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汕头大学长江艺术与设计学院840中外设计史之中国工艺美术史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唐三彩
【答案】唐三彩是唐代低温铅质彩釉陶器的概称,因常用黄、绿、褐等色釉在器皿上构成色彩斑斓的装饰效果而得名“三彩”,实际上井不限于三种色釉。具有绚丽多彩,富丽堂皇的特色。多作明器随葬,也用作生活器皿。
2. 夔纹
【答案】夔纹是一种近似龙纹的怪兽纹,常见于商代铜器纹饰中。或以两夔相对,组成一个饕餮纹; 或仅作饕餮纹的附饰。通常只是作侧面描写。
3. 平雕
【答案】平雕即平面浅雕。以孝堂山石刻为代表,是在平面上阴刻出线条,用线表现物象动态。以武氏祠石刻为代表,是保留物象的线或面,而将空余的地方刻去。
4. 妆花
【答案】“妆花”是一种多彩的丝织品,分段换色提花,配色考究,色彩异常丰富,花头大而醒目,有“走马看妆花”之说。
5. 画象石
【答案】一种作为祠堂墓室等建筑用的刻有装饰画的石刻,多出现在山东徐州、河南南阳、陕西绥德及四川地区,其中以山东最丰富。以平雕为主,表现一定的情节内容,反映了汉代社会生活和思想的具体内容。
6. 马家窑文化彩陶
【答案】马家窑文化彩陶主要分布于甘肃和青海的部分地区,晚于半坡类型。装饰花纹以点和螺旋形花纹最为出色,点之外,围有螺旋纹,具有强烈的动感,内彩特别发达,从器口到器足,布满全体,有丰满繁缛之感。归纳起来,就是这样三个特点:①满,纹样满饰。②内彩。③点和螺旋纹。因此马家窑文化彩陶具有旋动、流畅的美感。
7. 影青
【答案】宋元称“青白瓷”,釉色白中泛青。器物多带刻花、划花、印花等装饰,大量烧造
于宋元时南方,景德镇的产品最具代表性。
8. 觚
【答案】觚是饮酒器。觚的形状细长,底宽,腰细,侈口成喇叭花状,造形十分优美。觚形在商代早期是矮而粗,商代晚期变为高而细。
9. 《马踏匈奴》
【答案】马踏匈奴石刻是霍去病墓石刻纪念碑群雕的主体,是留存至今的一组非常具有代表性的大型石雕作品,是思想性与艺术性完美统一的典范,是西汉纪念碑雄刻取得划时代成就的标志。作品的外轮廓雕刻得极其准确有力,马头到马背部分,作了大起大荡的处理。马腹下不作凿空处理,虽是技术的局限,但加强了作品的整体感和厚重感。整个作品风格庄重雄劲,深沉浑厚,寓意深刻,耐人寻味,既是古代战场的缩影,也是霍去病赫赫战功的象征。
10.景德镇窑
【答案】自唐以来烧制青瓷。影青器最突出,影青是在釉厚处或花纹凹陷处呈淡青色,影青又称“映青”,“隐青”,“罩青”。装饰方法刻花,划花,印花,贴花。常见花纹有牡丹,莲,芙蓉,梅,卷草,凤,鱼,鸭,婴戏。造型上常作成瓜棱,花瓣等象生形。
二、问答题
11.简述唐代铜镜在造型及装饰上有哪些新特征。
【答案】(1)造型方面:表现在镜子造型的创新上,在圆形的基础上发展为多式多样的花式镜和无钮有柄的手镜。
(2)装饰方一面:唐代铜镜的装饰极其丰富多彩,其成就主要表现在:图案的题材范围扩大了; 唐代铜镜图案构成又常常是适应造型变化的新特点而作不同的考虑; 适应图案题材的扩大、铜镜造型的变化,图案构成也有了新的发展。
12.宋代工艺美术和唐代的风格有什么不同? 宋代工艺美术的风格形成原因是什么的?
