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620学科基础之《管理学》考研必备复习题库及答案
● 摘要
一、概念题
1. 知识工资
【答案】知识工资是指一个员工的工资随着他能够完成的任务的数量增加而增加。知识工资增加了公司的灵活性和效率,因为公司需要做工作的人会越来越少。但要贯彻这项计划,公司必须有一套高度发达的员工评估程序,必须明确工作岗位,这样工资才可能随着新工作的增加而增加。
2. Y 理论
【答案】Y 理论是由道格拉斯·麦格雷戈提出的,它提供了一种积极的人性观点。该理论认为:①员工并非好逸恶劳,而是自觉勤奋,喜欢工作; ②员工有很强的自我控制能力,在工作中执行完成任务的承诺; ③一般而言,每个人不仅能够承担责任,而且还主动寻求承担责任来自我激励和自我指导; ④绝大多数人都具备做出正确决策的能力。
3. 纯基薪计划
【答案】纯基薪计划是指接受固定的薪酬,一般用于销售人员,薪酬不随销售额、市场分额以及其它销售指标的变动而变动。这种报酬形式没有风险,激励性弱。优点表现在:员工预先知道他们的收入是多少,雇主也有固定的、可预知的人员开支计划。这就便于改变人员工作范围或工作定额,或重新为他们安排工作,并可以培养人员高度的忠诚感。单一薪资计划更多的鼓励销售人员培养企业的长期顾客,这对企业的长期市场及长期发展有好处。不足之处在于与雇员个人业绩无关。薪资通常与资历(而不是与绩效)相联系,这会降低具有潜在高绩效的雇员的进取精神,是根据资历而不是个人绩效来付酬。
4. 前向一体化
【答案】前向一体化是指企业通过收购或兼并若干商业企业,或者拥有和控制其分销系统,实行产销一体化。即指获得分销商或零售商的所有权或加强对它们的控制,也就是指企业根据市场的需要和生产技术的可能条件,利用自己的优势,把成品进行深加工的战略。实施前向一体化的一种有效方式是特许经营,采用特许经营的形式授权其他厂商经销自己的产品并提供售后服务,是用途最广、也是非常有效的前向一体化方式。
5. 目标效价
【答案】目标效价又称目标价值,是指个人对他所从事的工作将要达到的目标的效用价值的估价,即对组织所提供的诱因或报酬的全部预期价值的主观估计,衡量其价值大小的依据是这些诱因或报酬能够在多大程度上满足个人的需要。
二、简答题
6. 简述矩阵型组织结构的形式及其优缺点。
【答案】(1)矩阵型组织结构的形式
矩阵式组织又称规划一目标结构,是把按职能划分的部门和按产品(或项目、服务等)划分
的部门结合起来组成一个矩阵,同一名员工既同原职能部门保持组织与业务上的联系,又参加产品或项日小组的工作。当组织面临较高的环境不确定性,组织目标需要同时反映技术和产品双重要求时,矩阵型结构应该是一种理想的组织形式。
(2)矩阵式组织方式的优点
①将组织的纵向联系和横向联系很好地结合起来,有利于加强各职能部门之间的协作和配合,及时沟通情况,解决问题;
②具有较强的机动性,能根据特定需要和环境的变化,保持高度民主;
③把不同部门、具有不同专长的专业人员组织在一起,有利于互相启发,集思广益,有利于攻克各种复杂的技术和管理难题,更加圆满地完成工作任务;
④在发挥人的才能方面具有很人的灵活性。
(3)矩阵式组织方式的缺点
①在资源管理方面比较复杂;
②稳定性差。由于小组成员是由各职能部门临时抽调的,任务完成以后还要回到原职能部门工作,容易使小组人员不安心工作;
③权责不清。由于每个成员都要接受两个或两个以卜的卜级领导,职权关系容易混乱和冲突,容易造成管理秩序混乱,从而使组织工作效率低下。
7. 霍夫斯泰德关于文化的四个维度分别是什么?
