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院815新闻实务之新闻写作教程考研强化模拟题
● 摘要
一、概念题
1. 非事件性新闻
【答案】非事件性新闻报道的是社会问题、社会现象,或者某些可供参考的信息、方法。它们与事件性新闻不同,往往没有明确的行为主体,没有事件所具各的明晰的时间和空间界限,缺少具体的发生发展过程。题材的特殊性决定了非事件性新闻的特点:①非事件性新闻可以进一步拓展新闻的报道面; ②有助于发挥媒体的“主体意识”; ③可以为媒体采制独家新闻创造条件。
2. 直接性导语
【答案】直接性导语是一种最常用的导语形式,即导语中开门见山、简明扼要地突出表现最新鲜、最重要的事实,或最有个性特色、最具有新闻价值的内容。它适用于时效性较强的事件性新闻。直接性导语又可以分为叙述式、总结式和评述式等。
3. 延迟式导语
【答案】延迟式导语又称间接式导语、特写导语、软导语,它的最为突出的特征是,不在导语最开始的时候直接告诉读者新闻中最关键的信息,而是用情节、引语、细节、故事的精彩片段激发起受众的兴趣、疑问、好奇心或者是求知欲,借此带领受众走进新闻事件的核心。
4. 现场短消息
【答案】现场短新闻是指带有现场视觉成分、文字简短的消息。现场(感)是其最根本的特点,另外一个特点就是短小。现场短新闻多是对现场情况的再现,所以多运用描写手法,但是现场短新闻不一定都以描写为主,未必都有明显的视觉效果。凡来自现场,直接报告现场情况的短新闻,哪怕不描只述,都应当看做是现场短新闻。
5. 新闻导语
【答案】新闻导语,是指消息开头用来提示新闻要点与精华、发挥导读作用的段落。它是新闻一一消息体裁所特有的; 它处于文章的开头部位; 与仟何文章的开头不同,它是(新闻事件或问题的)结果、提要,或高潮。新闻导语产生于19世纪60年代,随着电报在新闻传递中的应用而产生。它开始于南北战争期间的美国,以后逐步推广到欧洲和日本。在消息中,导语肩负着十分重要的任务,主要包括:①开门见山,尽快地报告新闻事实,传递最新信息使人“一眼便知”; ②吸引读者,使人“一见钟情’夕; ③为全篇定音,决定消息的基调,消息的主体部分要按这个基调展开叙述。
6. 导语
【答案】导语是指以简练而生动的文字介绍新闻事件中最重要的内容,揭示消息的主题,并能引起读者阅读兴趣的开头部分。导语是消息开头用来提示新闻要点与精华、发挥导读作用的段落。导语的使命是介绍最重要、最精彩的事实,揭示消息的主题,并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导语的常见写法按照所含消息要素的多少可划分为六要素导语和部分要素导语。
7. 新闻语言
【答案】新闻语言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①根据新闻学的原理,新闻语言是指通过新闻媒介,向受众报道新近发生的事实,传播具有新闻价值的信息时所使用的文字语言; ②从大众传播学的角度来看,新闻传播是媒介与广泛、分散、隐匿的受众为传递最新的、真实的信息而进行的“对话”。这种“对话”,按照传播学的术语即编码、解码的互动,必须遵从合作的原则,使受众在解码时尽可能多地还原出传者的意图。这种文字符号的编码方式即新闻语言。
8. 最佳新闻角度
【答案】最佳新闻角度是指那些能突出新闻的个性特征,体现事物的本质,内容生动活泼,形式新颖巧妙的新闻报道角度。西方记者选择最佳新闻角度的标准有以下几条:①切中要害,最能说明问题的角度; ②最能引起人们兴趣的角度; ③读者最易接受的角度; ④读者最关心的角度; ⑤时空距离读者最近的角度; ⑥最有人情味的角度。因此,从一定意义上说,读者的需要就是最佳角度。
9. 三度重复
