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东华大学人文学院835政治学原理考研强化班模拟试题及答案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利益表达
【答案】即一种非制度化的政治参与活动。这种非制度化的利益表达是一个系统内个人或集团对该系统提出要求的过程,它是政治系统内政治过程的开端。现代社会是利益高度分化的社会,利益主体的多元化和利益结构的复杂化决定了现代政治系统中利益表达方式的多样化。
2. 国家职能
【答案】国家职能是指国家本质的内在要求和具体体现,是国家活动的总方向、基本使命、基本目的,是指全部国家机器的基本职责和整体功能。任何国家的活动都表现为两种基本职能:内部的职能和外部的职能。内部职能的主要任务是实行社会控制,以求得经济发展、社会稳定; 外部职能的主要任务是防御外来侵略,保卫国家安全。在具体的国家活动中,国家的内部职能与外部职能是密切地联系在一起的,二者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辩证统一关系。
3. 民主共和政体
【答案】民主共和政体是资产阶级国家普遍采用的政体形式,其共和范围形式上包括全体公民在内,最高国家权力由多人执掌和行使,这些权力执掌者由选举产生,并实行限定任期制。民主共和政体按照不同职能机关和职位的地位和权限,主要可分为:
①议会制共和政体。在议会共和政体中,议会掌握着国家最高权力,内阁由议会产生并对议会负责,总统只是“虚位元首”而不掌握实权,他与议会君主政体中的君主的地位作用和享有权限相似,不同的是前者由选举产生,而后者为世袭继承; 前者政治活动负政治法律责任,后者则无须负责。
②总统制共和政体。在总统共和政体中,最高国家权力由总统和议会按不同职能分别执掌和行使,总统和议员分别由选举产生,并有特定任期,内阁由总统组织并对总统负责,总统既是国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脑,与议会之间有权力制约关系。
③委员制政体,其典型国家是瑞士。
4. 国家元首
【答案】国家元首是一个重要的国家机构。它是一个国家实际上或形式上的对内对外的最高代表,是国家主权的实际掌握者或象征,在国家机构体系中,实际上或形式上处于首脑地位。国家元首一般分为两种形式:即个体国家元首和集体国家元首。国家元首的职权主要是:公布法律; 任免国家机关中的高级官员; 召集议会,宣布戒严、大赦、紧急状态或对外宣战; 以国家最高代表身份对外
交往; 代表国家颁布荣誉、授予荣誉称号和证书等等。
5. 政治认知
【答案】政治认知是指政治主体对于政治生活中各种人物、事件、活动及其规律等方面的认识、判断和评价,即对各种政治现象的认识和理解。政治认知过程是认知者、被认知者和情境等因素交互作用的心理过程。这个过程分为政治知觉、政治印象和政治认知判断三个环节。
二、辨析题
6. 政治文化指人们对政治体系的感情、态度、认知、评价等心理积淀; 还包括政治思想与政治理论等理性层面; 也包括政治制度与政治规范等物化层面。
【答案】该观点是片面的,具体分析如下:
(1)“政治文化”是政治学中最有争议的概念之一。这句话前两个包括所包含的内容是观念性的政治文化,一般没有异议。政治制度和政治规范是政治文化的物化形态,是一种实体性的政治文化。
从一般的文化意义来讲,将作为物化形态的政治制度、政治规范和经过理论升华的政治思想纳入政治文化范畴,有其一定的合理性。但是,一方面,传统的制度研究和规范研究又都被归结为政治文化研究,政治文化作为一个独立的研究对象的意义和价值将被大大降低; 另一方面,虽然政治制度、政治规范、政治思想对政治体系和体系成员的政治行为方式发生作用,但这种作用并不是直接的,它还需要一个转化为支持社会成员政治行为的心理基础的过程。
(2)从政治学的发展进程和政治文化概念出现的背景来看,政治文化是政治学上的一个具有特定内涵的概念。它主要是指社会成员在长期的政治社会化和政治实践的过程中所形成的、直接影响人们政治行为的、相对稳定的心理过程和心理特征。
