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论文摘要

题目:双性同体和女性气质的矛盾共生——从性别视角探弗吉尼亚伍尔夫和多丽丝莱辛的异同

关键词:双性同体;精神分析;女性气质;性体验

  摘要

本文旨在从性别视角研究和分析英国两代杰出女作家弗吉尼亚伍尔夫与多丽丝莱辛的异同。伍尔夫的双性同体和女权主义理论一直以来在学术界颇有争议,而莱辛的小说作为早期女权运动的代表作也为性别研究提供了很好的范本,然而,在学术界,却罕有从性别批评的角度对两位作家的比较研究。因而,本文的研究在理解英国文学传统和女性批评方面都有着重要的意义。伍尔夫和莱辛或通过直接阐述或通过间接暗示表达了其各自的双性同体的理想。本文通过对两人作品的诠释及对双性同体的社会学及心理学背景的挖掘分析了伍尔夫和莱辛的双性同体理想。通过比较可知,两位女作家都不约而同地把双性同体视为作家创作的理想状态,同时也是两性结束对立实现融合的可行途径。由于双性同体的特性决定了其必然对父权制度和以男性中心的心理分析理论的反抗,伍尔夫和莱辛分别针对弗洛伊德和荣格学说中对双性同体的忽视和压抑做出了各自的批评。但两人在双性同体意识的体现程度和应用动机上仍然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伍尔夫与莱辛,作为两代杰出的女性作家,在小说中刻画女性精神世界和社会状况时,都表达出她们的女性主义特质。两人都将独立自足视为女性写作的先决条件,因而都提出了妇女经济独立的主张;两人都在刻画作品中女主人公情感世界时引入了对女性性行为和性体验的描述。然而两者女性气质上是存在明显差异的,如,莱辛对经济独立的“自由女性”是否真正自由,持有消极看法。由于双性同体的融合与对女性特质的强调之间的不可共存关系,伍尔夫和莱辛在拥有双性同体思想的同时还具备独特的女性气质又是矛盾的。但通过对他们的写作和生活体验的探讨,和对他们所追求目标的分析,就不难理解伍尔夫在双性同体和女性气质上游移不定的原因,以及莱辛在创作中有意压抑同时又无意识流露出的女性倾向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