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会计学与审计学2001考研试题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考研真题
● 摘要
专业:会计学 考试科目:会计学与审计学
考试时间:1月14日下午 考试编号:457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18分)
1. 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
2. 实地盘存制
3. 商誉
4. 间接生产费用
二、资料:A 公司于19×0年末成立时购入一台新设备,成本为600 000元,预计元残值。税法规定按照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折旧年限为4年;该公司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折旧年限为5年。该公司每年实现税前会计利润800 000元。公司成立时适用所得税税率40%。19×4年该公司的所得税税率变为30%。假设A 公司在成立后的5年内未发生任何永久性差异及其他时间性差异。
要求:
1. 采用递延法编制A 公司19×1年至19×5年有关所得税的会计分录;
2. 采用债务法编制A 公司19×4年和19×5年有关所得税的会计分录。
(要求列示主要数据的计算过程)(本题16分)
三、资料:甲公司1999年度的有关资料如下:
1. 全年实现净利润200 000元。
2.1月1日流通在外普通股51 100股,3月25日发放10%的股票股利,12月1日发行新股7 300股。
3. 全年普通股的平均市价为每股20元,年末市价为每股30元。
4. 年末有9000张认股权证流通在外,这些认股权证系1998年发行,按规定凭一张认股权证可按8元的价格购买一股普通股。
5.1月1日按面值发行总面值为800 000元、年利率5%、期限5年的可转换债券,每年末支付一次利息,按规定每1 000元面值的债券可转换为普通股10股。年末该批债券仍流通在外,并经测试确定,该批债券属于约当普通股。
6. 甲公司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33%。
要求:
1. 根据上述资料计算甲公司1999年的基本每股净利;
2. 根据上述资料计算甲公司1999年完全稀释的每股净利(保留4位小数)。(本题8分)
四、资料:某企业的甲产品生产两个生产步骤,分别由第一、第二两个车间进行。第一车间生产的半成品全部为第二车间耗用,成本计算采用平行结转分步法。各步骤应计入产成品成本的份额与广义在产品之间费用的分配采用定额比例法,即原材料费用按定额费用比例分配,其他各项费用均按定额工时比例分配。有关资料如下:
甲产品生产只耗用A 材料,A 材料在第一车间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甲产品的A 材料消费定额为6公斤/件,A 材料的计划单价为20元/公斤;甲产品在第一车间的工时消耗定额为10小时/件,在第二车间的工时消耗定额为15小时/件。
1. 本月第一车间投入甲产品480件,实际耗用A 材料3000公斤,本月A 材料的成本差异率为-1%。
2. 本月甲产品的产成品产量为500件。
3. 其他有关资料见第一、第二两个车间的产品成本明细账。
产品成本明细账
第一车间:甲产品 单位: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