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石河子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431金融学综合[专业硕士]之金融学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互换
【答案】互换也译作“掉期”、“调期”,是指交易双方约定在合约有效期内,以事先确定的名义本金额为依据,按照约定的支付率(利率、股票指数收益率等)相互交换支付的约定。互换合约实质上可以分解为一系列远期合约的组合。互换交易是降低长期资金筹措成本和资产、债务管理中防范利率和汇率风险的最有效的金融工具之一。互换有两种主要类型:利率互换货币互换和。(1)利率互换是指交易双方在约定的一段时间内根据双方签订的合同,在一笔名义本金数额的基础上相互交换具有不同性质的利率款项的支付,即同种通货不同利率的利息交换。具体地说,一个标准的利率互换是有两个当事人参与的契约。每方约定以某国一定数量的资金为基础,按照一组事先确定的未来支付日期以相同货币周期性地支付对方利息,其中一方为固定利率付款人,另一方则为浮动利率付款人。该固定利率在交易开始时山双方决定,而该浮动利率在整个互换交易期间参照某一特定的市场利率来决定。在标准的利率互换交易中始终无本金交易,只有利息交易。通过利率互换,交易一方可将某种固定利率资产或负债换成浮动利率资产或负债,另一方则正好相反。(2)货币互换是指交易双方互相交换不同币种、相同期限、等值资金债务或资产的货币及利率的一种预约交易业务。通常两种货币都使用固定利率。货币互换一般以即期汇率为基础,交易双方仅需考虑定期支付两种货币间的利率差异,由货币利率较低方向货币利率较高方定期贴补。
2. 最终的贷款人
【答案】最终的贷款人是指能作为银行业的坚强后盾、并为其信贷活动提供最终支持的金融机构,一般指中央银行。在19世纪中叶前后,连续不断的经济动荡和金融危机使人们认识到,金融恐慌或支付链条的中断往往是触发经济危机的导火线,因此提出应山中央银行承担“最后贷款人”的责任。最后贷款人可以发挥以下作用:一是支持陷入资金周转困难的商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以免银行挤兑风潮的扩大而最终导致整个银行业的崩溃; 二是通过为商业银行办理短期资金融通,调节信用规模和货币供给量,传递和实施宏观调控的意图。
3. 费雪效应
【答案】费雪效应指通货膨胀预期导致利率上升的现象。费雪方程将名义利率与预期通胀联系起来,用来分析实际利率的长期行为,并导出一个关于货币增长、通货膨胀与利率的重要关系:
长期中当所有的调整都发生后,通货膨胀的增加完全反映到名义利率上,即要求名义利率对通货膨胀的一对一的调整,这种长期效应被称之为“费雪效应”。如果费雪效应存在,则名义利率的上升并非指紧的货币政策而是反映通货膨胀率的上升。
4. 单利和复利
【答案】单利是指在计算利息时,上一时间单位所生利息不再加入本金计算下一时间单位的利息,而仅按本金和时间的长短计算利息,也就是本金所生利息不再加入本金重复计息。其计算公式为:式中,I 为利息,P 为本金,R 为利率,n 为期限。用单利法计算利息,手续简便、易于计算借款成本,有利于减轻借款人的利息负担。
复利是指在计算利息时,在一定时期内按本金计算利息,随即将所得到的利息加入本金,作为计算下一期利息的基础,俗称“利滚利”。其计算公式为(字母含义同上):S=P(1+R)" , I=S-P=P[(1+R)”-1]。用复利法计算的利息比按单利法计算的利息多,应该说,复利计算法体现了货币资金的时间价值,符合信用和利息的本质要求。
5. 公募发行
是向广泛的而非特定投资者发行证券的一种方式。公募发行涉及到众多的投资者,其社会责任和影响很大,政府对证券的公募发行控制很严,要求发行人具备较高的条件。公募证券可以上市流通,具有较高的流动性,易被广大投资者接受。
【答案】
6. 政策性银行
