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武汉大学城市设计学院922设计实践(3小时)之世界现代设计史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高科技风格
【答案】高科技风格是现代主义技术在设计艺术中应用的具体表现,其特征是强调技术特征和商品味,首先表现在建筑领域,而后发展到产品设计之中。工业设计上的“高科技风格”是从祖安克朗和苏珊·斯莱辛1978年的著作《高科技》中产生的。这个术语在设计上特指两个不同层次的内容:一是技术性的,二是高品位的。该风格的代表作品是里1977年设计的法国巴黎蓬皮杜文化中心和1986年在伦敦设计的洛依德保险公司大厦。
2. 微电子风格
【答案】电子时代的新设计潮流。大量采用新一代人规模集成电路晶片的电子产品涌现而产生。重点在于把设计功能、人体工程学、材料科学、显示技术和微型化技术统一,在新产品上体现出来,达到良好的功能和形式效果。产品设计通常具有超薄、超小、多功能、便携造型简洁明快的特点。这个设计与数理研究关系密切。德国70-80年代出现了统计派设计理论,其中比较重要的是赫伯特·奥尔,他提出了“设计是是可以计量的”这个理论,从而把设计引入定量分析的范畴。
3. 弗兰克·赖特
【答案】20世纪美国最重要的建筑师之一。主张草原式风格和有机建筑的观点,信仰真、纯、诚、朴、的设计艺术理念,认为“土生土长是所有真正艺术和文化必要的领域”。打破了把建筑单纯封闭为六面体的传统观念,主张空间可以内外贯穿,自由划分。为以后的设计家们提供了一个探索的、非学院派和非传统的典范,他的设计方法也成为口后新探索的重要借鉴。代表著作有《有机建筑》、《消逝的城市》等。代表作品有流水别墅、古根海姆美术馆、东京帝国饭店。
4. 洛可可式风格
【答案】洛可可式风格特指盛行于18世纪法国路易十五代的一种艺术风格,主要体现在室内装饰和家具设计领域。其基本特征是具有纤细、轻巧的始女体态的造型,华丽和繁琐的装饰,在构图上有意强调不对称。装饰题材有自然主义的倾向,线脚多用金色。从发展根源上说,洛可可式是巴洛克式风格的延续,同时也是中国清式设计风格严重侵染的结果,所以在法国,洛可可又称为中国装饰。
5. 安尼雅各布森
【答案】丹麦战后具有国际影响的设计大师,金属餐具、卫生洁具和家具设计独具匠心,具有典型的功能主义和现代设计美学巧妙结合的特征,成为现代设计的经典之作。50年代初期他设计了钢管脚的胶合板椅子,按人体工学以热压方法加工而成,具有曲面形式美的特征。他设计的“蚁椅”“天鹅椅”和“蛋椅”,运用热压胶合板整体成型,金属支架配以用皮革包裹的大曲面,具有极高的现代美学价值。
6. 过渡高科技风格
【答案】对工业化风格、高科技风格的冷嘲热讽的一种表现,也叫“改良高科技风格”。充满了荒诞不经的细节处理,表现对高科技、工业化的厌恶和困惑,是庞克文化、霓虹灯文化的一种体现。只是少批量生产针对个人的、艺术式的作品。代表作品有杰拉尔德. 库别斯设计的桌子。朗. 阿拉德设计的“混凝土”音响混合。盖塔诺. 别斯设计的桌子“桑索尼杜”等。
7. 伯格·摩根森
【答案】丹麦50年代后期新潮派设计师之一。在家具与室内设计方面,追求非正规化的、多变与特殊的形式,与美国设计师依姆斯等人的设计不谋而合。摩根森对于室内设计的标准化最为关心,强调按照模数从事设计。1954年他展出了一套按模数标准设计出来的现代室内组合,表现出摩根森在设计上严格的科学性,其设计更具机械化批量生产的特征。
8. 赫尔曼·穆特修斯
【答案】德国工业同盟奠基人和活动开创者,德国现代设计运动的先驱。其理论思想是强调客观主义、机器风格、标准化,主张设计艺术应追求目的,讲究实用功能,讲究成本核算,宣传功能主义。其有影响力的著作是三卷本《英格兰的住宅》。
