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西南大学西南民族教育与心理研究中心312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之实验心理学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

  摘要

一、单项选择题

1. 最先将物理学的方法引进心理学研究,并对心理学与物理量之间关系进行系统探索的学者是( )。

A. 韦伯

B. 费希纳

C. 缪勒

D. 赫尔姆霍茨

【答案】B

【解析】1860年,费希纳出版的《心理物理学纲要》,是最早系统地阐述感觉测量方法的著作,为科学心理学的产生奠定了坚实的实验基础。

2. 下列测量感觉阈限的方法中,最容易产生动作误差的是( )。

A. 平均差误法

B. 最不变化法

C. 恒定刺激法

D 信号检测法

【答案】A

【解析】在平均误差法实验中,一般要被试自己操纵实验仪器来调整比较刺激,使其与标准刺激相等,所以最易产生动作误差。

3. 具有多个刺激和多个反应的是( )。

A. 单被试设计

B. 辨别反应时

C. 选择反应时

D. 简单反应时

【答案】C

【解析】多个刺激对应多个反应的反应时是选择反应时,包括基线时间、辨别刺激的时间和选择反应的时间。简单反应时是单个刺激对应单个反应的反应时,仅包括基线时间。辨别反应时是仅对多个刺激中的一个做出的反应的反应时,包括基线时间、辨别刺激的时间。

4. “这是一个关于记忆的实验。实验开始时,计算机屏幕中央将相继呈现一系列字母矩阵,呈现的时间很短,您要尽可能地记住它们。当矩阵消失后,将您所看到的字母记录到记录纸上…”。采用此类指导语的瞬时记忆研究方法是( )。

A. 部分报告法

B. 延迟部分报告法

C. 全部报告法

D. 顺序再现法

【答案】C

【解析】该实验的指导语要求被试在矩阵消失后,尽量回忆自己所看到的字母,属于全部报告,而部分报告法则是根据某行的提示线索来回忆其中一部分,而不是全部。

5. 在选择因变量的测定指标时,应综合考虑其( )。

A. 稳定性、客观性、可辨别性

B. 恒定性、数量化、整体性

C. 情景性、整体性、可辨别性

D. 客观性、数量化、组织性

【答案】D

【解析】一个恰当的因变量指标必须满足以下标准:起某种特定反应的变量,所以是非恒定、不稳定的。有效性、客观性、数量化。因变量是有操纵自变量而引

6. 如在一个实验中,对红光信号灯按A 键,对绿光信号灯按B 键,对蓝光信号灯按C 键,对白光信号灯按D 键,共四个刺激和四个对应的反应,那么记录到的反应时是( )。

A. 简单反应时

B. 选择反应时

C. 辨别反应时

D. 复杂反应时

【答案】B

【解析】多个刺激对应多个反应的反应时属于选择反应时,简单反应时是单个刺激对应单个反应的反应时。辨别反应时是对多个刺激中的一个进行反应的反应时。

7. 短时记忆的容量十分有限,一般为( )。

A.5士2

B.6士2

C.7士2

D.8士2

【答案】C

8. Posner 等人应用减数法反应时实验确定了某些短时记忆信息可以有( )两个连续的阶段,这是认知心理学上的重大发现。

A. 视觉编码和语义编码

B. 视觉编码和听觉编码

C. 听觉编码和语义编码

D. 图像编码和声音编码

【答案】B

【解析】在Posner 进行短时记忆的视觉编码实验之前,康拉德通过对字母串的错误回忆实验,发现发音类似的单词正确回忆率最低,因此,认为短时记忆是以声音编码的。但是,Posner 的短时记忆编码实验则证明,短时记忆的信息首先是听觉(声音)编码,之后是视觉编码。

9. 根据下列材料,回答下例问题。

为考察词的类型(靶子词、非靶子词)以及辨别条件(高辨别、低辨别)对双耳追随效果的影响,研究者将60名被试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名,一组既接受靶子词一高辨别条件的处理,也接受靶子词一低辨别条件的处理; 另一组既接受非靶子词一高辨别条件的处理,也接受非靶子词一低辨别条件的处理。

(1)该实验设计是( )。

A. 被试间设计

B. 被试内设计

C. 混合设计

D. 回归间断点设计

(2)该实验中的辨别条件属于( )。

A. 被试间变量

B. 被试内变量

C. 额外变量

D. 无关变量

(3)该实验存在的交互作用是( )。

A. 词的类型×辨别条件

B. 革巴子词×非靶子词

C 高辨别条件×低辨别条件

D. 词的类型×辨别条件×追随效应

【答案】(1)C

(2)B

(3)A

【解析】(1)实验中两组不同被试接受两种类型的词(靶子词和非靶子词)的处理,是被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