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上海海事大学计算机网络(同等学力加试)复试仿真模拟三套题
● 摘要
一、综合题
1. 在RTP 分组的首部中为什么要使用序号、时间戳和标记?
【答案】(1)在一次RTP 会话开始时的初始序号是随机选择的。序号使接收端能够发现丢失的分组,同时也能将失序的RTP 分组重新按序排列好。
(2)时间戳反映了RTP 分组中的数据的第一个字节的采样时刻,在一次会话开始时时间戳的初始值也是随机选择的,即使是在没有信号发送时,时间戳的数值也要随时间而不断地増加。接收端使用时间戳可准确知道应当在什么时间还原哪一个数据块,从而消除时延的抖动。时间戳还可用来使视频应用中的声音和图像同步。
(3)标记M 置1时表示这个RTP 分组具有特殊意义。例如,在传送视频流时用来表示每一帧的开始。
2. 假定某信道受奈氏准则限制的最高码元速率为20000码元/秒。如果采用振幅调制,把码元的振幅划分为16个不同等级来传送,那么可以获得多高的数据率?
【答案】根据公式
又由题意可知:则有:
所以,可以获得80000比特/秒的数据率。
3. 因特网的网络层安全协议族IPsec 都包含哪些主要协议?
【答案】在IPsec 中最主要的两个协议就是鉴别首部AH 协议和封装安全有效载荷ESP 协议。AH 协议将每个数据报中的数据和一个变化的数字签名结合起来,(1)共同验证发送方身份,使得通信一方能够确认发送数据的另一方的身份,并能够确认数据在传输过程中没有被篡改,防止受到第三方的攻击。它提供源站鉴别和数据完整性,但不提供数据加密。
(2)ESP 协议提供了一种对IP 负载进行加密的机制,对数据报中的数据另外进行加密,因此它不仅提供源站鉴别、数据完整性,也提供保密性。
4. 长度为100字节的应用层数据交给运输层传送,需加20字节的TCP 首部。再交给网络层传送,需加上20字节的IP 首部。最后交给数据链路层的以太网传送,再加上首部和尾部共18字节。试求数据的传输效率。数据的传输效率是指发送的应用层数据除以所发送的总数据(即应用数据加上各种首部和尾部的额外开销)。
若应用层数据长度为1000字节,数据的传输效率是多少? 【答案】数据长度为100字节的数据传输效率:
数据长度为1000字节的数据传输效率:
5. 试将以下的IPV6地址用零压缩方法写成简洁形式:
(1)(2)(3)(4)
【答案】零压缩,即一连串的零可以用一对冒号所取代,一个地址只能使用一次零压缩。此外,可将每个分组前导零位去除做简化表示,但每个分组必须至少保留一位数字。
(1)(2)(3)(4)
6. (1)子网掩码为255.255.255.0代表什么意思?
(2)—网络的现在掩码为255.255.255.248,问该网络能够连接多少个主机?
(3)—A 类网络和一B 类网络的子网号Subnet-id 分别为16bit 和8bit 的1,问这两个网络的子网掩码有何不同?
(4)一个B 类地址的子网掩码是255.255.240.0。试问在其中每一个子网上的主机数最多是多少?
(5)—A 类网络的子网掩码为255.255.0.255,它是否为一个有效的子网掩码?
(6)某个IP 地址的十六进制表示是C2.2E14.81, 试将其转换为点分十进制的形式,这个地址是哪一类IP 地址?
(7)C 类网络使用子网掩码有无实际意义,为什么?
【答案】(1)可以代表C 类地址对应的子网掩码默认值;也能表示A 类和B 类地址的掩码,即主机号由最后8位决定,路由器寻找网络由前24位决定;
(2)255.255.255.248化成二进制序列为:11111111 11111111 11111111 11111000,根据掩码的定义,后三位是主机号,一共可以表示8个主机号,除掉全0和全1的两个,该网络能够接6个主机;
(3)子网掩码都是255.255.255.0, 但是对应的子网的数目不同,前者为
12位,所以每个子网的主机数最多为:
后者为
(4)255.255.240.0, 对应的二进制序列为11111111111111111111000000000000,可知主机号有(5)该子网掩码为有效的子网掩码,但不推荐这样使用; (6)用点分十进制表示:194.47.20.129, 为C 类地址;
(7)有实际意义,对于小网络可进一步简化路由表,提高网络利用率。
7. 假设信号在媒体上的传播速率为
(1)10cm (网络接口卡) (2)100m (局域网) (3)100km (城域网) (4)5000km (广域网)
媒体长度1分别为:
试计算当数据率为1Mb/s和10Gb/s时在以上媒体中正在传播的比特数。 【答案】媒体中正在传播的比特数即为传播时延带宽积。 传播时延=信道长度/电磁波在信道上的传播速率; 传播时延带宽积=传播时延x 数据率; (1)
(2)
(3)
(4)
8. TCP 在进行流量控制时是以分组的丢失作为产生拥塞的标志,有没有不是因拥塞而引起的分组丢失的情况?如有,请举出三种情况。
【答案】有不是因拥塞而引起的分组丢失的情况,例如:
①IP 数据报已经到达终点,终点的缓存没有足够的空间存放此数据报;
②当IP 数据报在传输过程中需要进行分片,但其中的一个数据报片未能及时达到终点,而终点组装IP 数据报已超时,因而只能丢弃该数据报;
③数据报在转发过程中经过一个局域网的网桥,但网桥在转发该数据报帧的时候,由于没有足够的差错空间而只好丢弃。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