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内蒙古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之中国新闻传播史考研导师圈点必考题汇编
● 摘要
一、概念题
1. 澳门广播电视公司
【答案】澳门广播电视公司简称“澳广视”,1982年由澳门广播电台改组而成,分为中文台和葡文台两部分。1984年5月13日,该公司筹建的电视台正式开播,从而结束了澳门没有电视台的历史。创建之初每周只播40小时,覆盖面仅及本地。由于收视率太低,难以拉到广告,开办之初就亏损一千多万澳元。经过四年多的经营,“澳广视”接收私人股份,转为私营公司,政府拥有50.5%的股份,同时延长播放时间,推出新鲜节目,直播大型活动等。但至今尚未扭转亏损局面。
2. 《联合报》
【答案】《联合报》是台湾发行量最大的两家民营报纸之一,于1951年9月16日创刊于台北,初名为《民族报、全民日报、经济时报联合版》,1957年6月正式定名为《联合报》。该报以“反共、民主、团结、进步”为言论方针。目前《联合报》已发展成规模可观的报业集团,又称“联经”集团,由台湾“报业巨子”王惕吾任董事长。该报业集团较多地反映台湾大企业和财团的利益,注重社会新闻,一些专栏办得颇具特色,并注重编排印刷系统的自动化。1982年9月正式启用中文编排电脑作业系统,成为台湾地区中文报纸中第一家使用电脑编排的报社。
3. 詹大悲
【答案】詹大悲,中国近代资产阶级革命家,也是著名的报刊活动家。1908年在武汉被宛思演聘为《商务日报》总主笔,开始他的报刊活动。在他的主持下,《商务日报》渐渐成为群治学社的机关报。该报日出两大张,言论激烈,被称为汉口报界倡导革命的急先锋,同时,报社也成为革命党人策划起义和进行联络的机关,不久被封。
4. 公民新闻
【答案】公民新闻(CitizenJournalism )是指积极地让受众参与报道重要公民事件的新闻实践。公民新闻是20世纪90年代美国新闻界提出的新闻理念,是对社会责任理论呼吁满足组成“大共同体”的各种不同团体的需要的直接反应。公民新闻是一种交互式新闻的形式,打破了现有的专业媒体组织垄断新闻内容的格局,使新闻生产的权力由媒体为中心向受众中心转变; 同时,它通过多渠道的新闻信息报道满足了日益多元化发展趋势下公民的知情权需求。“公民新闻”还使传统媒体的信源结构发生了变化,传统媒体对新闻信息的议程设置功能受到影响。
5. “天安门事件”
【答案】1976年春,以天安门为中心的群众悼念周恩来总理和抗议“四人帮”倒行逆施的活动,声势越来越大。清明节的当天,到场群众达数十万人。4月5日,群众的悼念与抗议活动被镇压,史称“天安门事件”。事件过程是:1976年3月5日,上海《文汇报》发表《沈阳部队指战员坚持向雷锋同志学习》的消息时,删去了按照周恩来总理题词写的一段话; 3月25日,该报发表《走资派还在走,我们就要同他斗》的消息时,出现“党内那个走资派要把被打倒的至今不肯改悔的走资派扶上台”的字句。愤怒的群众认为,这是把周恩来总理打成了“走资派”,纷纷写信、打电话向《文汇报》提出抗议与警告。京沪列车在南京站停靠时,车厢被写上要求清查《文汇报》的标语。在天安门广场贴出的诗文中,也有谴责《文汇报》的。以天安门为中心的群众悼念周恩来总理和抗议“四人帮”倒行逆施的活动,声势很大,花圈、诗文、小字报铺天盖地。直至4月5口,群众悼念与抗议活动被镇压。
6. 《农民运动》
【答案】周刊1926年7月创刊于广州,为指导农民运动的通俗性刊物,也由国民党中央农民部主办,由共产党员和国民党左派主持出版。它以报道各地农民运动实际情况为主。它的文章短小精悍,通俗易懂,形式多样。
7. 《察世俗每月统记传》
【答案】《察世俗每月统记传》是世界上第一份中文近代刊物,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份近代化报刊。1815年8月由英国伦敦布道会的传教士米怜在马六甲创办。