【答案】霍夫斯泰德关于文化的四个维度的内容包括:
(1)权力差距。在一个社会组织中,权力分配往往是不均等的,即存在着权力等级。有的国家或地区,对权力距离的接受程度较高,可称之为“高权力差距”的社会; 有的国家或地区,对权力差距接受程度较低,可称之为“低权力差距”的社会。
(2)不确定性的避免。任何一个社会,对于不确定的、含糊的情境,都会感到一种威胁,从而总是试图加以防止。但是,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国家或地区,对于防止不确定性的迫切程度是不一样的。
(3)个人主义或集体主义。个人主义是指一种结合松散的社会组织结构,其中每1个人只关心自己,而且也只依靠个人的努力来为自己谋取利益。“集体主义”则指一种结合紧密的社会组织结构,其中所有的人往往以“在群体之内”和“在群体之外”来区分,他们期望得到“群体之内”的照顾,但同时也以对该群体绝对的忠诚作为报答。
(4)男性化或女性化。这个指标表示的是所谓“男子气概”价值观在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程度。“男子气概,,是指自信武断、进取好胜、喜欢冒险。一般地说,一个社会对“男子气概”的评价越高,其对生活数量的追求越要超过对生活质量的追求。
8. 指出目标管理具有哪些优点。
【答案】目标管理是美国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1954年提出的,是指组织内部各部门乃至每个人为实现组织目标,自上而下地制定各自的目标并自主地确定行动方针、安排工作进度、有效地组织实现和对成果严格考核的一种系统的管理方法。目标管理的优点主要包括:
(1)目标管理对组织内易于序量和分解的目标会带来良好的绩效;
(2)目标管理有助于改进组织结构的职责分工,由于组织目标的成果和责任图划分到每一个职位或部门,容易发现授权不足与职责不清等缺陷;
(3)目标管理有利于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由十强调自我控制,自我调节,将个人利益和组织利益紧密联系起来,因而提高了士气,营造了更好的氛围。
(4)目标管理促进了意见交流和相互了解,使人际关系更加和谐。
9. 叙述信息系统开发生命周期。
【答案】信息系统开发生命周期的具体内容如下:
(1)信息系统开发的第一步是系统调查。在这一步骤,组织确定是否存在一个能被信息系统处理的问题或机会。另外,也要进行可行性研究,以确定是否能在组织内建立一个新信息系统。一旦确定了一个信息系统既是必要的又是可行的,组织就可制定一个开发计划,争取获得管理当局的批准。
(2)第一步是系统分析。这一步骤的目的是确定信息系统的功能要求。首先,要考察和分析目前使用的系统,评估组织的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以及仔细评估最终用户的信息需求。然后确定一系列功能要求。
(3)第三步是系统设计。这一步是考查系统的技术能力的第一步。设计人员确定所需要的硬件、软件、人员和数据来源,并对将要生产出来的、用来满足前一步中所确定的功能要求的信息产品进行描述。
(4)第四步是系统实施步骤。这一步骤的结果是产生一个运行系统,要添置或开发硬件和软件,以组成新信息系统。在系统组成之后,就要进行全方位的调试,以保证系统能满足上面提到的所有要求。调试完毕后,系统就可以使用了,组织也就可以进行旧信息系统向新信息系统的转换了。
(5)信息系统开发的最后一步是系统维护,以使它保持良好的状态并保证它不会遇到本来可以预防的问题。
以上五个步骤形成系统开发的生命周期,这些步骤是高度相关和相互依赖的。
10.影响企业一定时期经营成果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答案】影响企业在一定时期经营成果的主要因素有:
(1)关于环境特点及其发展趋势的假设
企业在特定时期的经营活动是根据决策者对经营环境的认识和预测来计划和安排的。如果预期的市场环境没有出现,或者企业外部发生了某种无法预料和不可抗拒的变化,那么原来计划的活动就可能无法继续进行,从而难以为组织带来预期的结果。因此,制定计划时所依据的对经营环境的认识应作为控制对象,列出“正常环境”的具体标志或标准。
(2)资源投入
企业经营成果是通过对一定资源的加工转换得到的。没有或缺乏这些资源,企业经营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投入的资源,不仅会影响经营活动的按期、按量、按要求进行,从而影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