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内蒙古工业大学建筑学院614建筑知识综合之建筑构造考研核心题库

  摘要

一、简答题

1. 当底层平台下作出入口时,为保证净高,常采取哪些措施?

【答案】(1)在底层变作长短跑梯段。起步第一跑为长跑,以提高中间平台标高。这种方式

仅在楼梯间进深较大、底层平台宽富裕时适用。

以满足净空高

标高(2)局部降低底层中间平台下地坪标高,

使其低于底层室内地坪标高度要求。但降低后的中间平台下地坪标高仍应高于室外地坪标高,以免雨水内溢。这种处理方式可保持等跑梯段,使构件统一。但中间平台下地坪标高的降低,

常依靠底层室内地坪

绝对值的提高来实现,可能增加填土方量或将底层地面架空。

(3)综合上两种方式,在采取长短跑梯段的同时,又适当降低底层中间平台下地坪标高。这种处理方式可兼有前两种方式的优点,并弱化其缺点。

(4)底层用直行单跑或直行双跑楼梯直接从室外上二层。这种方式常用于住宅建筑,设计时需注意入口处雨篷底面标高的位置,保证净空高度在2.2m 以上。

2. 墙身加固措施有哪些?有何设计要求?

【答案】墙身加固的措施和设计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门垛和壁柱

①在墙体上开设门洞设门垛,特别是在墙体转折处或丁字墙处,用以保证墙身稳定和门框安装。

②当墙体受到集中荷载或墙体过长时,应增设壁柱,使之和墙体共同承担荷载并稳定墙身。 (2)圈梁

①圈梁的作用是增加房屋的整体刚度和稳定性,设在房屋四周外墙及部分内墙中,处于同一水平高度,其上表面与楼板底面平。

②多层砖混结构房屋圈梁的位置和数量可依据结构设置,在抗震设防区,外墙、内纵墙及内横墙在屋盖及每层楼盖处均应设置圈梁。

③圈梁与门窗过梁宜要统一考虑,可用圈梁代替门窗过梁。砌块墙中圈梁通常与窗过梁合并,可现浇,也可预制成圈梁砌块。圈梁应闭合,若遇标高不同的洞口,应上下搭接。

④圈梁有钢筋混凝土圈梁和钢筋砖圈梁两种。钢筋混凝土圈梁整体刚度好,应用广泛,分整体式和装配整体式两种施工方法。

3. 提尚外墙的保温能力有哪些措施?

【答案】提高外墙的保温能力的措施有:

(1)通过对材料的选择,提高外墙保温能力,减少热损失,有增加外墙厚度、选用孔隙率高及密度小的材料做外墙、采用多种材料的组合墙等三种方式。

(2)防止外墙中出现凝结水。

(3)防止外墙出现空气渗透,一般选择密实度高的墙体材料,墙体内外加抹灰层,加强构件间的缝隙处理等。

(4)采用具有复合空腔构造的外墙形式,使墙体根据需要具有热工调节性能。

4. 简述饰面装修的基层处理原则。

【答案】饰面装修的基层处理原则有:

(1)基层应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

饰面层附着于基层。为了保证饰面不至于开裂、起壳、脱落,要求基层具有足够承载力。饰面变形不仅影响美观而且影响使用。

(2)基层表面必须平整

饰面层平整均匀是达到美观的必要条件,而基层表面的平整均匀又是使饰面层达到平整均匀的重要前提。为此,对饰面主要部位的基层,如内外墙体、楼地板、吊顶骨架等,在砌筑、安装时必须平整。基层表面凹凸过大,必然使找平层厚度增加,且不易找平。厚度不一不仅浪费材料,还可能因材料的胀缩不一而引起饰面层开裂、起壳,甚至脱落,同时影响美观、使用,乃至危及安全。

(3)确保饰面层附着牢固

饰面层附着于基层表面应牢固可靠。但实际工程中,不论地面、墙面还是顶棚,到处可见饰面层出现开裂、起壳、脱落现象,常常是由于构造方法不妥和面层与基层材料性能差异过大或粘结材料选择不当等因素所致,所以应根据不同部位和不同性质的饰面材料采用不同材料的基层和相应的构造连接措施,如粘、钉、抹、涂、贴、挂等使其饰面层附着牢固。

5. 确定梯段和平台宽度的依据?

【答案】(1)梯段尺度

①梯段尺度分为梯段宽度和梯段长度。梯段宽度应根据紧急疏散时要求通过的人流股数多少确定。每股人流按550mm 宽度考虑,双人通行时为1100mm , 三人通行时为1650mm , 余类推。同时,需满足规范中对梯段宽度的低限要求,并应注意梯段宽度与梯段净宽的差别。

②梯段长度(L )则是每一梯段的水平投影长度,

其值为

影步宽,N 为梯段踏步数,此处需注意踏步数为踢面步高数。

(2)平台宽度

平台宽度分为中间平台宽度

和楼层平台宽度对于平行和折行多跑等类型楼梯,其中间平台宽度应不小于梯段宽度,并不得小于1200mm ,以保证通行和梯段同股数人流。同时应便于家具搬运,医院建筑还应保证担架在平台处能转向通行,其中间平台宽度应不小于1800mm 。对于直行多跑楼梯,其中间平台宽度不宜小于1200mm 。对于楼层平台宽度,则应比中间平台更宽

其中b 为踏面水平投

松一些,以利人流分配和停留。

6. 建筑的分类?

【答案】建筑的类型在宏观上习惯分为民用建筑、工业建筑和农业建筑。民用建筑按照使用功能、修建数量和规模大小、层数多少、耐火等级、耐久年限有不同的分类方法。

(1)按建筑的使用功能分类

①居住建筑

如住宅、集体宿舍等。

②公共建筑

如行政办公建筑、文教建筑、托幼建筑等。

(2)按建筑的修建量和规模大小分类

①大量性建筑

指量大面广,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建筑,如住宅、学校、商店、医院等。

②大型性建筑

指规模宏大的建筑,如大型办公楼、大型体育馆、大型剧院、

(3)按建筑的层数分类

①低层建筑

一般指1~3层的建筑。

②多层建筑

一般指高度在24m 以下的3层以上的建筑。

③高层建筑

我国现行的《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中规定,10层及10层以上的居住建筑和建筑高度超过24m 的其他非单层民用建筑均为高层建筑。

(4)按民用建筑的耐火等级分类

现行《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按房屋构件的耐火极限和燃烧性能把建筑物的耐火等级划分成四级。

①构件的耐火极限

a. 耐火稳定性是在标准耐火试验条件下,承重或非承重建筑构件在一定时间内抵抗坍塌的能力。

b. 耐火完整性是在标准耐火试验条件下,当建筑分隔构件一面受火时,能在一定时间内防止火焰和热气穿透或在背火面出现火焰的能力。

c. 耐火隔热性是在标准耐火试验条件下,当建筑分隔构件一面受火时,能在一定时间内使其背火面温度不超过规定值的能力。

②构件的燃烧性能

a. 不燃烧体是用不燃烧材料做成的建筑构件,如天然石材、人工石材、金属材料构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