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学院718广播电视艺术基础之中国当代广播电视文艺学考研仿真模拟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今晚八点半》
【答案】《今晚八点半》是1987年元旦开播的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综合文艺节目。旨在满足听众对音乐、戏曲、文学、曲艺等各类文艺节目的欣赏需求,同时了解文艺知识和文艺信息动态。包括音乐、文艺动态和各类文艺节目,听众点播的歌曲约占2/3。每天播出1次,每次55分钟。
2. 系统性回忆
【答案】系统性回忆又称“第二天回忆”(Day-afterrecall , DAR )。主要用于广播收听率的测量。通常与电话调查相结合,始于1930年代。这种方法通常选定某一天作为听众测量的样本日期,在第二天要求随机抽取的听众回忆头一天他们所听的广播节目内容和他们听广播的情景。
3. 《女记者的话外音》
【答案】《女记者的画外音》是浙江电视台摄制的电视单本剧。获1983年度全国优秀电视剧(第4届)“飞天奖”单本剧一等奖。编剧:张光照、奚佩兰; 导演:奚佩兰; 摄像:王殿臣。剧情梗概:以一位目光敏锐的女记者视角,表现双燕衬衫厂厂长坚持“信誉至上,质量第一”的办厂宗旨,在同行竞争中与濒临倒闭的工厂携手同办联合企业,不询私情等一系列事迹。
4. 视听率
【答案】视听率(Rating ),指某一时段内收看(收听)某一节目的人数占电视观众(广播听众)总人数的百分比。这是一项用来统计广播电视节日拥有观众、听众人数多少的指标。与视听率相关的测量指标还包括到达率、收视人口、占有率、毛评点、忠实度、受众构成、千人成本、毛评点成本等。
二、填空题
5. 滚滚长江东逝水是_____的主题曲。
【答案】《三国演义》
【解析】电视剧《三国演义》改编自中国古代长篇章回小说《三国演义》(原名《三国志通俗演义》),讲述的是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一百年的历史,反映了三国时代的政治军事斗争以及各类社会矛盾的渗透与转化。其主题曲是明代文学家杨慎所作《廿一史弹词》第三段《说秦汉》的开场词一一《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由著名歌唱家杨洪基演唱。
6. _____年创设了飞天奖。
【答案】1983
【解析】1981年4月3日至13日,中央广播事业局在北京召开了第二次全国电视节目会议,对1980年1月1日至1981年3月31日在中央电视台第一套节目播出的电视节目进行评选,有28部电视剧获奖。1983年3月,广播电视部(原中央广播事业局)委托《电视文艺》、《中国广播电视》、《电视周报》三家报刊联合主办第三届优秀电视剧评奖活动,并把这一活动正式定名为“全国电视剧飞天奖”。
三、简答题
7. 从同期声角度来看,现场人物的语言分哪些种类,它们分别具有哪些不同的表现力?
【答案】从同期声角度来看,现场人物的语言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现场人物的回答
通常来说,有出镜记者的电视采访,采访对象都是因为记者的提问或要求才会开口说话。这种对记者的现场提问作出回答的人物语言是最重要的现场人物语言。现场人物的回答是与记者的提问相辅相成的,一般来说,现场人物的回答会由于记者的提问精彩而有所增色,反之则会减色。
(2)现场人物之间的对话
采访中,有一部分现场人物的语言不是由记者提问引发的一一这就是采访对象之间的对话。在镜头前,采访对象之间的对话有很强的信息负载力,是采访记录的重点; 由于人物之间的对话通常是偶发性的,需要记者随时判断、随时抓拍,因此又是电视采访中的难点。
(3)现场人物的述说
人物述说是指现场人物直接对着镜头说话,与观众直接交流,人物的语言、神态、眼神、表情等清晰地展现在观众面前。人物述说有两个功能:
①能更清晰自然地表现人物的个性特点,反映真实的内心情感。
②可以部分弥补电视难以表现过去的事及封闭的内心活动的弱点。
人物的诉说不受记者打断,现场人物的自我情感会从中自然浮现,这种人物自己的语言和投入真情实感的述说,其效果是不能被其他方式替代的。
8. 主持人应具有哪些思想、文化素养?
【答案】广播电视主持人作为个人以及职业人都有这样的思想、文化素养:
(1)思想素质
①政治素质。虽然主持人传播带有个性色彩,采用人际传播方式,但是其工作仍旧带有“喉舌功能”,主持人的工作属于意识形态的范畴,因此政治素质对于我国主持人来说是必不可少的。
②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主持人的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a. 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作为公众代言人,主持人则更需要对公众、对社会抱着强烈的责任意识。
b. 正确的价值观。广播电视主持人在屏幕上的传播虽然是个性化的,但其反映的形象并不完
全是自己的个人形象,而是带有职业属性与特征的媒体形象,应当体现出符合公共道德标准的形象特征。
c. 敬业、进取、创新的工作作风。主持人的敬业应是一以贯之、自觉的工作态度和行为习惯。主持人还需要有锐意进取、积极创新的精神,以适应越来越激烈的行业竞争和观众日益提升的要求。
d. 团队合作精神。广播电视主持人很依赖团队的支持。一个主持人再有能力也不能单枪匹马独自把节目制播出去,因此需要格外注重团队合作精神和能力的培养。
(2)文化素养。文化素养是主持人思想素质的文化内核,主要是指专业知识与技能之外的基本文化修养与素质。文化素质。对于主持人而言,较为理想的文化素质构成应该有以下几个方面:
a. 教育背景。学校教育不同于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它是按照一定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向人们传授文化知识、技术技能的,所以学校中的文化知识教育,对一个人的文化素质的形成有着重要的作用。
b. 知识结构知识结构,指的是各学科知识在头脑中的组织方式,包括其配置比例、内部联系和协同关系。从主持人的下作现实来看,其知识结构应该包括:基础知识、百科知识以及专业知识
c. 生活阅历。它指的是一个人在生活过程中所有经历的总合以及由经历获得的社会经验。生活阅历既与一个人的年龄有关,也与一个人生活内容的丰富性有关,还与他对生活的思考水平有关。
d. 学习能力。学习能力强的人在一定时间内获得和掌握的经验与知识会相对更多一些,反之则会少一些,也更费力一些。因此,学习是每个人在不断地成长、不断社会化的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种能力,也是迎接挑战、适应新环境以及文化积累必不可少的能力。
9. 如何看待国内历史剧的热播?
【答案】(1)国内历史剧热播原因
①历史剧易于人们“以史为鉴”,借古讽今
一个抛弃了自己优秀传统的民族是一个可悲的民族。历史剧本身把历史问题现实化、把现实问题历史化或对现实进行历史化的演绎与历史化的想象,以史为鉴,从而达到借古讽今的目的。由于历史问题的存在,这样就有利于创作者展开充分的想象自由地抒发自己的情感。
②历史剧易于吸引观众
在情节结构上也可以富有戏剧性、传奇性和趣味性,从而达到吸引观众的目的。
③历史剧易于展现中国文化
历史剧本身由于题材的独特性往往有利于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展现,这也是构成其魅力的主要原因之一。
④近年来历史剧艺术水准越来越高
此外历史剧往往篇幅较长、演员阵容庞大、制作严谨,历史电视剧的艺术水准较高,这也是历史剧热播的主要原因之一。
(2)辨证地看待历史剧的热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