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河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827新闻传播综合之新闻学概论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

  摘要

目录

2018年河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827新闻传播综合之新闻学概论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一) ... 2

2018年河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827新闻传播综合之新闻学概论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二) ... 6

2018年河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827新闻传播综合之新闻学概论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三) ... 9 2018年河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827新闻传播综合之新闻学概论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四) . 12 2018年河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827新闻传播综合之新闻学概论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五) . 16

一、简答题

1. 辨析:根据西方学者对新闻媒介传播效果的研究,新闻媒介具有横扫一切、难以抵御的传播威力,而受众则处于被动挨打、不堪一击的地位。

【答案】题中观点是新闻媒介传播效果研究中的“魔弹论”,又称作“靶子论,,、“皮下注射理论”。该理论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其中的许多提法是不合理的。具体分析如下:

(1)此观点属于西方早期新闻传播理论中的强效果论,流行于20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它的产生和流行,与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一些传播现象密切相关,也由此导致其片面性和局限性。

(2)按照“魔弹论,,的观点,在新闻传播过程中,传播者是主动的,而受众则是被动的。传播者把“信息子弹”发射出去,受传者必被击中,应声倒下,传播效果直接而明显。而长期的新闻传播实践表明,受众是复杂的、能动的、有自主性的行为主体,会出于自身需要对“信息子弹”进行选择和评价并决定是否接纳。现代政治传播研究也表明,受众对于宣传信息必须先入,入口,入脑,才能发挥作用。

总之,“魔弹论”的产生没有科学的根据,它过分夸大传播效果,忽略了影响大众传播的各种社会因素。另外,它完全否定了受众在大众传播中的能动性,片面地认为受众是消极的、被动的,可以被传播任意影响和改变的。所以,这种理论只是特定社会阶段的产物,不是一种科学的理论。“魔弹论”是新闻传播活动的大忌。

2. 经营管理在新闻事业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什么?

【答案】新闻媒介的经营管理是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办好报纸、电台、电视台、新闻网站的重要条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新闻媒介经营管理的地位和作用主要表现为以下方面:

(1)新闻媒介的经营管理是新闻事业发展的基本条件。

新闻媒介在新闻事业发展的实践中逐步明确、逐步提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主义的新闻媒介不仅是党和人民的舆论机关,同时也是一个经营性企业,必须获得经济上的保障。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新闻事业经历了由计划经济管理模式向市场经济管理模式的根本性转折,引入丁市场机制,把新闻宣传职能之外的媒体经营要素推向市场,让它参与新闻市场的竞争,壮大自身的实力,由此极大地推动了我国新闻事业的蓬勃发展。

(2)加强经营管理是新闻媒介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要求。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切经济活动都必须纳入正常轨道,新闻媒介也不例外。新闻媒介必须通过有效的经营,从市场上获得价值补偿与价值增值,才能维持生存,否则新闻媒介将难以为继,

更谈不上发展了。

(3)新闻事业作为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新闻媒介的经营管理是增强国家软实力的重要内容之一。

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包括新闻媒介在内的文化产业已经成为人类社会一种新的财富创造形态,成为现代国家利益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国家问软实力竞争与国际利益均衡的一个重要因素。加强新闻媒介的经营管理,壮大传媒产业的实力,也是增强我国新闻传媒影响力和增强国家软实力的重要内容。

(4)新闻媒介经营管理也是新闻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早期的新闻学著作就将报纸经营管理纳入研究范畴。党的十四大以后,新闻事业经营管理又被历史推到了前台,新闻事业发展的现实也提出越来越多的新问题要求新闻学从理论上作出回答。其中涉及的理论命题有:媒介的政治属性与经济属性的关系,喉舌功能同产业功能的关系,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等。要对这些问题作出相应的回答,就需要加强对新闻媒介经营管理的研究。

二、论述题

3. 试论当前世界媒介发展所呈现出的趋同与分化。

【答案】在当前这个新媒体层出不穷、新技术不断涌现的时代,世界媒介发展开始呈现出新的趋势,即不同媒体间的调整、补充和互动,也可以说是世界媒介发展的趋同和分化。

(1)趋同:媒体融合

狭义上的媒体融合是指在网络、数字等技术的基础上,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手机等新老媒体在形式和内容上走向一体化。广义的媒体融合还包括媒体所有权、人员、资源、组织结构等要素的融合; 在信息传输渠道多元的情势下,把新兴媒体传播终端有效地结合起来,资源共享,集中处理,衍生出不同形式的信息产品,最后通过不同的平台传播给受众。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媒体融合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影响:

