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成都体育学院新闻系711新闻学理论之中国新闻传播史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
● 摘要
目录
2018年成都体育学院新闻系711新闻学理论之中国新闻传播史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一) ... 2 2018年成都体育学院新闻系711新闻学理论之中国新闻传播史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二) . 19 2018年成都体育学院新闻系711新闻学理论之中国新闻传播史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三) . 36 2018年成都体育学院新闻系711新闻学理论之中国新闻传播史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四) . 52 2018年成都体育学院新闻系711新闻学理论之中国新闻传播史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五) . 68
一、概念题
1. 《前锋》月刊
【答案】《前锋》月刊是中共中央创办的机关刊物,1923年7月由中共中央创刊于上海,瞿秋白主编。为避免当局的注意,假托在广州出版。1924年2月1日出版第3期后停刊。它的基本任务是,通过对中国与世界政治经济形势的分析,宣传中国共产党的纲领和主张。如它通过对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论证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必要性和可能性等。它重视调查研究材料,采用了许多统计数字,具有鲜明的理论色彩。但是,它对于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地位宣传不力,甚至有错误的观点。
2. “竖三民”
【答案】“竖三民”是指于右任于1909年5月创办的《民呼日报》、1909年10月创办的《民吁日报})和1910年10月创办的《民立报》。这三份报纸均在上海出版,创办时间互相衔接,又均以“民”字打头,因此被称为“竖三民”。同盟会成立后,为了宣传革命思想,革命派在国内创办了大批报刊,在上海影响较大的是于右任创办的几家报纸。1909年,于右仟在上海租界创办《民呼日报》。该报以“为民请命”为宗旨,革命色彩鲜明,内容以报道灾荒为重点,大量揭露清廷统治下民不聊生的事实,出版92天后被封。20余天后,于右任又创办了《民吁日报》。该报内容与风格和前者一脉相承,集中报道并声援正在开展的抵制日货的运动。后因盛赞刺杀伊藤博文的爱国志士安重根,引起日本政府盛怒,出版一个月后被封。一年后,于右任创立《民立报》,得到孙中山大力支持,成为同盟会中部总会的机关报,是辛亥革命时期国内最有影响的革命报纸。该报重点宣传“三民主义”,公开预言革命胜利的到来。“竖三民”在上海地区为革命派的舆论宣传作出了很大贡献。
3. 北大新闻学研究会
【答案】北大新闻学研究会于1918年10月4日成立,它的成立是中国将新闻学作为一门学科进行研究的开端。该研究会是以“研究新闻学理,增长新闻经验,以谋新闻事业之发展”为宗旨,专门研究包括新闻的范围、选题、采访、编辑、通讯力一法以及报社和通讯社的组织等内容的机构。由北大校长蔡元培兼任会长,北大文科教授徐宝磺任副会长,徐宝磺和《京报》社长邵飘萍是专任导师。该研究会出版的《新闻周刊》为我国第一个新闻学研究刊物,徐宝磺任编辑主任。北大新闻研究会的创建同时也是新闻教育事业起步的标志。该研究会向校内外公开招收会员,举办了两期研究班,培养会员百余人,为新闻界输送了优秀人才。
4. 反“客里空”运动
【答案】反“客里空”运动是指解放战争期间解放区新闻界为了反对新闻失实而发起的一场维护新闻真实性的运动。“客里空”是苏联剧本《前线》中专门捕风捉影、编造假新闻的记者的名字,后来“客里空”被借用为“假新闻”的代名词。在解放区土改运动中,新闻宣传存在右倾偏向,针对一些失实报道,党中央及时加以纠正。1947年6月15日起,《晋绥日报》率先在报纸上展开自我批评,引发了维护新闻真实性的运动。此后,迅速扩展到整个解放区的新闻事业,掀起了我国新闻史上声势浩大的反“客里空”运动。通过反“客里空”运动,新闻界发扬了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优良传统,维护了新闻真实性原则,纠正了土改宣传中的右的倾向,提高了新闻工作者的政治素质,新闻业务得到了很大改进。
5. 《中国日报》
