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桂林理工大学管理学院888西方经济学之宏观经济学考研冲刺密押卷及答案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货币乘数
【答案】货币乘数又称为货币创造乘数或货币扩张乘数,是指中央银行新增一笔原始货币供给使活期存款总和(亦即货币供给量)扩大为这笔新增原始货币供给量的倍数。如果是活期存款,将通过活期存款派生机制创造货币,公式为和(D 为活期存款总额,R 为
原始存款,r d 为法定准备率,r e 为超额准备率)。如果在存款创造机制中还存在现金流出,即贷款并不完全转化为存款,那么货币创造乘数为:,其中r c 为现金-存款比率。此时,仅把活期存款考虑为货币供给量。如果把活期存款和通货都考虑为货币供给量,即M=Cu +D,
,此时的货币创造公式如下:
同时,引入基础货币H (银行准备金加上非银行部门持有的通货)
影响货币乘数的因素有:现金漏损率、活期存款法定准备率、超额准备率。货币乘数可以从两个方面起作用:它既可以使银行存款多倍扩大,又能使银行存款多倍收缩。因此,中央银行控制准备金和调整准备率对货币供给会产生重大影响。
2. 结构性失业
【答案】结构性失业是指劳动力的供给和需求不匹配所造成的失业,其特点是既有失业,又有职位空缺,失业者或者没有合适的技能,或者居住地点不当,因此无法填补现有的职位空缺。
结构性失业经常被认为是摩擦性失业的极端形式,它不能通过扩大总需求予以解决。一般认为对就业有严重影响的比较重要的结构变化有:消费者趣味的变化、技术水平的变化、人口增长速度的变化以及政府政策的变化。消费者趣味、技术水平的长期变化以及政府政策的变化会新产生一些行业,也会淘汰一些行业,从而造成失业。人口的增长既能影响生产又能影响劳动力供给,所以也会影响失业。
3. 通货膨胀税
【答案】通货膨胀税指政府以通货膨胀政策代替增税,从通货膨胀中获得的收益。当政府进行货币化融资,即为扩大政府支出、弥补财政赤字而发行货币时,将引起通货膨胀。公众为抵消通货膨胀的影响、保持自己所持有的货币余额的实际价值不变,就需要把一部分收入用于增加自己的名义货币余额的持有量。公众的这部分收入就不能用于消费支出。这等于公众将这部分减少的消费支出支付给了发行货币的政府。这就无形中向政府缴纳了一种隐蔽的税。所以,通货膨胀税是在通货膨胀条件下货币持有者为保持实际货币余额不变而遭受的损失。通货膨胀税的计算公式是:
式中,I 代表通货膨胀税,P 代表价格水平,P -1代表上期价格水平,
M 代表名义货币余额,代表实际货币余额,上期价格水平之差,
通货膨胀税等于通货膨胀率与实际货币余额的乘积。
4. 税收乘数
【答案】税收乘数是指收入变动与引起这种变动的税收变动的比率。税收乘数有两种:一种是税率变动对总收入的影响,另一种是税收绝对量变动对总收入的影响。税收乘数用公式表示为:
可以看出,税收乘数为负值,这表示收入随税收增加而减少,随税收减少而增加,其原因是税收增加,人们可支配收入减少,从而消费会相应减少,因而税收变动和总支出变动方向相反。税收乘数的绝对值等于边际消费倾向与1减边际消费倾向之比,或边际消费倾向与边际储蓄倾向之比。
代表本期价格水平与代表通货膨胀率。该式表明,
二、简答题
5. 完全资本流动的含义是什么? 在小国和大国模型中,资本完全流动带来的结果有什么不同?
【答案】(1)完全资本流动是指资本在国际间具有完全流动性,利率的微小变动都会引发资本的无限量流动。完全资本流动是资本自由流动的极端形式,这种情况是理论模型中的理想情况,在现实中并不多见。
(2)在经济学研究中,小国和大国的区别在于其行为是否对国际市场价格有影响力。其中,小国对国际市场价格没有任何影响力; 大国对国际市场价格有一定的影响力,甚至能左右国际市场价格的变化。
在小国模型中,资本完全流动情况下,小国利率必定等于国际利率,即小国利率与国际均衡利率水平保持一致。如果小国的利率高于国际利率水平,将会出现国际资本流入的现象,国际资本流入将使资本供给上升,在资本需求不变的情况下,国内利率水平将下降直到与国际利率水平相等; 反之则会出现小国国内资本外流的现象,使国内利率水平上升。
在大国模型中,资本完全流动情况下,大国利率并不由国际金融市场所决定。在大国开放经
济中,由于大国是国际物价水平和利率水平的决定者,从而大国的经济变化会改变国际利率水平,如果大国开放经济的利率高于国际利率水平,将会使得以前的国际利率水平提高到大国开放经济的利率水平,反之如果大国开放经济的利率水平低十国际利率水平,将会使以前的国际利率水平降低到大国开放经济的利率水平。同时,由于大国资本规模大,其资本流入或者流出对国际资本的供求影响大,因此国际利率水平根据大国经济的资本流动而改变。
6. 通货膨胀的经济效应有哪些?
【答案】通货膨胀的经济效应主要包括再分配效应和产出效应。
(1)通货膨胀的再分配效应
首先,通货膨胀将降低固定收入阶层的实际收入水平。即使就业工人的货币工资能与物价同比例增长,在累进所得税下,货币收入增加使他们进入更高的纳税等级。因此,通货膨胀是不利
于靠固定的货币收入维持生活的人的。但那些靠变动收入维持生活的人,则会从通货膨胀中得益。
其次,通货膨胀对储蓄者不利。随着价格的上涨,存款的实际价值或购买力就会降低。
再次,通货膨胀还可以在债务人和债权人之间发生收入再分配的作用。具体地说,通货膨胀靠牺牲债权人的利益而使债务人获利。
此外,由于居民户往往同时是收入获得者、金融证券的持有者和实际财产(不动产)的所有者,因而通货膨胀对他们的影响可以相互抵消。而且,通货膨胀的再分配效应是自发的,它本身并未存心从谁手中拿收入给其他人。
(2)通货膨胀的产出效应
实际上,国民经济的产出水平随着价格水平的变化而变化,可能出现如下三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随着通货膨胀出现,产出增加。这是由于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的刺激,促进了产出水平的提高。在这种条件下,产品的价格会跑到工资和其他资源的价格的前面,由此扩大企业的利润; 刺激企业扩大生产,从而减少失业,增加国民产出的效果。
第二种情况: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引致失业增加、产出和就业的下降。假定在原需求水平上,经济实现了充分就业和物价稳定,如果发生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则原来总需求所能购买的实际产品的数量将会减少。也就是说,当成本推动的压力抬高物价水平时,既定的总需求只能是在市场上支持一个较小的实际产出。所以,实际产出会下降,失业会上升。
值得注意的是,第一、二两种情况只是在短期内有效,在长期,卜述影响产量和就业的因素都会消失。
第三种情况:超级通货膨胀导致经济崩溃。储蓄和投资都会减少,使经济增长率下降,企业增加生产和扩大就业的积极性逐渐丧失,生产收缩。当出现恶性通货膨胀时,会导致许多经济行为无法实现,市场经济机制也无法再正常运行,会产生大规模的经济混乱。
7. 什么是自然失业率? 哪些因素影响自然失圣比率的高低?
【答案】(1)对于什么是自然失业率,经济学家有着不同的看法,通常可简单地认为,自然失业率是指在没有货币因素干扰的情况下,劳动力市场和商品市场自发供求力量起作用时,总供给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