【答案】“三度重复”是消息特有的一种叙述方式。具体是指,从标题到导语,再到主体,三次重复叙述同一新闻事件。标题第一次用一句话报道新闻事实,起索引作用; 导语第_次叙述同一新闻事实,补充标题,吸引读者; 卞体第三次叙述同一新闻事实,补充导语,完全打开包袱。消息的“三度重复”要求标题、导语和卞体围绕同一新闻角度叙述,不是简单的“三次重复”,而是层层递进。这种叙述方式也称倒金字塔结构。一般认为,这种结构方式起源于19世纪中叶美国南北战争时期。这种写法符合新闻传播规律,具有很强的生命力。
10.动态消息
【答案】动态消息,又称“纯新闻”,是最常见的消息类型。它迅速及时地报道国内外正在发生或新近发生的新闻事实,是反映新事物、新情况、新动向的主要的消息体裁,是一种重要的应用文体,也是应用写作学科研究的重要文体之一。
二、简答题
11.具体分析下面这篇新闻报道在运用事实说话方面的特点。
附材料:
澳督告别澳督府
新华社澳门(1999年)12月14日电(记者韩松唐卫彬黄燕)今天中午12时许,60岁的澳
门总督韦奇立慢, 曼走过澳门市政厅礼堂新铺的大红地毯,亲手为自己的大照片揭开幕帘。他神情有些凝重,鼻子微红。他有一段时问没有说话。
随着深玫瑰红色的丝绒幕帘徐徐拉开,葡萄牙委任的最后一位澳门总督韦奇立的肖像照出现在白色的墙壁上。这是悬挂在澳门市中心这座标志性建筑的第51张,也是最后一张澳督的照片。
按照此间的传统,澳督离任前,他的照片通常要在这座有125年历史的葡萄牙风格的建筑物中挂出。
照片是一幅普通的头像特写。有些谢顶的澳督似在深思。这位澳督在澳门总共工作了8年零8个月。今天,他被澳门市政厅授予荣誉市民称号。
然而,冉过六天,当中国政府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的时候,韦奇立将作为一个历史人物在黎明前离开澳门。至此,葡萄牙人己在这块中国领土上居留了446年,进行了长期的殖民统治。澳门回归中国是西方统治在中国乃至亚洲的终结。
今天的仪式只是澳督近期系列告别活动中的一项。从12月9日开始,他就忙着向公务员和神职人员辞行,出席大学的送别仪式,参加土生葡人的告别晚宴,并与下属在大三巴和府邸留下最后的合影。19日下午4时30分,他将最终离开竹仔室官邸。
辞行时,澳督总是谦和地与人们一一握手,并在城区街巷不时主动与相遇的市民寒暄。
韦奇立是葡萄牙南部拉戈阿镇人。他被任命为澳督前一直在军队任职,最高的职务是葡萄牙三军总参谋长。此前他并不十分了解中国。
“今后我会经常回想起澳门,”韦奇立对周围的人说:“她已是我的第二故乡。”
韦奇立说,澳门是独一无二的城市,它不平凡的人们、它的大海、它的文化,它的一切都妙不可言。
澳督在澳门的8年,是澳门历史上极不寻常的8年。在此期间,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通过,首任行政长官、第一届立法会和司法机关均顺利产生。公务员和法律本地化进程加快,中文官方地位得到确立。
“他经常关注澳门的平稳过渡,葡中双方均认同他为保持澳门稳定和保存澳门特色方面而建立对话和争取共识的能力。”澳门市政执行委员会主席麦建智说。
韦奇立说:“令我感到非常骄傲的是过渡期,因为我们一方面与中国政府,另一方面与澳门市民有非常好、非常成功的合作,这一点十分重要。”事实上,中葡在解决澳门问题上的友好协商已被舆论引为处理国际间复杂争端的范例。
澳督夫妇随后与来宾们一起喝了告别的葡萄酒。韦奇立认真地说,将来还会作为一个游客造访澳门,看看未来的澳门。澳督此时露出了笑容,他确信特区政府将以良好的方式履行自己的职责。
韦奇立忆及1991年4月上任时曾对澳门市民做出多项承诺,但至今还有‘些没有兑现。他对此表示遗憾和歉意。自1616年葡萄牙任命首位澳门总督后,共有包括韦奇立在内的127位葡萄牙人出任此职。12月20日后,这个称谓在澳门将成为历史。
【答案】《澳督告别澳督府》这篇新闻报道在用事实说话方面主要有如下特点: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