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6年新疆师范大学旅游管理之旅游学概论(同等学力加试)考研复试题库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奖励旅游

【答案】奖励旅游是指公司、政府机构和社会团体为了激励员工,组织他们及其配偶外出旅游度假的活动,是激励员工的手段。

奖励旅游的出现始自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最初是某些公司为了表彰和奖励那些工作成绩突出的销售人员,组织他们及其配偶外出旅游度假。后来,一些研究人力资源管理的心理学家经过大量的调查和分析之后,发现把旅游度假作为奖励员工的“奖品”时,所产生的激励作用远远胜于传统的金钱或物质奖励。奖励旅游作为一种激励手段很快被各种组织所效仿。

2. 政府干预旅游发展的必要性何在?

【答案】目前世界各地政府都在以不同形式对本国或本地区的旅游发展进行干预。政府对旅游发展进行干预的必要性表现在:

(1)旅游企业所有权的分散性及其为追求自身利益而各行其是的自由性,决定了各旅游行业或企业之间不存在自动的协调。因而这一问题只能靠政府有意识地进行干预才一有可能得到解决。

(2)基础设施以及其他公共产品性质的社会服务是一个旅游目的地整体旅游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提供这些以基础设施为代表的公共产品是旅游目的地政府的责任。

(3)一个国家或地区作为旅游目的地在市场上以何种形象出现,并非某一旅游行业或企业力所能及,因而需要该国或该地政府的参与和决策。

(4)在保护消费者利益和防止不公平竞争等方面,政府有责任对旅游业的行为进行约束和管理。

(5)为了防止或抑制旅游发展有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和促成可持续旅游的实现,政府必须要对旅游业的发展进行干预。

总之,由于旅游业结构的综合性以及整体旅游产品集合性,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旅游政策目标不可能仅靠旅游企业自身的行为去实现。

3. 可进入性

【答案】可进入性是指旅游资源所在地同外界(特别是同主要客源市场地区)的交通联系以及该地内部交通条件的通畅和便利程度。便利的交通条件对于一个地区旅游开发的成功无疑至关重要。即使旅游资源自身的品质再好,品位再高,如果该地的交通运输问题得不到解决,其作为旅游吸引物和旅游对象物的市场价值也将难以实现。

4. 旅游景点

【答案】(1)广义的“旅游景点”

从广义上讲,任何一个可供旅游者或来访游客参观游览或开展其他休闲/娱乐活动的场所,都可被看作是旅游景点。这种场所的地理概念可以很小也可以很大,甚至实为一个旅游景区。“旅游”景点实为面向所有公众开放的公共景点。

(2)狭义的旅游景点

旅游景点所指的是那些由某一组织或企业对其行使管理的封闭式旅游景点,即有明确的界线与外界隔开,并设有固定的出入口,能够对游人出入行使有效控制。明确的界线,是指该景点的区域通过圈以围墙、或设以栅栏、或借助某种天然条件而形成的边界。基于狭义概念的理解,旅游景点是指“专为供来访公众参观、游乐或增长知识而设立和管理的长久性休闲活动场所”。

这一定义所反映和强调的是,作为一个旅游景点,应符合以下几个方面的条件或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①专用性。旅游景点是指定用来供游人参观、游览或开展某类休闲活动的场所。这种专用性的指定要么是出于商业性决策,要么是出于政府有关部门的公益性政策。

②长久性。是指作为一个旅游景点,必须有其长期固定的场址,并利用这一场址发挥其固有职能。

③可控性。旅游景点必须有人行使管理,必须能够对游人的出入行使有效控制。

5. 可随意支配收入

【答案】可随意支配收入又称可自由支配收入,指个人或家庭收入中扣除应纳所得税、社会保障性消费(即按规定应山个人负担的养老金、失业保险、健康保险等社会保障费用的预支,这些费用通常在发放工资时扣除)以及日常生活必须消费部分(衣、食、住、行等)之后所剩余的收入部分。

拥有足够的可随意支配收入是一个人能够实现旅游需求的首要物质条件。可随意支配收入的水平决定着家庭或个人的旅游支付能力。它影响着一个人能否成为现实的旅游者,影响着旅游者的消费水平,影响着旅游者在外旅游期间的消费构成,甚至还会影响到旅游者对出游目的地以及对旅行方式的选择。

6. 国际收支平衡

【答案】国际收支平衡,指‘国国际收支净额即净出口与净资本流出的差额为零。即:国际收支净额一净出口一净资本流出。国际收支平衡被视作一国相关价值的1个经济指标,包括贸易余额,境外投资和外方投资。国际收支是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同其他国家发生经济往来的全部收入和支出。一国国际收支的状况主要取决于该国进出口贸易和资本流入流出状况。

二、简述题

7. 为什么要对旅游市场进行细分? 其意义何在?

【答案】(1)整体旅游市场进行细分的必要性

①对于大多数旅游目的地和旅游企业来说,一般都难以有足够的实力吸引和满足所有各类旅游消费者的需要,因而它们有必要从整体旅游市场中,选择某些适合自己经营的旅游消费者人群作为自己的目标市场;

②对于有些旅游目的地或旅游企业来说,尽管它们客观上可能有会有足够的实力去满足多种不同类型旅游消费者的需要,但出于优化经营的考虑,主观上也无意面向所有的旅游消费者人群提供服务。

为了有效地选择目标市场,旅游目的地和旅游企业首先需要以市场细分为基础,然后根据自己的供给能力和竞争实力,从所划分出来的细分市场中选择适合自己经营的目标市场。只有在对整体市场进行细分的基础上,才能有效地选定自己的目标市场。

(2)整体旅游市场进行细分的意义

①有助于选择和确定理想的目标客源市场

通过对整体旅游市场进行细分,便于旅游目的地或旅游企业分析各个细分市场的需求特点和购买潜力。在此基础上,旅游目的地和旅游企业便可根据自己的供给实力和营销能力,有效地从中选定适合自己经营的目标市场。

②有利于有针对性地开发产品

在选定目标客源市场的基础上,旅游目的地和旅游企业便可根据这些目标消费者人群的需要,有针对性地开发对路的产品或旅游服务。不仅可避免因盲目开发而造成的失误和浪费,而且可为顾客满意的实现奠定基础。只有做到产品对路,才能实现产品适销。

③有利于有针对性地开展促销

对于旅游日的地和旅游企业的成功经营,促销工作的开展无疑至关重要。面向目标客源市场有针对性地安排促销工作的开展,不仅可避免因促销工作的盲目开展而造成的浪费,而且有助于提升营销传播的成效。

8. 简述并解释我国目前对出境旅游类别的划分。

【答案】出境旅游指出国旅游,即一个国家的居民跨越国界到其他国家或地区开展的国际旅游活动。但根据我国的国情和旅游管理工作的需要,国家旅游局目前将我国国民的出境旅游一般界定为我国公民的自费出境旅游。

(1)出国旅游

出国旅游是指我国公民自己支付费用,在有出境旅游经营权的旅行社的组织下,以旅行团的形式,前往经国家批准的旅游目的地国家开展的国际旅游活动。我国公民目前的自费出国旅游是从最初的出境探亲旅游逐渐发展而来。

(2)边境旅游

边境旅游是指我国公民在获准有特别经营权的旅行社的组织下,以旅行团的形式,从指定的边境日岸出境,到邻国指定的边境区域开展的国际旅游活动。这种边境旅游活动的开展,始于1987年丹东市所组织的前往朝鲜新义州的“一日游,,活动。

(3)港澳台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