9. 意大利反主流设计
【答案】20世纪60年代的设计艺术浪潮。一批激进的设计师反对大规模工业生产,反“技术时尚”展开设计艺术运动,被称为反主流设计或激进设计。代表人物有爱多尔·索塔萨斯,主要组织有“阿基米亚集团”、三人设计组等。爱多尔·索塔萨斯主张个性的、自我的、表现的、精神的设计艺术思想,三人设计组1969年设计的“充气”沙发被认为是反主流设计的典型代表。反主流设计是世界“后现代主义设计”重要组成部分。20世纪70年代,很快消退。
10.新古典主义
【答案】资本主义初期最先出现在文化上的一种思潮。在建筑和设计史上指18世纪60年代开始在欧美盛行的古典形式。18世纪前的欧洲,在探求新的设计风格过程中,人们逐渐厌恶盛行的巴洛克和洛可可风格,而关注古典艺术,促成了新古典的产生与流行。新古典追求古典风格和简洁、典雅、节制的品质以及“高贵的纯朴和壮穆的宏伟”。建筑上追求形的单纯、独立和完整,细节的朴实,形式的符合结构逻辑,并且减少纯装饰性的构件,显示了人们对于理性的向往,大
体上法国是以罗马式样为主,英国、德国则是希腊式样较多。新古典风格也体现在当时的产品上,特点是放弃了洛可可过分矫饰的曲线和华丽的装饰,追求合理的结构和简洁的形式,构件和细部装饰多用古典建筑式的部件。
二、简答题
11.简述包豪斯的基本课程。
【答案】包豪斯的课程以实用指导和正式指导为基础,实用指导包括材料研究和工作方法两个方面。正式指导分为三部分:
(1)观察课,关于自然与材料的研究。
(2)绘画课,关于几何研究、结构练习、制图、模型制作。
(3)构成课,关于体积、色彩的研究与设计。
包豪斯的课程基本上涵盖了现代设计教育所包含的造型基础、设计基础、技能基础等三方面知识。为了贯彻知识与技术相结合的教学理念,包豪斯教学实行“工厂学徒制”,结合教学设立了不同的实习工厂,包括编织、陶瓷、金工、木工、纺织玻璃等工厂,以便学生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
12.简述工业同盟的作用及影响。
【答案】(1)德国工业同盟影响和培养了一代新人,如后来在现代主义中起到了重要作用的设计师格罗佩斯、米斯、柯布西耶等。
(2)在德国国内,工业同盟首创了工业设计的活跃局面,奠定了德国工业设计的发展基础,确立了工业设计的基本理念,真正预示了设计艺术新时代的来临。
(3)从世界意义上讲,德国工业同盟影响了英国、瑞典、丹麦等许多国家。在1911、1915年相继成立了类似的组织,使工业设计在欧洲各地开展起来。
13.请从设计史的角度批评包豪斯教育的局限性。
【答案】(1)过于强调冷漠的风格,忽视了人的心理需求,影响了人与产品之间的情感和谐,显得机械、呆板、缺乏人情味和历史感,受到“后现代主义”的批判。
(2)教学中的“工艺”成分超过“技术”成分。所关注的领域还是传统产品设计,对现代化产品少有问津,对工业与传统工业之间的关系,仍然带有乌托邦色彩。对时代条件、机械化批量生产方式和经济概念趋向一种抽象的美学追求,而很少与实际生活需要进行考察。
(3)它的许多思想、主张、设计活动大多停留在“实验室”里,与实际生活需求结合的不够紧密,只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经过了其在美国的发展和传播,才完成其历史使命。
14.简述奥地利“分离派”的代表人物。
【答案】(1)奥托·瓦格纳
“分离派”的领军人物。1895年出版了《现代建筑》,提出建筑设计应该集中为现代生活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