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哈尔滨商业大学物流管理学复试实战预测五套卷
● 摘要
一、简答题
1. 为什么说现代物流构成电子商务的基础?
【答案】电子商务的有效实施需要信息流、商流、资金流、物流的紧密配合,缺一不可。可以用以下公式来形象地表述电子商务的四流合一。
电子商务=网上信息传递+网上交易+网上结算+现代物流
影响和制约电子商务规模发展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诸如消费习惯、电子支付系统、社会信用状态等都制约着电子商务的发展。而在我国,首要的问题是如何获得物流系统的支撑。尽管计算机网络能够完成信息传递、交易磋商、货款支付等过程,但除了极少数电子文档类的产品,如软件、电子书籍等可以直接通过网络以电子的方式直接传输给购买者之外,绝大多数商品仍需要通过网络之外的物流环节完成从卖方向买方的实体转移过程。缺乏物流系统的有效支持,商品不能及时送到购买者手中,电子商务就会失去买方基础与发展的依据。因此,现代物流构成电子商务的基本环节和重要保证,电子商务的发展离不开物流的支持,物流发展必须与电子商务发展同步,高度发达的物流活动构成电子商务的基础。离开现代物流系统,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难以想象。
发达国家的电子商务之所以能搞得如火如茶,就在于其电子商务建立在发达的社会配送体系的基础之上。而我国物流发展水平不高,已经成为电子商务发展的瓶颈。随着电子商务在我国的进一步推广和应用,物流对电子商务的限制作用日益突出。例如,我国的许多网上商店由于解决不了配送问题,使得电子商务无法实施地区的运作。
因此可以说,现代物流构成电子商务的基础。
2. 精益生产的基本框架是什么? 它对于生产物流优化有哪些影响?
【答案】(1)精益生产的基本框架
①精益生产的基本目标
精益生产以消除一切形式的浪费为基本日标,这种基本日标通过生产的持续改进得以实现。精益生产认为,浪费主要分为七种,即过量生产的浪费、库存积压的浪费、空闲待工的浪费、无效搬运的浪费、产品缺陷的浪费、操作者动作的浪费、不必要的过程等。
②精益生产的基本手段
精益生产以精简为基本手段。为杜绝各种形式的浪费,精益生产要求在组织机构方面实行精简化,毫不留情地撤掉对产品增值不能做出贡献的环节,裁减冗员,实现纵向减少层次,横向打破部门壁垒,建立分布式平行网络的管理结构。在生产过程中,采用先进的柔性加工设备,减少非直接生产工人的数量,使每个工人都真正对产品实现增值。通过大幅度减少库存甚至实现零库存,减少库存管理人员、设备和场所。
③精益生产的基本支柱
为达到消除一切形式的浪费的目标,精益生产以准时制生产、全面质量管理、并行工程、团队工作法为基本支柱。
(2)精益生产对于生产物流优化的影响
看板管理是精益生产物流优化的核心技术。看板,是指后道工序向前道工序取货的依据。 看板最主要的机能是传递生产和运送指令。在JIT 生产中,生产的月计划是集中制定的,同时传达到各个工厂以及协作企业。而日生产计划只下达到最后一道工序或总装配线,对其他工序的生产指令通过看板来实现。看板中记载着生产量、时间、方法、顺序以及运送量、运送时间、运送目的地、放置场所、搬运工具等信息,后一道工序在需要的时候用看板向前一道工序去领取所需数量的零部件时,就等于向前一道工序发出了生产指令。月生产量的不均衡以及日生产计划的修改都通过看板来进行微调。
除了传递生产和运送指令的机能之外,看板还具有改善的机能。在一般情况下,如果零部件库存较高,即使设备出现故障、不良品数目增加也不会影响到后一道工序的生产。而在使用看板的情况下,由于前一道工序完全根据看板的指示进行生产,一旦前一道工序出现问题,后一道工序所需要的零部件就得不到满足,就会造成整条流水线停工,由此使问题立即暴露出来,从而必须采取措施改善产品质量、加强设备保养和维护。由十看板上所标明的数量就是前一道工序所生产的数量,通过强化管理,可以使看板所表示的必要的数量逐渐减少,使可能的库存水平日益得到改善,使整条生产线的效率不断提高。
3. 相对于EDI 技术而言,互联网技术对于物流管理具有哪些优点?