该刊以传教为宗旨,以“阐发基督教义为根本要务”。在内容上,以宗教内容为主,也有一些宣传西方文化与近代科技知识的文字,但大多也与传教有关,目的也都是为了宣传上帝的全德全能。后期开始有一些时事评论性文章。新闻报道方面的内容很少。在形式上,为了适合中国人的阅读习惯,采用中国书本式,雕版印刷,形状就像一本中国线装书。在宣传策略上,《察世俗每月统记传》处处“附会儒学”,将基督教义与孔孟之道相比附。
1821年12月,《察世俗每月统记传》因主编米怜病重无力主持编务而停刊,共出7卷70多期,累计574页。
8. “癸丑报灾”
【答案】“癸丑报灾”是指国民党“二次革命”失败后,袁世凯乘着军事上的胜利,对国民党报刊以及其他异己报刊进行的大规模的镇压。各地国民党报刊,均被以“乱党报纸”的罪名查封,到1913年底,全国继续出版的报纸只剩下139家,和民国元年的500家相比,锐减300多家,同时有大批报人受迫害。因为1913年是农历癸丑年,所以人们把报界的这次浩劫称为“癸丑报灾”。
9. 北大新闻学研究会
【答案】北大新闻学研究会于1918年10月4日成立,它的成立是中国将新闻学作为一门学科进行研究的开端。该研究会是以“研究新闻学理,增长新闻经验,以谋新闻事业之发展”为宗
旨,专门研究包括新闻的范围、选题、采访、编辑、通讯力一法以及报社和通讯社的组织等内容的机构。由北大校长蔡元培兼任会长,北大文科教授徐宝磺任副会长,徐宝磺和《京报》社长邵飘萍是专任导师。该研究会出版的《新闻周刊》为我国第一个新闻学研究刊物,徐宝磺任编辑主任。北大新闻研究会的创建同时也是新闻教育事业起步的标志。该研究会向校内外公开招收会员,举办了两期研究班,培养会员百余人,为新闻界输送了优秀人才。
10.《新中华报》
【答案】《新中华报》的前身是创办于江西瑞金的中华苏维埃中央政府机关报《红色中华》,1937年1月改用本名,期号续前。1937年9月陕甘宁边区政府成立,该报改组为陕甘宁边区政府机关报。1939年2月,改组为中共中央机关报,同时兼为陕甘宁边区政府机关报,主要在陕甘宁边区和各抗日民主根据地内发行,直至1941年停刊。
该报积极宣传抗战、团结、进步,反对投降、分裂、倒退,发表了大量社论、重要评论和中共中央的通电、文件等,全面、系统地报道了中共领导下的八路军、新四军的战绩以及陕甘宁边区等抗日民主根据地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等方面的成就。毛泽东、朱德、彭德怀的一些有关时局的重要文章,都曾在该报发表。
11.舆论导向
【答案】又称舆论引导,是一种运用舆论操纵人们的意识,引导人们的意向,从而控制人们的行为,使他们按照社会管理者制定的路线、方针、规章从事社会活动的传播行为。具体来说,舆论导向包括三方面内容:对当前社会舆论的评价; 对当前社会舆论及舆论行为的引导; 就某一社会事实制造舆论。
12.练笔运动
【答案】1951年2月13日,新华社颁布了《开展练笔运动的决定》,其目的是有计划、有组织地把新华社的业务水平提高一步。21日,练笔运动正式开始。新华社总编室把练笔运动规定为编辑部的重要任务,指定专人负责指导和解决运动中的日常问题,并制定了全编辑部及各部门消灭错误的目标和进程,规定了检查、登记、统计手续,印制了《技术错误登记表》、《成品错误统计表》,组织评奖与竞赛,加强资料核对制度。练笔运动进行了三个月,对提高记者的写作能力、减少错误起了很大的作用。
二、简答题
13.国人办报热潮在各地有哪些表现?
【答案】维新变法成了全国性的思潮,各地纷纷出版报刊宣传救亡图存。1896-}-1898年间,国人办报的热潮在全国出现。维新派是这个热潮的发动者和主力军。
(1)上海,华洋杂处,各种势力共存,回旋余地较大,因而报刊发展最多最快。
1896}-1898年3年中,创办了40多家报刊,占同一时期国人在全国新办报刊总数的40%以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