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2016年华中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企业管理和市场营销学之市场营销学考研复试题库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总体战略
【答案】总体战略又称公司战略,是企业最高层次的战略。大企业(特别是多种经营的企业)需要根据企业使命选择参与竞争的业务领域,合理配置资源,使各项业务经营相互支持、协调。总体战略的任务主要是回答企业应在哪些领域活动,经营范围的选择和资源如何合理配置。通常,总体战略是企业高层负责制定、落实的基本战略。
2. 市场利基者
【答案】市场利基者是指专门为规模较小的或大公司不感兴趣的细分市场提供产品和服务的公司。规模较小且大公司不感兴趣的细分市场称为利基市场。市场利基者的作用是拾遗补缺、见缝插针,虽然在整体市场上仅占很少的份额,但是比其他公司更充分地了解和满足某一细分市场的需求,能够通过提供高附加值而得到高利润和快速增长。
3. 社会营销观念
【答案】社会营销观念认为,企业和组织应该确定目标市场的需要、欲望和利益,然后向顾客提供超值的产品和服务,以维护与增进顾客和社会的福利。这种观念以消费者为中心,采取积极的措施,增进并保护消费者的利益。指把企业视为一个整体,全部资源统一运用,更有效地满足消费者的需要。企业希望求得顾客的真正满意,把利润视为顾客满意的一种报酬,视企业的满意利润为顾客满意的副产品,不是把利润摆在首位。
4. 品牌名称
【答案】品牌名称是指品牌中可以用语言称呼的部分,又称“品名”,如奔驰(BBNZ )、奥迪(Audi )等。
5. 成本导向定价
【答案】成本导向定价法是一种主要以成本为依据的定价方法,包括成本加成定价法和目标定价法两种具体方法。成本加成定价是指按照单位成本加上一定百分比的加成制定销售价格。增量分析定价法主要是分析企业接受新任务后是否有增量利润。增量利润等于接受新任务引起的增量收入减增量成本。此定价法与成本加成定价法的共同点都是以成本为基础,不同点是前者以全部成本为基础,后者则是以增量成本(或变动成本)为定价的基础。只要增量收入大于增量成本(或价格高于变动成本),这个价格就是可以接受的。
6. 信息
【答案】信息是指事物运动状态以及运动方式的表象。广义的信息由数据、文本、声音和图像4种形态组成,主要与视觉和听觉相关。
①数据通常是指数字,实际上包括计算机所能处理和生产的任何数字、文字、符号等;
②文本是指书写的语言,可用手写,也可用机器印刷;
③声音主要是指可听到的说话的声音和音乐,无线电、电话、唱片、录音机等是用以处理这类信息的产品;
④图像是指看得见的形态,包括照片和图画等,可以是艺术性的,也可以是实用性的。
二、简答题
7. 简述市场营销管理哲学(观念)的演变及其背景(依据)。
【答案】企业市场营销管理哲学(观念)的演变划分为生产观念、产品观念、推销(销售)观念、市场营销观念和社会营销观念等五个阶段。前三个阶段的观念一般称为旧观念,是以企业为中心的观念; 后两个阶段的观念是新观念,可分别称为顾客(市场)导向观念和社会营销导向观念。各种观念的演变及其背景为:
(1)生产观念
生产观念认为,消费者总是接受任何他能买到并且买得起的产品。因此,企业应当集中精力提高生产效率和扩大分销范围,以便增加产量、降低成本。
生产观念在西方盛行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当时,资本主义国家处于工业化初期,市场需求旺盛,整个社会产品供应能力相对不足。企业只要提高产量、降低成本,便可获得丰厚利润。因此,企业的中心问题是扩大生产价廉物美的产品,而不必过多关注市场需求差异。在这种情况下,生产观念为众多企业所接受。
(2)产品观念
产品观念认为,消费者最喜欢高质量、多功能和具有某些特色的产品。因此,企业管理的中心是致力于生产优质产品,并不断精益求精。
