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山东住院医师急诊科Ⅰ阶段题库>案例分析专项训练题库

问题:

[多选,共用题干题] 患者女,18岁。诉胸骨后疼痛,气促,平卧刺激性咳嗽明显,坐位稍好转,MRI示"右上纵隔7cm×9cm肿块",拟行"纵隔肿瘤切除术"。针对该类患者的麻醉处理正确的是()。

A . A.麻醉前常规给予小剂量阿托品
B . 氯化琥珀胆碱应绝对禁止使用
C . 应足量使用非去极化肌松药
D . 术毕使用非去极化肌松药肌力恢复不满意时,可静脉注射新斯的明
E . 吸入麻醉剂有箭毒样作用,可能增强术后患者的呼吸麻痹
F . 氯胺酮无肌松作用,止痛效果好,麻醉诱导时选用氯胺酮可使麻醉诱导期循环功能更加平稳
G . 硬膜外麻醉+全身麻醉具有较完善的局部镇痛和肌松作用,并能降低患者应激反应

某男,12岁。既往有HBsAg阳性史。10天前无诱因发烧,体温逐渐上升,波动于37.5~39℃,近3天体温持续在38.5~39.5℃不降,伴有食欲减退、乏力、腹胀及尿黄。查体:T39.5℃,P88次/分,BP100/60mmHg,神清,表情淡漠,未见皮疹,巩膜轻度黄染,心肺未见异常,腹软,右下腹压痛阳性,肝右肋下2cm,脾未触及,肝浊音区不小,移动性浊音阴性,双下肢无水肿。实验室检查:血常规:WBC3.5×109/L,N60%,L40%。血清HBsAg(+),抗-HAVIgG(+)。为确诊伤寒应做的检查是() A.肝功化验。 肝炎病毒血清学。 血培养。 Widaltest。 肝胆脾彩超。 骨髓培养。 按()键可以切换到Front视图。 Alt+Tab。 Shift。 F。 T。 电瓶车的照明灯距不小于() 患者女,18岁。诉胸骨后疼痛,气促,平卧刺激性咳嗽明显,坐位稍好转,MRI示"右上纵隔7cm×9cm肿块",拟行"纵隔肿瘤切除术"。有关纵隔肿瘤的叙述,正确的是()。 A.胸腺瘤、畸胎瘤和神经源性肿瘤发生率居纵隔肿瘤前三位。 100%胸腺瘤患者有重症肌无力症状。 大多数为良性,但可恶性变。 纵隔镜检查可直接观察到肿瘤,明确其部位与表面情况。 纵隔肿瘤主要行手术切除治疗。 胸腺瘤的临床症状产生于对周围器官的压迫和肿瘤本身特有的症状--合并综合征。 电瓶车的制动闸瓦磨损余厚不得小于() 患者女,18岁。诉胸骨后疼痛,气促,平卧刺激性咳嗽明显,坐位稍好转,MRI示"右上纵隔7cm×9cm肿块",拟行"纵隔肿瘤切除术"。针对该类患者的麻醉处理正确的是()。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本题暂无解析

在线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