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东北大学国际贸易复试实战预测五套卷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资产组合投资

【答案】

资产组合投资

资和国际债券投资。

2. 交换所得

【答案】交换所得是指产品在消费领域的重新配置所得。两国进行贸易时,由于产品的相对价格不同,交换的结果使得消费量发生改变,并达到更高的福利水平。这一部分的提高就是交换所得。

3. 关税同盟

【答案】关税同盟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缔结协定,建立统一的关境,在统一关境内缔约国相互间减让或取消关税,对从关境以外的国家或地区的商品进口则实行共同的关税税率和外贸政策。由于各成员国对外贸易政策的一致,各成员国之间不设海关。关税同盟的典型代表是欧洲共同体。

4. 关税配额

【答案】关税配额是将关税与配额结合起来的一种限制进口的措施。其做法是对商品进口的绝对数额不加限制,而对在一定时期内,在规定配额以内的进口商品,给予正常关税、减税或免税待遇;对超过配额的进口商品则征收正常关税、附加税或罚款。

5. 外国债券

【答案】外国债券是指一国发行者在另外一个国家的证券市场发行的债券,一般以市场所在国的货币为计值货币,由该国国内证券商承销发行,投资者大多是该国居民,有关发行的程序和申请手续等都要依据市场所在国对证券发行的有关规定办理。

6. 并购

【答案】并购并购是企业兼并与收购的总称,前者是指在竞争中占优势的企业购买另一家企业的全部财产,合并组成一家企业的行为;后者则指一家企业通过公开收购另一家企业一定数量的股份而获取该企业控制权和经营权的行为。

7. 生产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

【答案】生产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是俄林研究国际贸易对要素价格的影响而得出的著名结论:

也称货币资本流动,它是国际资本流动的一种主要方式,具体又可分为国际借贷和国际证券投资两种形式。国际证券投资又可分为国际股票投

国际贸易最终会使所有生产要素在所有地区都趋于相等。

俄林认为,在开放经济中,国际间因生产要素自然禀赋不同而引起的生产要素价格差异将通过两条途径而逐步缩小,即要素价格将趋于均等。同时,俄林认为生产要素价格完全相同几乎是不可能的,这只是一种趋势。其实现途径有两条,第一条途径是生产要素的国际移动,它导致要素价格的直接均等化;第二条途径是商品的国际移动,它导致要素价格的间接均等化。

8. 出口加工区

【答案】出口加工区是一国专门为生产出口产品而开辟的加工制造区域,在此区域内,一些以出口为导向的经济活动受到一系列政策工具的刺激和鼓励,而这些政策工具通常不适用于其他经济活动和其他经济区域。加工区生产的产品全部出口或大部分供出口。

二、思考题

9. 假设大米是劳动密集型产品,钢铁是资本密集型产品。没有贸易发生以前,英国的大米/钢铁相对价格为4, 菲律宾的大米/钢铁相对价格为0.5。假设两国自由贸易的结果是使大米/钢铁相对价格变成2, 请用社会无差异曲线说明贸易发生后两国福利的改变,并标出各国的贸易三角。

【答案】利用图中无差异曲线对两国的福利改变说明如下:

由于两国自由贸易使大米/钢铁相对价格变成2, 低于无贸易时英国国内大米/钢铁相对价格4, 因此英国出口其具有比较优势的钢铁进口大米,贸易使英国能更加集中生产钢铁。英国出口单位钢铁与菲律宾交换单位大米,

福利水平从

利水平从贸易三角。

提高到提高到了同理,菲律宾把一部分资源从钢铁部门与英国交换钢铁福转到其具有比较优势的大米生产部门,

再将超出其本国消费量的大米通过贸易,两个国家的福利水平都有所提高。图中的阴影部分表示两国的

10.工业革命对世界贸易的主要影响是什么?工业革命后的世界贸易与以前有什么主要的区别?

【答案】(1)工业革命对世界贸易的主要影响表现为:

①加大贸易需求。工业革命提高生产率,促进生产,从而使贸易成为配置剩余产品的必要手段。

②为贸易提供物质便利。工业革命促进交通和通讯的发展,加强了世界的联系。

③改变贸易模式。世界从单一的农业社会转向以工业生产为主的现代经济,从而使贸易建立在各国分工的基础上。

(2)工业革命后的世界贸易与以前有所区别,主要表现在:

①贸易量迅猛增长。

②贸易依存度加大。

③改变贸易的产品结构。

11.发展中国家有许多人反对经济全球化,认为全球化会扩大全球贫富差距。与此同时,发达国家也有很多人反对全球化(如在西雅图等地举行的规模盛大的示威游行),他们认为全球化会降低发达国家人民的生活水平。如何分析这种现象?

【答案】经济全球化使得经济资源可以在更大范围内实现优化配置,使得各国的比较优势更好的发挥,促进专业化分工和规模经济的实现,将改善各国和全人类的福利。无论古典贸易理论,新古典贸易理论,还是当代贸易理论都能证明以上结论。

然而,这个过程中不是每个国家的所有的利益集团都中受益,一个国家在全球化有比较优势的行业,也必然有比较劣势的行业。一般而言,发展中国家劳动力丰富,它的劳动力密集型行业在国际竞争中具有比较优势,将会从全球化中受益,而由于资本相对缺乏,它们的资本密集型行业则在国际竞争中处于劣势;发达国家则相反,劳动力相对稀缺,它们的劳动力密集型行业在国际竞争中没有比较优势,全球化将导致这些行业萎缩,而由于资本相对充裕,它们的资本密集型行业则在国际竞争中受益。

以上分析表明全球化总体上是各国都受益的过程,至于是否会扩大各国贫富差距,目前并无确凿的证据证明这种观点。由于全球化导致发达国家劳动密集型行业的萎缩,使得这些行业中的利益集团,主要是工人的收入降低,生活水平下降,于是他们反对全球化。不过,这都是短期中由于经济结构的不能及时调整才出现的情形。长期中,各国将资源重新配置到具有比较优势的行业中,可以使全体国民从全球化中受益。

12.画图说明加入关税同盟后一国福利水平反而下降了的情况。

【答案】假设世界上有A 、B 、C 三个国家,都生产某一相同产品,但三国的生产成本各不相同。现以A 国为讨论对象。如图所示,

B 、C 两国的生产成本是固定的,

本低于B 国。 表示A 国的供给曲线,表示A 国的需求曲线。假设两条直线分别表示B 、C 两国的生产成本,其中C 国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