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武汉大学第二临床学院970计算机技术基础考研仿真模拟题
● 摘要
一、填空题
1. 建立索引文件的目的是_____。
【答案】提高查找速度
2. 在哈希函数
中,P 值最好取_____。
【答案】小于等于表长的最大素数或不包含小于20的质因子的合数
【解析】在使用除留余数法时,对除数P 的选择很重要。若P 选的不好,容易产生同义词。一般情况下,可以选P 为质数或不包含小于20的质因素的合数。
3. 外排序的基本操作过程是_____和_____。
;归并 【答案】生成有序归并段(顺串)
4. 表达式
【答案】
的后缀表达式是_____。
5. 起始地址为480,大小为8的块,其伙伴块的起始地址是_____;若块大小为32,则其伙伴块的起始地址为_____。
【答案】
【解析】起始地址为P ,大小为的内存块,其伙伴块的起始地址计算公式如下:
根据上述公式起始地址就为488。
6. 已知二维数组中每个元素占4个单元,在按行优先方式将其存储到起始地址为1000的连续存储区域时
,
【答案】1196
【解析】设元素的行标为i ,列标为j 。则它的存储位置为:
7. 完善算法:求KMP 算法.next 数组。
END ;
第 2 页,共 74 页
的地址是:_____。
【答案】
8. 设广义表
则
是_____tail(L )是_____;L 的长度是_____;深度是_____。
;;2;2 【答案】( )(( ))
【解析】广义表的表头是表的第一个元素,表尾是除了第一个元素外其余的所有的元素构成的表;表的长度指表中元素的个数;表的深度指展开后括号的层数。
9. 模式串的next 函数值序列为_____。
【答案】01122312
10.设二维数组A 的行和列的下标范围分别为
【答案】时,则i=2,j=3。
当其值为
和
每个元素占2个单元,按行优先顺处的元素为_____。
序存储,第一个元素的存储起始位置为b ,则存储位置为
【解析】令这个元素的行标为i ,列标为j 。则它的存储位置是
二、选择题
11.若某通信链路的数据传输速率为
A.600波特 B.1200波特 C.4800波特 D.9600波特 【答案】B
【解析】注意无噪声下的码元速率极限值B 与信道带宽H 的关系:B = 2xH (Baud ), 而奈奎斯特公式一无噪信道传输能力公式是而可以得到波特率与数据传输速率的关系,即
N=4,因此波特率是1200, 答案是B 。
12.下列排序算法中,占用辅助空间最多的是( )。
A. 归并排序 B. 快速排序 C. 希尔排序 D. 堆排序 【答案】A
【解析】
归并排序的辅助空间为
用的辅助空间为
快速排序所占用的辅助空间为
堆排序所占
N 为一个码元所取的离散值个数。从
在本题中数据传输速率C = 2400,
采用4相位调制,则该链路的波特率是( )。
第 3 页,共 74 页
13.n 个结点的正则二叉树中有每个结点的度或者为0或者为2的二叉树称为正则二叉树。( )个叶子。
【答案】D
【解析】二叉树结点总数
分别代表度为0,度为1,度为2的结点数)。
所
以
因
此
又在非空二叉树中
:且本题所给树为正则二叉树
,
14.以太网交换机进行转发决策时使用的PDU 地址是( )。
A. 目的物理地址 B. 目的IP 地址 C. 源物理地址 D. 源IP 地址 【答案】A
【解析】交换机会监测发送到每个端口的数据帧,通过数据帧中的有关信息(源结点的MAC 地址、目的结点的MAC 地址), 就会得到与每个端口所连接结点的MAC 地址, 并在交换机的内部建立一个“端口-MAC 地址”映射表。建立映射表后,当某个端口接收到数据帧后,交换机会读取出该帧中的目的结点的MAC 地址,并通过“端口-MAC 地址”的对应关系,迅速将数据帧转发到相应的端口,注意这里的交换机工作在数据链路层,因此关于IP 地址的选项是不对的,因此答案为A 。
15.某同步总线的时钟频率为所需要的时间至少是( )。
A.20ns B.40ns C.50ns D.80ns
【答案】C 。
【解析】总线的时钟频率为100MHz ,贝时钟周期为10ns 。数据是128位,总线宽度是32位,所以需要4个时钟周期,而传输地址还需要一个周期,所以传输一个128位的数据至少需要5个时钟周期,所以至少需要10ns*5=50ns。
16.将森林转换为对应的二叉树,若在二叉树中,结点u 是结点v 的父结点的父结点,则在原来的森林中,u 和v 可能具有的关系是( )。
I. 父子关系 II. 兄弟关系
III.u 的父结点与v 的父结点是兄弟关系
第 4 页,共 74 页
宽度为32位,地址/数据线复用,每传输一个地址或数据占用
一个时钟周期。若该总线支持突发(猝发)传输方式,则一次“主存写”总线事务传输128位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