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6年中国民航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814管理综合二之《管理学—原理与方法》考研强化班模拟试题及答案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权变论

【答案】权变论是把环境变化对管理的作用具体化,将管理理论与管理实践结合起来。该理论认为:环境是影响管理选择的重要因素,有效的领导方式取决于权变因素,即一种具体的领导方式小会到处都适应,在特定的情景下,应采取特定的领导方式。

这种关系可以用下式来表示:E=fCL, F , S 。式中,E 表示领导的有效性; L 表示领导者; F 表示被领导者; S 表示环境; f 表示函数关系。

权变论的三种代表性理论:

(1)费德勒模型。该理论认为,任何形态的领导方式都可能有效,其有效性完全取决于领导方式与环境是否适应。

(2)情境领导理论。该理论认为,成功的领导是通过选择恰当的领导方式而实现的,选择的过程根据下属的成熟度水平而定。

(3)领导者参与模型,提出领导者的行为必须加以调整以适应任务的结构。

(4)路径一目标理论。它认为领导者的有效性取决于其激励下属达到组织目标的能力,以及使职工在工作中得到满足的能力。包括指示性、支持性、参与性、以成就为目标四种领导方式。

2. 组织设计

【答案】组织设计是指以组织结构安排为核心的组织系统的整体设计工作。组织设计是管理者做出明确的组织选择的过程,在进行组织设计时,没有一个最优的组织设计方案,而是要根据不同环境情况予以选择,组织设计结果直接影响组织管理效率的高低。

组织设计主要有以下几个基本原则:①劳动分工原则; ②部门化原则; ③指挥链原则; ④管理幅度原则; ⑤集权与分权原则; ⑥正规化原则。

3. 决策

【答案】决策是指管理者识别并解决问题以及利用机会的过程。其含义包括:①决策的主体是管理者(既可以是单个的管理者,也可以是多个管理者组成的集体或小组); ②决策的本质是一个过程,这一过程由多个步骤组成; ③决策的目的是解决问题或/和利用机会。决策遵循满意原则,其依据

是信息。

4. 网络图

【答案】网络图是用箭线和节点将某项工作的流程表示出来的图形。根据绘图表达方法的不同,分为双代号表示法(以箭线表示工作)和单代号表示法(以节点表示工作); 根据表达的逻辑关系和时间参数肯定与否,又可分为肯定型和非肯定型两大类; 根据计划目标的多少,可以分为单目标网络模型和多目标网络模型。其组成元素为箭线、节点和线路。节点和箭线在不同的网络图形中有不同的含义,在单代号网络图中,节点表不工作,箭线表示关系,而在双代号网络图中,箭线表示工作及走向,节点表示工作的开始和结束。线路是指从起点到节点的一条通路,工期最长的一条线路称为关键线路,关键线路上工作的时间必须保证,否则会出现工期的延误。

二、分析题

5. 北斗公司刘总经理在一次职业培训中学习到很多目标管理的内容。他对于这种理论逻辑上的简单清晰及其预期的收益印象非常深刻。因此,他决定在公司内部实施这种管理方法。首先,他需要为公司的各部门制定工作目标。刘总认为:由于各部门的目标决定了整个公司的业绩,因此应该由他本人为他们确定较高目标。确定了目标之后,他就把目标卜发给各个部门的负责人,要求他们如期完成,并口头说明在计划完成后要按照目标的要求进行考核和奖惩。但是他没有想到的是中层经理在收到任务书的第二天,就集体上书表不无法接受这此目标,致使目标管理方案无法顺利实施。刘总感到很困惑。

请根据日标管理的基本思想和日标管理实施的过程,分析以下问题:

(1)刘总的做法存在哪些问题?

(2)他应该如何更好地实施目标管理?