持产品观念的公司假设购买者欣赏精心制作的产品,相信他们能鉴别产品的质量和功能,井愿意出较高价格购买质量卜乘的产品。这些公司的经理人员常迷恋自己的产品,而不太关注市场是否欢迎。他们在设计产品时只依赖工程技术人员而极少让消费者介入。
(3)推销观念
推销观念(或销售观念)认为,消费者通常有一种购买惰性或抗衡心理,若听其自然,消费者就不会大量购买本企业的产品,因而营销管理的中心是积极推销和大力促销。
20世纪三四十年代。在这一时期,由于科技进步、科学管理和大规模生产的推广,商品产量迅速增加,整个社会已经由商品小足进入商品过剩,卖主之间的市场竞争日益激烈。1929年爆发的资本主义世界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前后历时5年,堆积如山的货物卖不出去,许多下商企业纷纷倒闭,市场极度萧条。这种现实使许多企业家认识到,企业不能只顾生产,即使有物美价廉
的产品,也要努力推销才能保证被人购买。
(4)市场营销观念
以消费者为中心的观念,又称市场营销观念。这种观念认为,企业的一切计划与策略应以消费者为中心,正确确定目标市场的需要与欲望,比竞争者更有效地满足顾客需求。
市场营销观念形成于20世纪50年代。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第三次科学技术革命的兴起,西方各国企业更加重视研究和开发,新产品竞相上市,市场竞争进一步激化。消费者有较多的可支配收入和闲暇时间,对生活质量的要求提高,消费需要变得更加多样化,购买选择更为精明,要求也更为苛刻。这种形势迫使企业改变了以卖方为中心的思维方式,将重心转向认真研究消费需求,正确选择为之服务的日标市场,以满足日标顾客的需要。
(5)社会营销观念
从20世纪70年代起,随着全球环境破坏、资源短缺、人口爆炸、通货膨胀和忽视社会服务等问题日益严重,要求企业顾及消费者整体与长远利益(即社会利益)的呼声越来越高。在西方市场营销学界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观念,认为企业生产经营不仅要考虑消费者需要,而且要考虑消费者和整个社会的长远利益。这类观念可统称为社会营销观念。
社会营销观念认为,企业和组织应该确定日标市场的需要、欲望和利益,然后向顾客提供超值的产品和服务,以维护与增进顾客和社会的福利。
8. 市场营销控制有哪些基本方法和途径,市场营销审计在其中的作用是什么?
【答案】市场营销控制包括年度计划控制、盈利控制、效率控制和战略控制。年度计划控制主要检查市场营销活动的结果是否达到了年度计划的要求,在必要时采取调整和纠正措施; 盈利控制是为了确认在各产品、地区、顾客群和分销渠道等方面的实际获利能力; 效率控制的任务是提高诸如人员推销、广告、促销、分销等工作的效率; 战略控制的任务是审计企业的战略、计划是否有效地抓住了市场机会,是否同市场营销环境相适应。
(1)年度计划控制
年度计划控制的内容,是对销售额、市场占有率、费用率等进行控制}年度计划控制的目的,是确保年度计划规定的销售、利润和其他目标的实现。控制过程分为四个步骤:确定年度计划中的月份目标或季度目标; 监督市场营销计划的实施情况; 如果市场营销计划在执行过程中有较大偏差,要找出其中原因; 采取必要的补救或调整措施,缩小计划与实际之间的差距。
①销售分析
销售分析衡量并评估实际销售额与计划销售额的差距。具体有两种方法:
a. 销售差距分析,主要用来衡量造成销售差距的不同因素的影响程度;
b. 地区销售量分析,用来衡量导致销售差距的具体产品和地区。
②市场占有率分析
销售分析一般小反映企业在竞争中的地位。因此,企业还要分析市场占有率,揭示本企业同竞争者之间的相对关系。企业需要密切注意市场占有率的变化情况。市场占有率上升表示市场营销绩效提高,在竞争中处于优势; 反之,说明在竞争中失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