因此,题中观点是片面的。
7. 政治权力作用过程是政治权力能量转化为政治后果的过程,所以使用政治权力的成本与政治权力作用的效益成正比。
【答案】这种说法是错误的,具体分析如下:
(l )政治权力的作用是指为了实现自己的利益和意志,政治权力主体必然要把政治权力施诸社会和其他政治力量甚至自然界。
(2)政治权力作用具有特定的效益。政治权力的作用过程是一个政治权力能量转化为相应作用后果的过程,这就造成了政治权力作用的效益问题。一般说来,政治权力作用的效益与成本成正比关系。但是,在实际政治过程中,政治权力作用成本与收益之比受到众多复杂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政治权力付出的实际能量、作用层次、作用时间、政治权力客体反作用的能量、方向、时间等等。
综上所述,一般来说,政治权力作用的效益与使用政治权力的成本成正比,题目中的观点倒置了它们之间的关系,所以是错误的。
三、简答题
8. 政治民主与市场经济之间的关系。
【答案】政治民主与市场经济两者相互影响,具有十分密切的联系:
(1)市场经济是政治民主发展的基础条件。
①民主政治需要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发展,没有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和发展,公民不可能有谋生以外的时间和兴趣关心和参与社会政治活动。因此,发展社会经济,提高国民收入,才能为公民实现政治权利和发展政治民主提供必要的物质基础和社会机会。
②政治民主的规则是市场经济规则在社会公共领域的运用,因此,发展和完善市场经济及其规则,是发展和完善政治民主的基础途径。
(2)政治民主是市场经济发展的政治保障。市场经济的平稳有序发展离不开政治民主的有力支撑。这是因为,民主的发展必然促使自由、平等、宽容、理性、诚信等成为社会的主流价值观,而这些价值观是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此外,政治的民主有利于遏制腐败现象的发生,从而保障社会公平,促进市场经济的有序发展。
9. 权力的资源包括哪些?
【答案】权力的资源主要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类:
(1)人格。人格,包括容貌、声音、身材、性格、体力等自然享赋。在人格的自然优势上,是吸引追随者、打败竞争者的重要条件。
(2)财富。财富易于转化为权力,一旦垄断了财富,就可以职位竞争、议会通过议案、政策实施中拥有资源优势。
(3)组织。对组织资源的垄断,可以垄断“人脉”,获得大量的行政支持,提高掌控能力,这是单纯控制财富所无法比拟的。
(4)武力。权力最重要的资源就是武力。权力以武力作为后盾,武力为权力提供了强制基础。
(5)象征。象征资源的意义就在于动员,动员符号从阶级、血缘、性别、财产、人权到道德,不一而足。一旦垄断了某种象征资源,就有可能将社会力量动员起来,形成声势浩大的社会运动。
(6)知识。知识作为一种新的权力资源的崛起,打破了血缘、财富、组织、武力等,传统权力资源对机会的设限,使权力更富于流动性和机会平等的特征。
以上这些因素,并不是孤立存在的。一个拥有权力的人,可能同时垄断其中多种资源。究竟哪一种资源在权力角逐中更具有决定性作用,则取决于具体的情境。
10.政治参与的类型和作用。
【答案】政治参与是指普通公民通过各种合法方式参加政治生活,并影响政治体系的构成、运行方式、运行规则和政策过程的行为。它是政治权利得以实现的重要力一式,反映着公民在社会政治生活中的地位、作用和选择范围,体现着政治关系的内容。
(1)政治参与的类型
①根据公民对于政治参与的行为形态划分:
a. 自动参与。公民基于自身的利益和需要而自觉地对政治过程施加影响的行为。
b. 动员参与。公民因受他人鼓动或响应政府号召而发生的影响政治过程的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