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甘肃农业大学人文学院829社会保障与社会学之社会学概论新修考研强化模拟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社会角色

【答案】社会角色是指与人们的某种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一整套权利、义务的规范与行为方式。它是人们对具有特定身份的人的行为期望,构成了社会群体或组织的基础。具体来说,它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含义:①角色是社会地位的外在表现; ②角色是人们的一整套权利、义务的规范和行为模式; ③角色是人们对于处在特定地位上的人们行为的期待; ④角色是社会群体或社会组织的基础。

2. 社会福利

【答案】社会福利有广义与狭义之分:①广义的社会福利是指政府和社会团体为提高社会成员的物质和精神生活水平而采取的种种措施; ②狭义的社会福利则专指对社会生活有困难者进行帮助。社会福利的主要内容有:社区医疗保健网络、社区文化娱乐设施、劳动就业培训与指导中心。

3. 社会工作

【答案】社会工作是指社会(政府和群众团体)以物质、精神和服务等方式对那些因外部、自身和结构性原因不能依靠自己的力量进入正常的社会生活的个人与群体提供帮助,使他们恢复社会生活能力,改善社会互动关系,提高社会生活质量,从而促进社会的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

4. 文化堕距

【答案】文化堕距,是美国社会学家奥格本在研究社会变迁时所提出的文化失调理论的一种社会现象。奥格本将文化分为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两个要素,社会变迁是社会在一种发明打破旧均衡状态后做出调节以寻求新的均衡的过程。由于调节并不是迅即发生的,因此常常会产生文化失调现象。一般地说,文化中的物质部分首先变迁,其次是文化的精神部分,最后是文化中的

,或称“文化堕距”风俗、习惯发生变迁,这种现象称为“文化滞后”。

5. 戏剧论(戈夫曼)

【答案】戈夫曼的戏剧论是社会互动理论中的一种观点,他采用戏剧分析的方法,从印象管理的角度来揭示人们社会互动的特点。在《口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一书中,他指出,世界是一个大舞台,生活就是在演戏,表演者最关心的是留给观众什么样的印象。他的理论主要研究人们运用哪些技巧来创造在别人心中的印象,所以又称为“印象管理理论”或“印象整饰理论”。戏剧论认为,互动的一方总想控制对方的行为,使对方通过对自己行为的理解做出符合自己计划中的行为反应。、

6. 安全阀机制(刘易斯·科塞)

【答案】安全阀制度是一种社会安全机制,即在不毁坏社会结构的前提下使敌对的情绪得以释放出来以维护社会整合的制度。它也是科塞用以证明冲突具有正力能的有力例证。科塞发现敌对情绪和冲突是有区别的,敌对情绪不等于冲突。如果敌对情绪通过适当的途径得以发泄,就不会导致冲突,就像锅炉里过量蒸汽通过安全阀适时排除而不会导致爆炸一样,从而有利于社会结构的维持。

7. 反向社会化

,是指晚辈传授文化规范和知识【答案】反向社会化又称逆向社会化(reversalsocialization )

给长辈的现象。社会化长期被认为是一个单向过程,即长辈将社会规范和文化知识传授给晚辈。现在,社会学家普遍认为社会化是一个双向过程,即不但有长辈传授知识和规范给晚辈,也有晚辈传授知识和规范给长辈。

8. 失范(anomie )

【答案】默顿认为,失范是在人们用社会认为合法的手段不能实现自己的文化日标时发生的,

,即用不符合社而对于这种情形的一个共同的反应,就是越轨行为(当触犯刑律时即为犯罪行为)

会规范的手段来实现自己的文化日标。迪尔凯姆认为凡是存在着不明确的、彼此冲突和分散的规范的地方,个人与他人就不存在有道德意义的关系,或者没有规定获得快乐的界限,这就是社会失范。

二、简答题

9. 对社会制度的功能分析与机制分析有何不同?

【答案】对社会制度的功能分析与机制分析的对比如下:

(1)功能分析

具体的功能分析要点是:

①区分社会制度的产生原因和客观后果,将分析重点放在客观后果上。社会制度并不都是因为有用的结果而存在的。我们不能想当然地从社会制度的历史渊源来推论社会制度在当今所起到的社会作用,而是应该对社会制度的客观后果进行全面、具体的考察。

②辨识社会制度客观后果的多重性和复杂性。制度功能从动机与后果的关系来看,可以区分为显功能与潜功能; 从社会制度对社会秩序的影响上又可以区分为正功能与反功能。

a. 社会制度显功能。它是制度行动者所设计或能够预料到的制度后果。

b. 社会制度潜功能。它是制度行动者未曾预料到的制度后果。

c. 社会制度正功能。它是能够满足特定的社会需求、促进社会整合的制度后果。

d. 社会制度反功能。它是无法满足特定的社会需求、带来社会冲突的制度后果。应该注意的是,反功能并不都是对社会起消极破坏作用的制度后果,有些社会制度的反功能具有促进制度变

迁的积极意义。

显功能一潜功能以及正功能一反功能的交叉分类就构成了功能分析的四个基本取向,对社会制度的客观后果可以在这四个取向上进行具体分析(见图)。在这些取向中,要充分重视潜一反功能,从中往往可以发现社会问题和制度变迁的根源。

图 社会制度的功能分析图

(2)机制分析

简单地说,机制是目标与后果之间的中介变项。就社会制度需要把社会制度框架下所产生的各种具体事件及其牵涉到的各种复杂而抽象的社会关系作为分析的焦点,国内有学者称其为“关系/事件的社会学分析”思路或“过程一事件的分析”思路。对社会制度作机制分析,就是对社会制度的运作过程进行具体分析。

具体的机制分析要点是:

①记录相关事件的独特性,耐心收集各种原始材料,关注伴随着每个开端的诸多细节和偶然事件,对事件的反复出现与断裂保持敏感。

②非正式的制度和灵活的策略、技术比正式制度和死板的规则具有更大的因果力量和解释价值,因此,应该把重点放在对灵活的非正式制度与变化多端的权力策略和技术的分析上。这一点对于分析社会转型过程中的中国社会来说特别重要。

③不仅关注已经发生的事件,而且关注曾经被尝试、具有潜在可能性的事件; 不仅关注记忆,而且关注遗忘; 不仅关注发声,而且关注沉默。

④通过力量爆发的时刻去揭示错综复杂的力量关系; 通过日常生活被触动、被冒犯、被侵略的时刻去展现模糊不清的日常生活。

10.社会互动的类型。

【答案】社会互动的类型主要包括:

(1)一人互动、二人互动与多人互动(根据参与人数划分)

①二人互动关系可以获得在其他任何社会形式中不可能存在的亲密感情和独特性。

②当三人组中有两人发生冲突时,由于相互关系的不同,第三者可能扮演多种不同角色,主要有:

a. 中间人,以局外者的身份、公平和客观的态度来调解双方的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