【答案】宋代工艺美术风格与唐代的工艺美术风格形成极大的反差。这是由宋代的政治、经济、哲学、文化和审美思潮等时代因素造成的。新儒学取得了主导地位,政治上文人士大夫阶层称为社会中坚商品经济也比较发达,工艺成为了士大夫和市民文化的代表。但宋又偏安一隅,少数民族成为政权的威胁,这种现状让宋人追求民族精神,使其工艺呈纯粹的汉族风格。这样的社会状态,宋代的工艺美术显得清秀有余而气魄不足,有相对封闭,内倾,清新雅致的特征。从宋开始,中国人的审美走到了认为“初发芙蓉”比“错彩镂金”更美的更高审美境界。
13.简述周代染织工艺中的“十二章”纹样的含义。
【答案】“十二章”是古代帝土服装卜的一种具有宗教意义的十二种图案,从西周以来一直为历代帝王采用。
“十二章”包括日、月、星辰、山、龙、华虫六章,做绘(是将它们画在衣服上),宗彝、藻、火、粉米、黼、黻六章,稀绣(是将它们绣在衣服上)。
日为圆形中间饰鸟; 月为玄月,汉代后圆形中饰蟾蛛或玉兔; 星星辰多以北斗七星表示。日、月、星辰取其照临。汕为山形,取其镇,取其人所仰,也具有能兴雷雨的意义。龙,取其变; 华虫,做锥形,意为华丽的鸟,取其文。宗彝,即虎,仰鼻岐尾,是一种智兽。藻,即水草,取其洁。火,作火字形,取其明。粉米,作谷粒形,取其养。椭为斧形,刃白身黑,取其断。黻为两己相背,黑青相次,有背恶向善的意义,也有君臣离合的意义。
总之,“十二章”纹样都贯穿着儒家伦理道德的含义,具有鲜明的社会意义。
14.简述唐代工艺美术的风格。
【答案】唐代是我国封建历史阶段工艺美术发展的一个重要转折时期。从工艺美术的艺术风格看,唐代起,就脱离了商、周、汉魏六朝以来的那种古朴特色,而是具有近代装饰风貌的因素。唐代的工艺美术特点有:
(1)人的意识的解放。
(2)装饰生活的情趣化。唐代的装饰,一变以前以动物纹占主导地位的传统特点,开始面向自然生活,富有浓厚的生活情趣,摆脱了拘谨、冷静、神秘、威严的气氛,使人感到自由、舒展、活泼、亲切。
(3)唐代是我国封建社会的高度发展时期,人们充满自信,采取开放的策略,人的思想意识得以解放,这是唐代工艺美术在装饰意匠上追求清新、自由的一个重要的社会原因。
(4)装饰技法的应用。陶瓷工艺出现了多种釉色,运用洒釉、流釉等色釉技法。染织工艺有蜡撷、拓印等印染法。从造型看多运用较大弧度的外向曲线; 从色彩看,多运用色彩退晕的方法表现深浅层次色阶,有富丽华美的艺术效果:从装饰纹样看,植物纹中多以牡丹为主题,早期清秀、下整,受传统图案影响,中期(盛唐)富丽、丰满,表现手法有色称和对比,有撇丝晚期则比较洗练、简朴。卷草是唐代装饰纹样中应用最广的一种。
总之,唐代工艺美术的艺术风格,具有博大清新华丽丰满的特点可用“满”字形容,由于它富于情趣化,也可用“清”字形容。
15.简述唐代金银器装饰风格的演变。
【答案】唐代的金银器工艺很发达,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唐代的金银器大多有精致的装饰花纹,这种装饰花纹有用毛雕的,有用浅浮雕的。金银器装饰风格的演变,大体可以分为早期、中期、晚期三个不同时期。早期多用忍冬纹,作法工整精细,纹样程式化,富于装饰性; 中期多以鸟或花朵为中心组成团纹,四周围绕缠枝,具有繁缛、富丽的风格,反映出盛唐时期的华美和丰满; 晚期则多为单独的花枝或动物,常采用对称的格式,具有写实作风。
16.简述唐镜的装饰题材。
【答案】(1)唐镜装饰题材的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