【答案】(1)目标管理是指组织的最高领导层根据组织面临的形势和社会需要,制定出一定时期内组织经营活动所要达到的总目标,然后层层落实,要求下属各部门主管人员以至每个员工根据上级制定的目标和保证措施,形成一个目标体系,并把目标完成的情况作为各部门或个人考核的依据。简而言之,目标管理就是让组织的主管人员和员工亲自参加目标的制定,在工作中实行“自我控制”并努力完成工作目标的一种管理制度或方法。从目标管理的基本思想和基本原理来看,刘总的做法存在以下问题:

①对目标管理简单理解。目标分解之后不仅不能相互矛盾,而且还必须真正落实,要让每一个接受目标的职员和下级管理人员都明白什么是目标管理,自己在目标管理中的地位,怎样参与目标管理,完成自己的任务。目标管理不是简单地下达任务,落实任务,它是一种职工主动参与管理的制度,要发挥职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孔茨等也指出:目标管理看起来简单,但要把它付诸实施,管理人员必须很好地领会和理解。他们必须依次向下属人员解释目标管理是什么,为什么要实行目标管理,在评价时它起什么作用,以及最重要的是参与目标管理的人能够得到什么好处。这个原理是建立在自我控制和自我指导的概念基础上的,目的是使管理人员成为内行。

②基础工作不到位。目标管理需要扎实的基础性工作,如目标的确定要合理、目标要进行正

确的分解。这项工作一定要做仔细、做深入,因为目标分解到组织中的所有成员,关系每一个人的切身利益。目标要能够为每一个人所接受,正确评价每一个人的业绩,没有科学合理的目标体系是不可能的。所以,对这一项管理基础工作必须高度重视、认真组织。

③只下任务,不检查、不协调。各部门都有了自己的任务,有了各自的利益,即使目标分解时充分注意了协调性,在执行中也可能产生不协调的现象,部门间可能产生矛盾。如一些部门为了保证自己的任务优先完成,不顾及总体计划的平衡性,这就需要做好协调工作,这是高层管理部门的责任和义务,不能任务下达之后,就万事大吉,撒手不管了。

④没有书面的文件或章程可依。目标管理是和绩效评价相联系的,目标管理的优点之一就是和员工的个人利益相联系。将目标管理的任务与所受奖罚以书面的形式确定下来,有利于员工打消心中疑虑,认真严肃地对待目标管理和积极的投入进去。

(2)根据目标管理的概念与特点,刘总可以考虑从以下几个方面落实目标管理:

①做好教育宣传。实施目标管理,首先要使公司上下对目标管理有一定的了解。使他们明白什么是目标管理,进行日标管理的好处和应该注意的问题,日标管理的过程和实施程序。

②参与决策。目标管理中的目标与传统的目标设定的方法截然不同,不是单向由上级给下级规定目标,然后分解成子目标落实到组织的各个层次上,而是用参与的方式决定目标,上级与下级共同参与选择设定各对应层次目标责任制,即通过上下协商,逐级制定出整体组织日标、经营单位目标、部门目标直至个人目标责任制。

③制定合理的目标。在民主决策的情况下,制定出公司的总目标,然后再将目标层层分解,同时也要做好协调工作。目标分解有利于明确各部门、各层次的责任,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有时也会带来协作难度增大的困难。因为明确了部门责任之后,在本位主义思想支配下,各部门往往会将部门的利益置于全局利益之卜。做好协调工作,此时就显得格外重要了。

④下放权力,落实责任。目标即是责任,履行责任需要有相应的权力,所以,在目标管理中,任务下达到各个部门的同时,应下放完成任务所需要的权力,下放权力也就是分权。

⑤制度规定。目标管理是公司实施的一项比较重要的管理方法,有必要将目标管理的实施程序以及奖惩规定等以制度的形式规定下来。这有利于目标工作绩效的考核与评定,也有利于目标管理方法的长期开展。

6. A 研究院设备先进、人才济济但却一直没有很高水平的科研成果,该院负责人张院长采用“重金悬赏”的方法。他坚信“重赏之下必有勇夫”但收效甚微。为了更好地管理研究人员,他制定了严格的考勤制度:迟到10分钟要罚款100元。为此员工有时为准时到达不惜打出租车卜班。该院员工的出勤率一直保持较高水平。在一次行业研讨会上规模相近的B 研究院发布了儿项重要科研成果并介绍了经验。他们认为每个员工都希望做好工作,为此推行了“弹性工作制”以及研究人员自我组合、自主管理的方法。尽管B 研究院取得了这样的成绩,但张院长仍然认为采用这种方法会失去控制,这种方法不宜推广。

问题:请结合人性假设理论,判断这两家研究院的管理方式有什么根本区别? 对张院长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进行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