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山西大学文学院623新闻传播理论与业务之《新闻理论教程》考研强化班模拟试题3
● 摘要
一、词语解释
1. 沉默的螺旋
【答案】“沉默的螺旋”是传播效果理论重新回归到强大效果论的代表理论之一。最早由诺依曼于1974年在《传播学刊》上发表的一篇论文中提出。1980年以德文出版的《沉默的螺旋:舆论一一我们的社会皮肤》一书,对这个理论进行了全面的概括。诺依曼通过“沉默的螺旋”理论,重新提示了一种“强有力”的大众传播观。这个假说包括以下几个要点:①舆论的形成是大众传播、人际传播和人们对“意见环境”的认知心理三者相互作用的结果; ②经大众传媒强调提示的意见由于具有公开性和传播的广泛性,容易被当作“多数”或“优势”意见所认知; ③这种环境认知所带来的压力或安全感,会引起人际接触中的“劣势意见的沉默”和“优势意见的大声疾呼”的螺旋式扩展过程,并导致社会生活中占压倒优势的“多数意见”一一舆论的诞生。
2. 公益性广告
【答案】公益性广告是一种为社会提供无偿服务的非商业性广告,它通常以社会上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和现象为题材,以整个社会为其服务对象,不着眼于商品的推销和利润的获取,而注重思想观念的引导、文明观念的传播、社会公德的弘扬。公益性广告追求公益性和服务性,社会效益是其首要的目的,其意识形态的内涵和教化劝导的作用极为明显。
3. 新闻的主体
【答案】新闻的主体是新闻的躯干部分,紧接导语之后,阐述导语所揭示的主题,或回答导语中提出的问题,对新闻事实作具体的叙述与展开,内容比导语更详尽、充实,篇幅比导语长些,是“新闻的展开部分”。新闻主体的功能是解释或深化导语,补充新的内容。写主体时要注意主干突出; 内容充实; 结构严谨; 层次分明。
4. 新媒介
【答案】“新媒介”或“新媒体”是一组概念的集合,是利用数字技术、通过计算机网络、无线通信网、卫星等渠道,以及电脑、手机、数字电视机等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和服务的媒介。目前
第 1 页,共 10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