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东北石油大学化学化工学院816水污染控制工程考研题库
● 摘要
一、填空题
1. 干燥过程是_____相结合的过程,传质方向为_____,传热方向为_____。
【答案】热量传递与质量传递;固相至气相;气相至固相
2. 某降尘室高2m ,宽2m ,长5m ,用于矿石焙烧炉的炉气除尘。矿尘密度为4500千克每立方米,其形状近于圆球,操作条件下气体流量为25000立方米每小时,气体密度为0.6千克每立方米,粘度为
【答案】91.3 【解析】
假设此时颗粒沉降处于层流区:
3. 某精馏塔设计时,若将塔釜由原来间接蒸汽加热改为直接蒸汽加热,而保持
:
:不变,则W/F将_____
,
将_____。
【答案】不变;减小;不变;增加
4. 在除去某粒径的颗粒时,若降尘室的高度增加1倍,则沉降时间_____,气流速度_____,生产能力_____。
【答案】增加1倍;减少一半;不变
5. 在常压下用精馏塔分离某二元理想混合液,泡点进料,进料中易挥发组分的组成为0.4(摩尔分数,下同),塔顶产品组成为0.95,体系的相对挥发度为2.47,则最小回流比
【答案】1.48
6. 固体流态化中固定床是指_____。流化床是指_____,气体输送是指:_____。
【答案】
则理论上能除去矿尘颗粒的最小直径为_____
将_____,提馏段操作线斜率将_____,理论板数
_____。
固定床是指当床层空隙中流体的实际流速u 小于颗粒的沉降速度叫时,基本上静止不动的颗粒层。流化床是指当流体的流速增大至一定程度时,床层高度1随流速提高而升高的床层。气体输送是指利用气体在管内流动以输送粉粒状固体的方法。
【解析】固定床、流化床和气力输送是当一种流体自下而上流过颗粒床层时,随着流速的加大,出现的3种情况。
7. 吸收操作能够进行的条件是_____
【答案】大于;小于
【解析】当气相中溶质的实际分压高于与液相成平衡的溶质分压时,溶质便由气相向液相转移,即发生吸收 过程;当气相中溶质的实际分压低于与液相成平衡的溶质分压时,溶质便由液相向气相转移,即发生脱吸(解吸)。
8. 在传质设备中,塔板上的气液两相之间可能的接触状态有:_____、_____和_____。板式塔操作的转相点是指_____。
【答案】鼓泡;泡沫;喷射;由泡沫状态转为喷射状态的临界点
9. 在B-S 部分互溶系统中,若萃取相中含溶质A=85kg,稀释剂B=15kg, 溶剂S = 100kg,则萃取相中
=_____。(
均表示质量分率)
【答案】5.67
【解析】
10.冷、热水通过间壁换热器换热,热水进口温度为90°C ,出口温度为50°C , 冷水进口温度为15°C ,出口温度为53°C ,若冷、热水的流量相同,则热损失占传热量的_____%。(冷、热水的物性数据可视为相同)
【答案】5
11.试写出浮阀塔的三种不正常操作情况:(1) _____;(2) _____;(3) _____。
【答案】严重漏液;严重气泡夹带;降液管液泛;严重雾沫夹带;液相不足(任选三) 【解析】浮阀塔属于板式塔,板式塔的异常操作现象包括:漏液、雾沫夹带、液泛等。
12.蒸发过程中沸点升高的主要原因有_____;多效蒸发的典型流程有_____。
【答案】溶液沸点较纯溶剂沸点高、液柱静压头导致沸点升高、二次蒸汽流动阻力损失等;并流加料、逆流加料、平流加料和错流加料等
脱吸操作能够进行的条件是_____
二、计算题
13.填料层高度为4m 的常压逆流吸收塔内,用清水吸收空气中的氨。已知入塔空气中含氨5%(体,实际液气比为0.98, 又已知在该塔操作条件下,氨水系统的平衡关系为V=mx积%)(m 为常数;x 、y 分别为液、气相中氨的摩尔分率),且测得与含氨1.77%(体积%)的混合气充分接触后的水中氨的浓度为18.89g/1000g水。求:
(1)该填料塔的气相总传质单元高度,m ;
(2)现水温上升,其它操作条件不变,试分析气、液相出塔浓度如何变化? 【答案】(1)属于低浓气体吸收。y=0.0177时,与其平衡的液相浓度为
由=mx得:
所以
(2)水温上升时,m 增大,即平衡线斜率增大,由于气、液流量不变,所以IiG 不变,即操作线斜率不变,那么相平衡线与操作线的间距减小,传质推动力减小,而由于其它条件都不变化,所以
不变,则
也不变,所以使得全塔的传质效果变差,所以出塔气体浓度
所以
增大
,
减小。
逆流冷却至
,冷却水在水侧的污垢热阻为
的内管中
减小。
增大。又根
据物料衡算,
因此,水温上升时,
14.换热器中,用冷却水将空气由流动,其进、出口温度分别为空气和水的对流传热系数分别为
空气侧的污垢热阻、管壁热阻可忽略不计。问:
,(1)若将空气的流量增加20%(但保持空气的进口温度不变,水的流量和进口温度也不变)则与原来相比,总传热系数K 、传热量Q 的变化比率是多少?
,则(2)若水的流量増加20%(但保持水的进口温度不变,空气的流量和进口温度也不变)此时K 、Q 的变化比率是否仍能达到第(1)小题的变化幅度?请予以定性分析。
【答案】(1)由
空气和水的流动Re 数均大于10000。已知此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