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6年宁波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教育管理学复试笔试最后押题五套卷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教育投资

【答案】教育投资也称教育资源、教育投入、教育经济条件等,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根据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投入教育领域中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总和,或者说是指用于教育、训练后备劳动力和专门人才,以及提高现有劳动力智力水平的人力和物力的货币表现。从投资对象来说,主要由两大部分构成:一是用于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的投资,以培养后备劳动力和专门人才,这是主要部分; 二是用于成人教育的投资,以提高在职劳动力的智力水平,包括职工教育、农民教育、干部教育、知识分子教育,以及电大、函授大学和各种形式的业余教育的投资。从投资者即投资主体来说,教育投资主要包括国家投资、集体企事业单位投资和个人教育投资。教育投资具有周期性长、弹性大、长效性、间接性、多效性、高效性和特效性等特点。教育投资来源是多方面、多渠道的,主要包括国家投资、社会投资和受教育者家庭或个人投资。我国教育投资体制实行国家财政拨款、社会团体和劳动群众多渠道筹集的方针。

2. 资源

【答案】资源:资源泛指社会财富的源泉。它既包括自然资源如水资源、矿产资源等,也包括社会资源如资金、人才、信息等。在诸多资源中,人力、物力、财力、时间、空间、信息等资源对管理者来说最为重要。人力资源与其他资源比较,具有支配性、成长性、自控性、社会性、消耗性的特点。

3. 劳动力价值

【答案】是指维持和再生产劳动力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劳动力价值的大小取决于生产这些生活资料所必需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劳动力价值包括:①维持劳动者本人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 ②养活劳动者家属所必需的生活资料价值; ③劳动力的教育和训练费用。劳动力价值取决于一国的经济文化水平、历史传统和生活习惯等因素。在不同的国家或同一国家的不同时期,维持劳动者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范围、数量、构成是不同的。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在劳动力价值构成中,教育和训练费用所占比重在增大。

4. 目标管理

【答案】目标管理是以组织的总目标为中心,运用系统方法建立分层的目标体系,通过分权调动被管理者的能动性,从而有效地完成组织任务的现代管理方法。其特点包括:①面向未来; ②系统性的管理; ③重视成果的管理; ④重视人的管理。目标管理的具体形式各种各样,但都表现为一种程序或过程,使组织中的上级和下级一起协商,根据组织的使命确定一定时期内组织的总目

标,由此决定上、下级的责任和分目标,并把这些目标作为组织经营、评估和奖励每个单位和个人贡献的标准。这一概念于1954年由美国著名管理专家彼得·德鲁克提出以后,美国通用电气公司最先采用,并取得了明显效果,之后便在美国乃至世界范围内迅速流传,被广泛应用于企业及其他各种组织的管理实践当中。

5. 经济人假设

【答案】经济人假设是一种人性假设理论,起源于享受主义哲学和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的关于劳动交换的经济理论,是指追求自身利益或效用的最大化是个体行为的基本动机,个人在选定目标后对达成目标的各种行动方案根据成本和收益作出选择。根据“经济人”的假设而采取相应的管理策略,可以归纳为以下下点:①管理工作的重点在于提高生产率、完成生产任务,而对于人的感情和道义上应负的责任,则是无关紧要的。从这种观点来看,管理就是计划、组织、经营、指导、监督。这种管理方式称做任务管理。②管理工作只是少数人的事,与广大工人群众无关。工人的主要任务是听从管理者的指挥,拼命干活。③在奖励制度方面,主要是用金钱来刺激工人生产积极性,同时对消极怠上者采用严厉的惩罚措施。

6. 管理现代化

【答案】管理现代化:管理现代化是以现代管理意识为指导,以现代组织的民主化和法治化为载体,采用现代科学方法,对管理过程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分析,找出它们的内在关系,实现信息化和最优化的管理模式。

7. 教育行政机关

【答案】教育行政机关是指按照宪法和有关组织法的规定设立的,依法享有并运用国家行政权,专门从事教育行政管理的国家机关。它是国家行政机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中央一级的教育行政机关现为教育部。地方教育行政机关中,省一级为各地教育厅(局或教育委员会),地县两级为教育局(教育委员会)。无论哪一级教育行政机关,都必须在其法定职权范围内行事,充分、及时地履行自己的法定职责,管理其权限范围内的教育事业。

8. 全面质量管理

【答案】全面质量管理是指以质量为中心,以全员参与为基础,目的在于通过让顾客满意和本组织所有成员及社会受益而达到长期成功的管理途径。全面质量管理的主要特征包括:①全面质量管理是对全部因素的管理; ②全面质量管理是对工作全过程的管理; ③全面质量管理是全员参与的管理; ④尽量做到一切用数据说话,重视资料和数据的收集与整理,按客观规律办事。

二、简答题

9. 简述教育经费管理的原则。

【答案】教育经费的管理原则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健全规章,依法办事

我国教育财务行政己建立起许多规章制度,但还不系统、不完善,有的还不尽合理。特别是教育财政方面的法规还没建立起来,每年正常的教育经费拨款得不到保证,对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带来了一些影响。当前我国改革形势发展也较快,许多旧的具体的教育财务的规章制度己经不再适用,新的规章制度又没有制定出来。因此,要加强教育财务行政工作,必须完善社会主义财政制度,使教育财政活动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2)从实际出发,量入为出

一方面要充分认识教育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巨大作用,争取使教育经费有一个较大幅度的增长; 另一方面,又要从我国当前现有的经济实力出发,根据生产的发展所能提供的人力、物力、财力来确定教育事业的规模和速度。要把需要与可能、目前和长远结合起来,做到既量力而行,又积极挖潜,广开财路,发展我国的教育事业。

(3)面向基层,服务教学

教育财政的活动的目的是要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这一任务的完成,需要通过教育财政的手段来调动办学单位的积极性。为此,教育财务部门的干部要经常深入基层,特别是要深入学校,了解情况,尽力解决学校经费中存在的难题。由于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为基层服务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求教育财务人员树立为教学服务的思想,积极为教学提供必要的条件。

(4)勤俭办学,讲求效益

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家宝。尤其在我们国家目前还不富裕,财力不足,教育经费缺乏的情况下,更应该注意勤俭节约,把有限的资金用在教育事业发展最需要的地方。由于我国当前教育投资的效益不高,在教育活动中浪费也比较大,所以讲求办学效益是当前一个十分紧迫的问题。

(5)经济公开,民主管理

经济公开是指教育财务部门在安排和使用教育经费时,应将有关教育经费的政策、标准予以说明。基层教育部门教育经费的使用情况,也应定期向所在单位群众公布。民主管理是指一些较重大的财政政策的变动或制定,要充分听取群众的意见,让群众参与财政政策的制定以及对教育经费的安排和使用进行监督。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形成民主理财的风气,保证教育经费安排得当,使用合理,充分发挥教育经费在促进教育事业发展中的作用。

10.简述学习型组织及其主要特点。

【答案】(1)学习型组织的概念

学习型组织是美国学者彼得·圣吉在《第五项修炼》一书中提出的管理观念,是指通过培养弥漫于整个组织的学习气氛、充分发挥员工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而建立起来的一种有机的、高度柔性的、扁平的,符合人性的、能持续发展的组织。这种组织具有持续学习的能力,共有高于个人绩效总和的综合绩效。现在学习型组织己经作为一种全新概念与重大趋势在西方管理界引起强烈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