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性,14岁,反复呕血、黑便,皮肤淤斑1周,肝、脾不大,血红蛋白56g/L,WBC8.0×10/L,PLT12×10/L。骨髓增生活跃,巨核细胞数增多,幼巨核细胞比例增多。对上述病人的紧急处理,哪一项是不恰当的() A.血小板输注。 B.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 C.血浆置换。 D.大剂量甲泼尼龙。 E.静脉注射长春新碱。
患者男性,9岁,上呼吸道感染后不久发现臀部和下肢皮肤分批出现瘀点、瘀斑,大小不等,呈紫红色,高出皮面。1周后又出现血尿、蛋白尿、管型尿。医院检查血小板计数、出血时间和凝血时间均正常。患儿可能患了() A.血友病。 B.白血病。 C.过敏性紫癜。 D.弥漫性血管内凝血。 E.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男性,14岁,反复呕血、黑便,皮肤淤斑1周,肝、脾不大,血红蛋白56g/L,WBC8.0×10/L,PLT12×10/L。骨髓增生活跃,巨核细胞数增多,幼巨核细胞比例增多。如患者发生头痛、呕吐,继而意识模糊,首先应考虑() A.贫血导致脑组织缺氧。 B.颅内出血的可能。 C.低血容量休克。 D.脑膜炎。 E.癲痫。
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最主要的表现是() A.贫血。 B.出血。 C.感染。 D.肝、脾肿大。 E.淋巴结肿大。
白血病患者化疗期间护理,下列哪项不正确() A.药液必须新鲜配制。 B.注射时不可溢于血管外。 C.注射速度不宜过快。 D.应饭后1小时用药。 E.用药期间定时检查白细胞数。
对一突然出现高热、衰竭和(或)出血症状的患者,伴有下列哪一项表现最有助于急性白血病的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