【答案】指由政府设立,以贯彻国家产业政策,区域发展政策以及其他相关政策为目标,不以盈利为目的的金融机构。一般政策性银行不直接吸收存款,不具备存款创造的功能,其业务活动特点决定了政策性银行不在普通银行法约束范围之列,一般通过制定专门的法律来规范其业务行为,为政策性银行开展活动提供法律保障。对政策}h}银行的监管,应由中央银行和政府有关部门进行联合监管。我国现阶段政策性银行主要有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和中国进出口信贷银行。
7. 保险公司
【答案】指办理保险业务,在风险发生时对投保人或被保险人按照合同约定给予赔偿或支付的金融中介机构。保险公司的资金来源主要是投保人交纳的保险费; 资金运用主要分成两部分,一部分用于应付赔偿所需。另一部分用于投资证券、发放不动产抵押贷款和保单贷款等。保险公司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划分为:法定保险公司和自愿保险公司,财产保险公司和人寿保险公司、公营保险公司与私营保险公司以及公私共营保险公司、原保险公司和再保险公司等。保险公司是除银行外最重要的金融机构,在各国国民经济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8. 基础货币
【答案】亦称货币基础、货币基数。指商业银行存入中央银行的准备金与社会公众所持有的现金之和,是中央银行直接控制的变量,也是银行体系的存款扩张、货币创造的基础。其数额的大小会影响货币供应量的增减变化,所以也称高能货币(High powered money )。当中央银行提高或降低法定准备金率时,各商业银行就要调整资产负债表项目,相应地增加或减少其存放在中央银行的法定准备金,这会使银行体系内产生一系列的变化。按照乘数理论,就会对货币供应量产生紧缩或扩张的作用。社会公众持有的现金的变动也会引起派生存款的变化,从而引起货币供应量的增加或减少。当公众将现金存入银行时,银行就可以按一定比例发放贷款,从而在银行体系内产生一系列的存款扩张过程:当公众从银行提取现金时,又会使银行体系内不断进行的派生存款过程部分中止。但一般来说,除季节性变动外,公众持有的现金额度比较稳定。基础货币具有以下四个属性:第一,可控性,是中央银行能调控的货币。第二,负债性,它是中央银行的负债。第三,扩张性,能被商业银行吸收作为其创造存款货币的基础,具有多倍扩张的功能。第四,初始来源唯一性,即其增量只能来源于中央银行,不能来源于商业银行,也不能来源于公众。5. 部分准备制答:指银行对于吸收的存款,不保留百分之百的现金准各,而只保留其中一定百分比以应付客户提现,其余部分则通过贷款等资产业务运用出去的准备制度。部分准备制度是相对于十足准备制而言的,在十足准备制度下,银行必须保持百分之百的现金准备,这就排斥了商业银行利用所吸收的存款去发放存款的可能性。只有在部分准备制度下,商业银行才有创造存款货币的能力。因此,部分准备制是商业银行创造或削弱存款货币的首要条件。
9. 弗里德曼难题
【答案】弗里德曼的货币理论是“名义收入的货币理论”,货币量增加引起的名义收入增加,短期内会引起产出增加。但在名义收入的增加中,有多少是由于实际收入增加,多少是由于价格水平提高,弗里德曼认为,根据人们现有的知识水平,这是很难划分的,但这种划分却是十分重要的。“货币收入的变动如何在价格与数量之间划分,函待更多的研究”,因而有人将这一问题称为“弗里德曼难题”。
二、简答题
10.简述商业银行的经营原则及其关系。
【答案】(1)商业银行在经营管理上有三个基本经营原则,即盈利性、安全性、流动性。 ①盈利性,是商业银行的基本方针,是银行从事各种活动的动因。充足的盈利可以扩充银行资本、扩大经营、增强银行信誉以及提高银行的竞争实力。如果银行无法盈利,投资者将丧失信心,银行的信誉将下降,可能引发银行的信用危机,导致客户挤兑,危及银行的生存。银行的盈利是放款利息收入、投资收入以及各种服务收入,扣除付给存款人的利息、银行自身的运营成本和费用所得的差额。
②安全性,是指银行的资产、收入、信誉以及所有经营生存发展条件免遭损失的可靠性程度。银行的特点在于极其依赖于从外部借入资金经营,因此安全性对于银行非常重要。它既体现在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