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燕山大学B08自动控制原理复试实战预测五套卷
● 摘要
一、简答题
1. 复合校正中的动静态全补偿方法在工程应用中有哪些困难?
【答案】由于复合校正中的前馈校正装置中,往往出现传递函数分子的阶数高于分母的阶数,因而难以工程实施。
2. 什么是反馈控制原理? 反馈控制系统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答案】反馈控制原理即按偏差控制的原理。系统的输出量通过反馈通道引入输入端,并与输入信号进行比较产生偏差信号,利用所得的偏差信号产生控制作用调节被控对象,达到减小偏差或消除偏差的目的。反馈控制系统具有抑制任何内、外扰动对被控量产生影响的能力,有较高的控制精度,但结构复杂。
3. 局部反馈校正在控制系统的设计过程中起什么作用?
【答案】局部反馈校正在控制系统中的应用可以减小系统的惯性,加快系统的反映速度,从而提高系统的调节品质。
二、分析计算题
4. 已知齐次状态方程.
其状态转移矩阵为
要求:(1)计算系统矩阵A ;
(2)计算系统的特征值,确定系统状态的稳定性; (3)设初态(4)若输入矩阵【答案】(1)系数矩阵(2)(3)(4)
计算
时的状态X (1):
计算系统的传递函数
系统状态稳定。
输出矩阵
5. 某负反馈系统开环传递函数
(1)求系统相角裕度和幅值裕度
(2)简述串联超前校正和串联滞后校正的主要特点。为使系统相角裕度大于45 , 试分析系统应采用串联 超前校正还是串联滞后校正?
【答案】(1)求截止频率与相稳定裕度:
求幅值裕度:
(2)要使系统相角裕度大于45 , 如使用超前校正,则需要校正环节提供大
于
不适合采用超前校正,可以采用串联滞后校正。
(3)串联超前校正具相位超前作用,可补偿原系统滞后相角,可提高系统的频带宽度和系统的响应速度, 通常用来改善系统动态性能但降低了系统抗干扰的能力。
串联滞后校正利用它的高频衰减特性降低系统剪切频率,提高系统相角裕度,改善系统动态性能。但同时减小了系统带宽,降低了系统响应速度,可提高系统抗干扰能力。
6. 设单位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系统的静态速度误差系数
,相角裕度
【答案】系统的速度误差系数为
取
此时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求校正前系统的剪切频率和相角裕度,由方程
用试凑法求解得
此时相角裕度为
若采用超前校正,
则需要超前校正装置产生的超前角至少为
,同时考虑超前校正装置的
加入使得剪切频率增大,因此超前校正装置不容易满足,采用滞后校正装置。设滞后校正装置的传递函数为选择新的剪切频率
使得
,试设计串联校正装置,使校正后
为使校正后系统的相角裕度为,考虑到滞后效应,应增加,
求解得到未校正时,
可得
,得
,那么滞后校正装置的传递
计算滞后校正装置的参数。
为尽量减小滞后环节对系统的影响,取函数为
校正后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检验,画出校正后系统的Bode 图,可以看出剪切频率
,相角裕度
可知满足题中性能指标要求。
7. 构造下列传递函数矩阵的可控实现
【答案】由于
的诸元最小公分母的次数是3, 可控实现将是
可以化为
则两列的可控实现分别是
校核:
而
维。
采用按列取最小公分母,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