①媒体融合带来了媒体结构的转变

在媒体融合的大环境下,传统媒体之间固有的分野被打破,原本径渭分明的界限日益模糊,取而代之的是各种形式的媒体之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和谐共生状态。

②媒体融合对新闻从业者提出了新的要求,也给新闻教育带来新的课题

媒体融合要求新闻记者实现技能多样化、跨媒体化的转变。今后媒体函需的将是那种会采访、能写作、可拍照的复合型记者,是博采众长、胜任多种报道形式的全能型记者。当然,技术革新究其实质只是传播方式上的变革,新闻学的专业原则和基本理论并不会因此而改变。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使其成长为既具有良好专业素养、扎实业务功底,又兼备跨媒体视域、全方位技能的全能记者,这是目前新闻学教育需要切实探索和解决的一个新课题。

③媒体融合将对整个新闻产业链产生深刻的影响

媒体融合并非将几种形式的媒体简单累加在一起,而是一个长期的、动态的过程; 不仅仅是新

闻从业者个人技能的跨媒体化转变,而且媒体运作的整个流程都面临着重新整合与调配。新闻产业链的各个环节—从信息的采集与生产,到媒介的经营与管理,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所以,针对新媒体的特点,传统媒体的生产方式、传播形态需要得到改革; 原有的经营理念、管理体制需要得到转变; 丰富的人力、技术资源需要优化配置; 市场需要重新定位和划分; 行业内外相关职能机构的复杂关系需要妥善协调。

(2)分化:媒体多元化

受众由于所在区域、职业、年龄、收入和文化教育的不同,日益显示出不同的兴趣和需求。过去那种老少咸宜、雅俗共赏的传媒已不再能满足不同群体的特殊需求。于是媒体开始分化,针对社会某一部分特殊受众创办特殊媒体。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电台频率专业化

频率专业化是指广播电台根据广播市场的内在规律和广播听众的特定需求,以一个频率为单位进行内容定位划分,使节目内容和频率风格能够比较集中地满足某些特定领域的广播听众需求。这不仅符合广播规律,而且凸显了广播特点,扩展了广播优势。广播电台频率专业化是广播资源整合的要求,是广播节目精品化的前提,是广播听众个性化的选择,也是广播经营市场化的需要和广播运作集团化的基础。

②电视台、电视频道专业化

目前,我国从中央到地方的电视台基本上都己经实现了频道的专业分工,“新闻频道”、“经济频道”、“电视剧频道”、“文体频道”等,正是这种专业化分工的产物。频道专业化是电视这一大众传播媒体从“广,,播走向“窄”播,从传者中心走向受者中心的必然趋势,是对大量同质化的综合频道无序竞争、资源浪费的有力反驳,目的是实现各种传播资源的优化配置,获取最大的传播效益,进而使媒介自身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

③种类繁多的报纸

a. 按报纸内容—综合性报纸和专业性报纸

综合性报纸内容广泛,以刊登有价值的社会各方面的新闻以及对新闻报道的评论为主。面向整个社会,以普通读者为发行对象。如《人民日报》、《文汇报》等。专业性报纸以发表反映某一行业、某一系统或某一阶层的新闻和评论为主,以特定范围的读者为发行对象。如《中国健康报》、《中国科学报》、《中国少年报》等。

b. 按发行范围—全国性报纸和地方性报纸

全国性报纸以全国的新闻为报道范围,向全国各地发行,如《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地方性报纸以报道某一地区新闻为主,并主要向该地区发行,各省(直辖市、自治区)的党委机关报属此类报纸。

c. 按出版时间—日报、晚报、周报和星期刊报

日报大多是全国性报纸和各种机关报,在每天上午发行; 晚报均在大城市出版,每天下午或傍晚发行; 周报多是地方性报纸,每周发行一次; 星期刊报大部分依附于大报,一般在周末发行。

d. 按版面大小—大报和小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