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河南科技大学信息工程学院828计算机网络之数据库系统概论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
● 摘要
一、填空题
1. 关系规范化的目的是_____。
【答案】控制冗余,避免插入和删除异常,从而増强数据库结构的稳定性和灵活性
2. 采用关系模型的逻辑结构设计的任务是将E-R 图转换成一组_____, 并进行_____处理。
【答案】关系模式;规范化
3. 数据库恢复是将数据库从_____状态恢复到_____的功能。
【答案】错误;某一已知的正确状态
4. 某事务从账户A 转出资金并向账户B 转入资金,此操作要么全做,要么全不做,为了保证该操作的完整,需要利用到事务性质中的_____性。
【答案】原子
【解析】由事务的原子性可知,它对数据所做的修改操作要么全部执行,要么全部不执行。
5. 完整性约束条件作用的对象有属性、_____和_____三种。
【答案】关系;元组
6. 数据模型是由_____、_____和_____三部分组成。
【答案】数据结构;数据操作;完整性约束
7. 设某数据库中有作者表(作者号,城市)和出版商表(出版商号,城市),请补全如下查询语句,使该查询语句能查询作者和出版商所在的全部不重复的城市。
SELECT 城市FROM 作者表_____
SELECT 城市FROM 出版商表
【答案】EXCEPT
【解析】EXCEPT 语句的作用是查询两个数据表中除" “公共" ”数据以外的数据信息,即查询两个数据表中的" 除外”数据信息。使用EXCEPT 运算符可以实现集合差操作,从左查询中返回右查询没有找到的所有非重复值。
8. 设在SQL Server 2000环境下,对“销售数据库”进行的备份操作序列如下图所示。
①出现故障后,为尽可能减少数据丢失,需要利用备份数据进行恢复。首先应该进行的恢复操作是恢复_____,第二个应该讲行的恢复操作是恢复_____。
②假设这些备份操作均是在BK 设备上完成的,并且该备份设备只用于这些备份操作,请补全下述恢复数据库完全备份的语句
RESTORE_____FROMBK
WITHFILE :1,_____
【答案】完全备份1、差异备份2、DATABASE 销售数据库、RECOVERY
【解析】数据库恢复的顺序为:①恢复最近的完全数据库备份。②恢复完全备份之后的最近的差异数据库备份(如果有的话)。③按日志备份的先后顺序恢复自最近的完全或差异数据库备份之后的所有日志备份。
用来实现恢复数据库的RESTORE 语句其基本语法格式为:
RESTORE DATABASE数据库名FROM 备份设备名
9. SQLServer 中数据完整性包括_____、_____和_____。
【答案】域完整性;实体完整性;参照完整性
10.数据仓库主要是供决策分析用的_____,所涉及的数据操作主要是_____,一般情况下不进行。
【答案】数据查询;修改操作
11.使某个事务永远处于等待状态,得不到执行的现象称为_____。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事务处于等待状态,每个事务都在等待其中另一个事务解除封锁,它才能继续下去,结果任何一个事务都无法执行,这种现象称为_____。
【答案】活锁;死锁
二、选择题
12.下列关于数据库备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数据库备份也受到数据库恢复模式的制约
B. 数据库备份是一项复杂的任务,应该有专业的管理人员来完成
C. 如果数据库很稳定就不需要经常做备份,反之要经常做备份
D. 数据库备份策略选择应该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并不是备份做得越多越全就越好
【答案】C
【解析】数据库系统总有可能出现故障,所以不管如何都需要一个合理的备份计划以防止出
现故障造成数据库中数据的破坏。
13.如果一' 个系统为关系完备系统,那么它支持( )。
A. 关系数据结构
B.A 与选择、投影和连接
C.A 与所有的关系代数操作
D.C 与实体完整性、参照完整性
【答案】C
14.数据的完整性是指数据的正确性、有效性和( )。
A. 可维护性
B. 相容性
C. 可恢复性
D. 独立性
【答案】B
【解析】数据模型应该反映数据模型必须遵守的基本的通用的完整性约束条件。完整性规则是给定的数据模 型中数据及其联系具有的制约和依存规则,用以限定符合数据模型的数据库状态及状态的变化,以保证数据的正 确、有效和相容。
15.现有关系模式R (学号,姓名,课程代码,课程名,课程成绩),对其进行分解将其规范化到第三范式,下列( )是最正确的规范化结果。
A.R1 (学号,姓名)R2 (课程代码,课程名,课程成绩)
B.R1 (学号,姓名)R2 (课程代码,课程名)R3 (学号,课程代码,课程成绩)
C.R1 (学号,姓名)R2 (学号,课程代码,课程名,课程成绩)
D.R1 (学号,姓名)R2 (课程代码,课程名)R3 (课程代码,课程成绩)
【答案】B
【解析】如果一个关系模式R 属于第一范式,且每个非主属性既不部分依赖于码又不传递依赖于码,则这个关系属于第三范式。同时在对关系进行规范化的过程中,对于关系的分解不是随意而为的,需要考虑新关系与 原关系在数据上的等价、在依赖上的等价,甚至是在数据和依赖上都等价,否则就很可能达不到规范化目的。
A 项中的分解,R1 (学号,姓名)达到3NF 要求,R2 (课程代码,课程名,课程成绩)也达到3NF 要求, 但是它们与原关系R 在数据上不能等价,在依赖上也不等价,因而不是最正确的规范化结果。
C 项中的分解,R1 (学号,姓名)达到3NF 要求,R2 (学号,课程代码,课程名,课程成绩)中由于存在: 课程代码一课程名,即非码属性对码的部分依赖,因此,该R2只达到1NF 要求,没有达到2NF 要求,当然也 就没有达到3NF 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