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华中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613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

  摘要

目录

2018年华中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613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一) ... 2

2018年华中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613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二) ... 7 2018年华中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613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三) . 13 2018年华中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613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四) . 18 2018年华中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613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五) . 24

一、名词解释

1. 系统方法

【答案】系统方法是指对系统的各要素及其相互关系进行综合考察,并在动态中协调各要素之间的关系,使要素的功能和目标服从系统整体的最优目标。整体性原则是系统方法的基本出发点,最优化是系统方法的目的。

2. 生产力

【答案】生产力是指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使之适应人的需要的物质力量,标志着人类改造自然的实际能力和水平。一个社会的生产力不是个人的生产能力的简单相加,而是个人的生产能力通过一定的社会结合方式,包括协作、分工等方式形成的社会力量,它在本质上是社会生产力。生产力包括三个要素,即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他们之间相互作用,有机结合构成了现实生产力。从影响生产力水平的角度看,生产力还包括科学技术。

3. 实践标准的绝对性、确定性

【答案】实践标准的绝对性、确定性是指:①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人们的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只能通过社会实践来检验,此外再没有别的标准; ②无限发展着的实践对人们的一切认识都能做出确定的检验,即使是今天的实践不能完全证实或驳倒的认识,最终将被以后的实践所证实或驳倒。从这两方面的意义上说,实践标准是确定的、无条件的,因而是绝对的。

4. 人的全面发展

【答案】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的发展的最理想的境界。就个人而言,是指德、智、体、美、劳和谐完整的发展,是指个人潜力和智能的最大限度的发挥,是指个人需要的全面丰富和满足,是指人的本质真正的实现。共产主义社会是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社会,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要求。

二、简答题

5. 如何理解马克思曾指出的“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

【答案】“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是马克思在《莱茵报》上发表过的观点。这句话主要体现了哲学的时代性和功能性两个方面的内容。

(1)时代性

①任何哲学理论的产生尽管离不开创立这种哲学的哲学家个人,但从根本上说来,是与它产生的那个时代所具有的各种条件分不开的;

②它同那个时代的需要密切相关。虽然有些哲学体系中包含某些编造和冥想的成分,但从这种哲学产生的背景以及它的内容和价值取向来看,都离不开产生它的那个时代。

(2)功能性

①哲学作为人与世界的关系的总体性的理论反映,提供了一个哲学意义上的包括人在内的世界途径,即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

②哲学作为最高层次的方法论,是人们处理和驾驭自己同外部世界的关系的基本规范和准则。 ③哲学具有一种独特的批判功能。哲学不是简单地、刻板地描述人与世界的现实关系,而是以一种批判的态度对这种关系作出评价。

因此,马克思主义哲学特别重视哲学与时代的关系,提出“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这一命题。

6. 为什么说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答案】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表现在两个方面:

(1)认识的内容是在实践活动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的

人在实践活动中接触事物的现象,并通过思维活动透过现象发现本质、透过个别把握一般、透过偶然掌握必然,从而达到对事物的规律性认识。

(2)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就人类认识的总体而言的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肯定实践认识的来源,并不排斥接受间接经验也是获得知识的重要途径。就人类总体认识而言,认识来源于实践; 对每一个具体的认识主体来说,其绝大部分认识来自间接经验,任何人都不必也不可能事事直接经验。但是,在你为间接经验,在他人则是直接经验,反之亦然。所以,人类的一切认识归根到底都是来自实践。

因此,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7. 如何正确把握“度”的概念?

【答案】(1)“度”

度是指事物保持自己质的数量限度(或范围、幅度),体现着质和量的对立统一事物的量在度的范围内变化,事物不会发生质变,量变超出度的范围,事物就会发生质变。

(2)正确地把握“度”的意义

①只有认识了事物的度才能准确把握事物的质。对事物的认识还是模糊的、笼统的,是因为人们的认识还停留在质的阶段。由质进到量,对事物的认识就较清晰一些。只有把握了事物的度,才能对事物有清晰准确的认识。

②坚持适度原则,只有准确把握事物的度,才能提出指导实践活动的正确准则,防止“过”或“不及”。当需要保持事物的相对稳定性时,人的自觉活动要设法使其量变不超出度的范围。在实践中坚持适度原则的有:“注意分寸”、“适可而止”、“过犹不及”等。

8. 为什么说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卞义的本质和活的灵魂?

【答案】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和活的灵魂:

(1)矛盾是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统一

①矛盾是普遍是指事物都具有矛盾,无处不有,矛盾无时不在。

②矛盾的特殊性是指具体事物的矛盾及每一矛盾的各个方面都有其特点。世界上万事万物之所以各不相同,就是由于它们所包含的矛盾具有其特殊性。

(2)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就是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①只有分析矛盾的特殊性,才能把不同事物区别开来,正确地认识事物。分析矛盾的特殊性是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

②只有具体地分析矛盾的特殊性,才能找到正确解决某一特殊矛盾的特殊方法,分析矛盾的特殊性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

总之,不同的矛盾只能用不同的方法解决,即“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从而取得成功。如果千篇一律地用一种方法解决各种不同的矛盾,那就必然失败。所以说矛盾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和活的灵魂。

三、论述题

9. 为什么说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答案】事物的发展都是通过否定实现的,辩证的否定不是一次完成的。否定之否定规律是指事物的发展经过两次辩证的否定,由肯定阶段到否定阶段,再到否定之否定阶段,从而使事物的发展表现为螺旋式上升和波浪式前进的过程。

①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上升的、前进的

事物发展到否定之否定阶段,经过两次辩证的否定,保留了前两个阶段的积极因素,克服了前两个阶段的局限性和片面性,又增加了更高级的新内容,从而使事物在“自己运动”中得到充分发展和完善,因而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上升的、前进的。

②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具体道路是曲折的

否定之否定阶段和肯定阶段都是同否定阶段相对立的,因而否定之否定阶段与肯定阶段必然有某些相似之处,有重复肯定阶段的某些特征。如此,事物的发展又仿佛回到了原来的出发点,让事物发展过程呈现出近似圆圈的周期性,否定之否定阶段既是前一个周期的终点,又是下一个周期的起点。一个周期接着一个周期,循环往复,以至无穷。由此,事物的发展呈现为周期性的螺旋式上升或波浪式前进。

③事物发展的具体道路是曲折的原因

a. 新事物战胜旧事物是一个反复斗争的过程。新事物在最初出现的时候总是不完善的、比较弱小的,这时旧事物则是比较强大的,为了维护自身的地位,就竭力扼杀和摧残新事物,阻止新事物的成长壮大。新事物只有经过曲折反复的斗争,才能使自己不断成长壮大,最终战胜旧事物。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