目标受众接受,一次传播到达率是极低的,那就需要第二次再播,第三次再播……同时,广告的反复传播也是为了能对受众产生足够的影响力,从而产生认知、感J 清、态度以至行为力一面的影响,达到广告传播的预期目的。

③广告传播是复合性的传播

广告传播不是通过单一渠道进行的,大多数广告主常常通过多种渠道展开复合性传播。其方法有:

a. 以大众传播媒介为主体,并同其他媒介相配合,即利用报纸、杂志、广播、电视向分布广泛、人数众多、互不相识的受众进行的信息传播。

b. 以付费的传播为主体与不付费的传播相结合。大众传播媒介需要付费,这是现代广告的基本特点之一。

c. 广告主也可以通过自办媒介物开展广告传播活动,虽然其规模较小,传播有限,但可以针对特定受众进行有效的传播活动,并且费用较低。

④广告传播是对销售信息严格筛选的传播

一个企业、一种商品、一种服务或观念,可以宣传的方面是很多的,有待于传播的信息是大量的,但是广告传播实际所能传播的内容总是十分有限的。

(2)广告传播的基本原理

①广告传播的诱导性原理

广告信息作为外界刺激,作用于受者并引起预期的观念改变和购买行为,这是一个可以通过多种手段诱导实现的心理渗透过程。它包括观念的传播、情绪的传播和行为的传播。

②广告传播的二次创造性原理

广告传播是一个完整的创造性过程,这种创造性不仅表现在传播者在广告的设计制作、选择传播途径等力一面,还体现在广告信息的接受者方面。广告信息的接受者会通过再造想像,在接受传播信息的过程中发挥创造性。

③广告传播的文化同一性原理

信息在传播中能否被接受或接受到何种程度,决定于双方共同的经验区域的大小。共同的经验区域越大、越广阔,传播就越容易,接受程度就越高。也就是说,广告传播的效果同传受双方的文化状况密切相关。广告传播客观上要求传播者与接受者有共同的文化基础。文化作为潜在的支配者、诱导者时时刻刻促进或制约着广告传播过程的实现及广告效果。

从文化角度来看,广告传播是一种文化活动。要实现有效的传播,广告信息的制作者、传播者与其接受者应具备共同的价值观念、类似的行为模式以及其他文化方面的共同性。这种共同性越多,传播的效果就越佳。

4. 广告人才的培养是加快我国广告事业发展的关键要素之一,作为广告后备人才的你将如何架构自己的知识体系?

【答案】(1)广告学是在许多边缘学科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综合性的独立学科,同时广告面临的是瞬息万变的国际、国内市场,对广告信息进行审定、检索、选择、组织、评价和交流的能力就成为衡量广告人才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2)作为现代信息社会的广告后备人才,我们首先要注重实际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使自己能适应快速变化的社会环境。广告学又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学科,因此还应该注重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