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量因物质分子运动而在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中传递,但此时两个物体各部分的物质并未移动,称为()。
1988年1月1日10时10分,河南省平顶山市鲁山县梁洼镇南街村煤矿主副井贯通巷掘进头出现空气变冷,煤壁挂汗、裂缝滴水、炮眼向外流水、顶板滴水、水响声、臭鸡蛋味、夹钎子等透水预兆时,矿领导不下井察看险情,没有执行“有疑必探、先探后掘”的探放水制度,既不撤人,又不向上级汇报处理,强令工人冒险作业,导致透水事故,造成11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25万元。通过此案例,说明为什么采掘工作面或其他地点发现透水预兆必须停止作业,采取措施?透水前的预兆有哪些?
A当液货舱的含氧量超过()时,报警系统将发出声、光报警并显示出数值。 A、8%。 B、4%。 C、2%。
地下维护室和沟道内须保持(),出入口不准()任何物品。
对于健康状况不适于直接接触()的人员应及时调整工作岗位。 紫外线。 实验动物。 冷空气。 热水。
腰轮流量计算显示仪显示误差大故障表现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