【答案】20世纪90年代以来,互联网的商务应用得到了飞速的发展。通过采用ERP (企业资源计划),企业首先在内部建立起高效的Intranet (内部网),以保证信息在企业内部流动的顺畅; 然后再与供应商、经销商、物流服务提供商、最终顾客等通过Internet 建立起跨组织的Extranet (外部网),以达到电子商务、同步作业、资源共享的目的。在Intranet 和Extranet 之间,通过专用的软硬件设置防火墙,以控制不同信息的使用权限。在物流管理中,相对于EDI 技术而言,互联网作为物流信息传输的手段具有以下优点:
(1)Internet 是一个开放的公共网络,信息传输费用非常低。
(2)中小企业、最终顾客与大企业在信息获取、处理上处于同等的地位,可以利用Internet 传输数据。
(3)可以真正实现按照最终顾客的订单开展大规模定制,有效地降低了企业的存货水平。
一、简答题
1. 在企业经营过程中,如何实施包装策略才能提高物流活动效率、节约物流费用呢?
【答案】可采用延迟化战略来提高物流活动效率,节约物流费用。延迟化,是指事先只进行产品通用部分的生产,推迟定制生产或包装开始的时间,在接到具体的订货要求之后,再安装体现个性化需求的零部件或进行定制化的包装。
在传统的物流活动中,为了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必须采用在通用产品的基础上尽可能开发出多样化细分产品的方法。但是产品多样化必然会带来库存的增加,由于大多数的库存是按照对未来市场需求的预测量设置的,这样就存在着预测风险,当预测量与实际需求量小符时,就出现库存过多或过少的情况,造成库存费用或缺货费用。过多地细分产品种类,必然使库存费用或缺货费用大增。而采用延迟化策略,则可以在满足个性化需求的基础上,尽量降低安全库存量,大大节约库存费用,由于缺货所可能造成的损失也大大减少。
2. 企业传统组织结构对供应链管理的实施构成了哪些障碍? 供应链管理对企业传统组织结构提出了哪些变革要求呢?
【答案】(1)企业传统组织结构对供应链管理的实施构成的障碍
面对供应链管理的需要,传统的企业组织结构表现出强烈的不适应性,向企业最高管理层提出了变革企业组织结构的要求。这种不适应性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业务流程被人为割裂
尽管职能管理有助于专业化程度的提高,但却将完整的业务流程分割在多个职能部门,使得每个职能部门所从事的工作只是其中的一部分。以顾客订货处理流程为例,需要依次经过众多的职能部门,由销售部门接受订单,财务部门在确认顾客的资信水平之后,由采购部门负责购进原材料或零部件,再由生产部门组织生产,生产完成后由物流部门向顾客配送。
②局部优化的结果并非导致全局优化
系统观念是企业实施供应链管理所必须具备的基本观念,供应链管理的竞争优势来源于核心企业对各节点企业的有效集成,而这种集成又必须以企业内部的有效集成为基础。但在传统的企业组织结构下,由于各职能部门具有不同的任务目标与考核标准,使得各部门本位主义现象较为严重,各部门追求利益最大化的过程可能互相冲突,部门利益最大化未必带来企业整体利益最大化。
③机构臃肿导致企业缺乏效率
层次繁多、等级森严的金字塔形组织体系,必然容易滋生人浮于事、办事拖拉、官僚主义严重等现象,使企业管理缺乏效率。这种低效率的官僚机构的弊端是:a. 使得企业对实施供应链管理缺乏足够的动力与勇气; b. 即使实施供应链管理,也必然因为效率低下而以失败告终。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