【答案】《中国日报》是兴中会创办的第一份机关报,也是中国最早宣传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报纸,1900年1月5日创刊于香港,从经费筹集、设备采购到人员选定,都是孙中山亲自操办,陈少白任主编。《中国日报》创刊后,其主要宣传内容:一是揭露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和卖国罪行,宣传反清革命和资产阶级民权思想; 二是与保皇派报刊进行论战。该报不仅是革命党人在港重要的舆论阵地,而且是革命派活动的重要场所,它对革命派的舆论宣传做出了很大贡献。1913年被袁世凯查封。
6. 六科
【答案】六科为吏、户、礼、兵、刑、工六科的简称。各科设给事中,直接辅助皇帝处理公务。六科每日派员到会极门领取皇帝批复的章奏,将其中可以发抄的,逐日编辑成册,供各部门抄录,成为邸报的母本。此外,六科还有多方面的工作,如皇帝接见臣僚时记录谕旨,监察六部工作,参与议论朝政、考核官吏等朝廷重大活动,还可以对皇帝批复的章奏提出不同的意见(即“封驳”)。这些都扩大了邸报材料来源。
7. 《广州纪录报》
【答案】《广州纪录报》是中国境内出版的第一份英文报纸,也是广州第一家近代报纸。该报出版于1827年,由英国商人伍德创办,小久转归英国鸦片商马地臣,初为双周刊,后改周刊。《广州纪录报》是一张商业性报纸,货价行情、航运消息占主要篇幅,关于中国的新闻和材料也占相当多的篇幅。该报当时的影响很大,读者远及南洋、印度及英美一些主要商埠,自1835年起还开始接受华人订户。
8. 《红旗》周刊
【答案】《红旗》周刊是中共中央机关报,于1928年11月20日在上海创办,由中央宣传部主编,初为周刊,后改为三日刊。《红旗》从第40期起,被指定为“全国政治机关报’,,既指导实际斗争,又述评政治形势,而且面向全国。1930年与《上海报》合并,改出《红旗口报》。
9. 史量才之死
【答案】史量才是中国近代新闻史上一位很有作为的新闻事业家。他早年曾任《时报》主笔。从1912年接办《申报》后,苦心经营,使《申报》成为国内著名大报。1927年,史量才买下《时事新报》,1929年又从美国人福开森手中购进《新闻报》大部分股权,从而成为上海报业巨擎0“九·一八”事变后,史量才的爱国热情不断高涨,政治态度发生很多转变,主持《申报》进行了一系列重大改革。《申报》的改革及其对国民党政府的公开批评,遭到了国民党的嫉恨。1934年11月13日,蒋介石亲自下令,派特务枪杀了史量才。
10.《救亡日报》
【答案】《救亡日报》是上海市文化界救亡协会的机关报,创刊于1937年8月24日,郭沫若担任社长,夏衍(代表共产党)、樊仲云(代表国民党)任总编辑。该报后几经停刊、复刊,直至1941年2月28日被国民党有关当局勒令停刊。
《救亡日报》在名义上是国、共两党合作创办的具有统一战线性质的抗日报纸,但实际上由中国共产党领导。该报的宣传报道特点是:不登中央社和外国通讯社的消息,也不登广告。专稿多,特稿多。许多著名人士如宋庆龄、何香凝、冯玉祥、邹韬奋、陶行知等都为它写过政论或诗词。抗日战争胜利后,《救亡日报》于1945年10月改名《建国日报》在上海复刊,同月又被国民党政府查禁。
11.辕门抄
【答案】辕门抄是清朝一种以报道地方官场消息为主的非官方的报纸,出版于各省省会和一些重要的府城,由熟悉当地官场情况的抄报人和报房采写编印发行。无报头,不定期发行,内容包括上谕、江藩牌示和出版者自行采录的官场信息。上谕部分比例较小,主要是人事任免之类; 江藩牌示部分主要是省内各级官吏的差委任兔,官场消息部分比较复杂。辕门抄旨在为官绅们提供他们关心的地方官场信息,弥补京报的不足。在近代新闻事业传入初期,不少报刊都辟有摘录辕门抄的栏目,直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才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12.沃尔夫通讯社
【答案】沃尔夫通讯社是指德国第一家通讯社,建立于1849年,创办人是贝纳德·沃尔夫,也是世界上最早及规模最大的通讯社之一。初期主要利用电报收集和发布股票行情和经济信息,与普鲁士政府关系密切。后来逐步增发政治新闻和其它非经济信息,成为德国报刊重要的新闻供应者。1859年起,沃尔夫通讯社与路透社、哈瓦斯社签订新闻稿交换合约,成为19世纪欧洲三大通讯社之一。1870年,路透社、哈瓦斯社和沃尔夫社以及美联社签订三社四边协议”,把世界划分为四大势力范围,在每一势力范围内,只由一家通讯社负责新闻的采访与发布。沃尔夫社负责的地区包括德国、奥地利、北欧、俄国、巴尔干等地。一战后降格为国内通讯社,1933年希特勒将其接管,改组为德国通讯社。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