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大连海洋大学915细胞生物学Ⅱ(同等学力加试)复试仿真模拟三套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基因打靶

【答案】基因打靶是指通过同源重组将外源基因定点整合入靶细胞基因组上某一确定的位点,达到定点修饰改造染色体上某一基因的一项技术。基因打靶技术是一种定向改变生物活体遗传信息的实验手段,通过对生物活体遗传信息的定向修饰包括基因灭活、点突变引入、缺失突变、外源基因定位引入、染色体组大片段删除等,并使修饰后的遗传信息在生物活体内遗传,表达突变的性状,从而可以研究基因功能等生命科学的重大问题,以及提供相关的疾病治疗、新药筛选评价模型等。

2.

【答案】 的中文名称是Hayflick 界限。Hayflick 界限是指正常细胞在体外培养的条件下具有有限分裂次数的现象。动物体细胞在体外可传代的次数与物种的寿命有关,细胞的分裂能力与个体的年龄有关。正常人的成纤维细胞在体外培养条件下,即使条件适宜,细胞也不能无限制地进行分裂;即使是机体中可以终生分裂的细胞,在体外培养时也有分裂次数的极限;即使给予丰富的营养、生长因子和足够的生长空间也是如此。

3. 化学渗透假说

【答案】化学渗透学说是由英国生物化学家于1961年提出的用来解释氧化磷酸化

这一学说具有大量偶联机制的假说。该学说认为:在电子传递过程中,伴随着质子从线粒体内膜的里层向外层转移,形成跨膜的氢离子梯度,这种势能为氧化磷酸化反应提供了动力,合成了

子传递、质子电化学梯度建立、

4.

【答案】磷酸化的关系。 的实验证明,得到公认并获得了1978年诺贝尔奖。化学渗透学说可以很好地说明线粒体内膜中电的中文译名是受体下行调节,在受体介导的胞吞作用中,有些受体不能再循环而是最后进入溶酶体被消化,如与表皮生长因子结合的细胞表面受体,大部分在溶酶体被降解,从而导致细胞表面EGF 受体浓度降低。

5. 核仁致密纤维组分

【答案】致密纤维组分是核仁超微结构中密度最高的部分,呈环形或者半月形包围纤维中心,由致密的纤维构成,通常见不到颗粒,rRNA 以很高的密度出现在DFC 。

其中比较清楚的是核仁纤维蛋白、核仁蛋白和.

蛋白。 有特异性结合蛋白,

6. 细胞外基质

【答案】细胞外基质是指分布于细胞外空间,由细胞分泌的蛋白和多糖所构成的网络结构。其为细胞的生存及活动提供适宜的场所,并通过信号转导系统影响细胞的形状、代谢、功能、迁移、增殖和分化。细胞外基质成分有:

①结构蛋白,包括胶原和弹性蛋白,分别赋予胞外基质强度和韧性;

②蛋白聚糖,由蛋白质和多糖共价形成,具有高度亲水性,赋予胞外基质抗压的能力; ③粘连糖蛋白,包括纤连蛋白和层粘连蛋白,有助于细胞粘连到胞外基质上。

7.

【答案】 的中文名称是配体门控通道。配体门控通道是指仅在细胞外的配体(如乙酰胆碱等化学信号)与细胞表面的受体结合时发生反应,引起通道蛋白构象发生改变,使闸门开放的离子通道。配体门控通道属于离子通道。

8. 期细胞 【答案】期细胞又称休眠细胞,是指一类可长期停留在早期而不越过R 点,处于增殖静止状态的细胞。它们可合成具有特殊功能的RNA 和蛋白质,使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发生分化,这类细胞并未丧失增殖能力,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恢复其增殖状态,但需要经过较长的恢复时间。如:肝、肾的实质细胞、血液中的淋巴细胞都属于

期这类细胞。

二、简答题

9. 说明确保染色体稳定性的三个结构要素及它们的作用。

【答案】(1)

(2)着丝粒

(3)端粒复制起点,即自主复制序列,确保染色体在细胞周期中能够自我复制,维持染色体在细胞世代传递中的连续性; 序列,使细胞分裂时复制了的染色体能平均分配到子细胞中; 序列,使染色体能完全复制,并保持染色体的独立性和稳定性。

10.试述化学渗透假说的主要内容。

【答案】化学渗透假说内容:电子传递链各组分在线粒体内膜中不对称分布,当高能电子沿其传递时,

所释放的能量将

过从基质栗到膜间隙,形成电化学梯度。在这个梯度驱使下,穿

抽合成酶回到基质,同时合成电化学梯度中蕴藏的能量储存到高能磷酸键。电子及质子通过呼吸链上电子载体和氢载体的交替传递,在线粒体内膜上形成3次回路,导致3对

提至膜间隙,生成3个分子。

11.如何利用胸腺嘧啶和秋水仙素获得同步培养的细胞?

【答案】(1)高浓度的胸腺嘧啶能够阻断

时,因合成所需的核苷酸的合成,因此将细胞群体培期。经过对S 期的短暂阻断,再改养在具有高浓度的胸腺嘧啶的培养液中时,非同步化的细胞能够正常地通过细胞周期,但到达期的合成被阻断,这些细胞不能顺利通过S 期进入

变胸腺嘧啶的浓度,解除抑制,所有的细胞都开始的合成,即获得处于同步生长的细胞。

(2)秋水仙素可抑制微管的聚合,因而抑制有丝分裂器的形成,将细胞阻断在有丝分裂的中期,适当时间后解除秋水仙素的作用,即获得处于中期的同步化的细胞。这一方法称为中期阻断法。

12.试述溶酶体在细胞中的主要功能。

【答案】溶酶体是具有一组水解酶并起消化作用的细胞器,有初级溶酶体和次级溶酶体之分。初级溶酶体虽含有水解酶,但是它是未进行消化作用的溶酶体。次级溶酶体又称消化泡,是由初级溶酶体与细胞内的自噬泡或异噬泡相互融合而成的,在次级溶酶体中,对被摄食的物质进行消化,消化后所残留的未消化物(即残余小体)最终以胞吐的方式排出细胞外。

溶酶体的主要功能包括:

(1)清除无用的生物大分子、衰老的细胞器及衰老损伤的细胞。

(2)作为细胞内的消化“器官”为细胞提供营养,如内吞低密度脂蛋白获得胆固醇。

(3)防御功能:如巨噬细胞可吞入病原体,在溶酶体中将病原体杀死和降解。

(4)消化清除无尾两栖类发育如蝌蚪尾巴的退化,乳腺的退行性变化等过程中死亡的细胞。

(5)受精中的功能:受精过程中,精子的顶体释放溶酶体酶帮助精子抵达卵子质膜,使精子和卵子的细胞质膜相互融合,达到受精的目的。

(6)在分泌腺细胞中,溶酶体常常摄入分泌颗粒,参与分泌过程的调节。

(7)植物种子萌发中的功能等。

13.蛋白质获取磷酸基团在细胞信号系统传导中的作用如何?

【答案】(1)细胞内的信号蛋白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在蛋白激酶的作用下磷酸化,共价结

合所提供的磷酸基团;另一类则在信号作用下结合通常以取代

(2)这两种胞内信号蛋白的共同特征是,在信号达到时通过获得一个或几个磷酸集团而被激活,而在信号减弱时能去除这些集团,从而失去活性。在信号中继网中,某个信号蛋白磷酸化通常造成下游的蛋白依次发生磷酸化,形成磷酸化级联反应。

14.脂双层的结构由其脂质分子的特殊性质所决定,假如出现下列情况之一,将会怎样?

(1)假定磷脂只有一条烃链而非两条;

(2)假定烃链比正常的短,例如只有10个碳原子长;

(3)假定所有的烃链都是饱和的;

(4)假定所有的烃链都是不饱和的;

(5)假定双层含有混合的两种脂质分子,一种具有两条饱和的烃尾,另一种具有两条不饱和的烃尾;

(6)假定每个脂质分子通过其中一条烃链的末端碳原子与相对单层的一个脂质分子共价连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