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长沙理工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831管理学之管理学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确定性决策方法

【答案】确定型决策是指决策面对的问题的相关因素是确定的,从而建立的决策模型中的各种参数是确定的。确定性决策方法包括:线性规划、非线性规划、动态规划等。

2. 最小最大后悔值法

【答案】(1)最小最大后悔值法的概念

最小最大后悔值法是指管理者在选择了某方案后,如果将来发生的自然状态表明其他方案的收益更大,那么他(或她)会为自己的选择而后悔,其最终选择的是后悔值最小的方案。在决策者不知道各种自然状态中任何一种发生的概率的情况下,这种方法的决策目标是避免较大的机会损失。

(2)最小最大后悔值法的步骤

①计算每个方案在每种情况下的后悔值,后悔值一该情况下的各方案中的最大收益一该方案在该情况下的收益;

②找出各方案的最大后悔值;

③选择最大后悔值中最小的方案。

3. 目标网络的内涵。

【答案】目标网络的内涵表现为以下四点:

(1)目标和计划很少是线性的,即并非当一个目标实现后接着去实现另一个目标,如此等等。目标和规划形成一个互相联系着的网络。

(2)主管人员必须确保目标网络中的每个组成部分要相互协调。不仅执行各种规划要协调,而且完成这些规划在时间上也要协调。

(3)组织中的各个部门在制定自己部门的目标时,必须要与其他部门相协调。有人研究得出结论,一家公司的一个部门似乎很容易制定完全适合于它的目标,但这个目标却在经营上与另一个部门的目标相矛盾。

(4)组织制定各种目标时,必须要与许多约束因素相协调。

4. 激励(Motivation )

【答案】(1)激励的定义

激励是指通过使组织成员的需要、愿望、欲望等得到满足的方式来引导他们以组织或领导所

期望的方式行事。

(2)激励理论

①早期的激励理论包括:A. 需要层次理论; B.X 理论和Y 理论; C. 激励一保健理论。

②当代的激励理论有:A. 二种需要理论; B. 目标设定理论; C. 强化理论; D. 公平理论; E. 期望理论。

(3)激励员工的内容

在管理实践中,最有效地激励员工的内容包括:①认清个体差异,使人与职务相匹配; ②运用目标; ③确保个体认为目标是可以达到的; ④个别化奖励; ⑤奖励与绩效挂钩; ⑥检查公平性系统及重视金钱的激励作用。

二、简答题

5. 何为SWOT 分析? 在现实管理实践中如何运用这种工具?

【答案】SWOT 分析法又称道斯矩阵分析法、态势分析法,20世纪80年代初由美国旧金山大学的管理学教授韦里克提出,用来确定企业本身的竞争优势(Strength )竟争劣势(Weakneaa},机会(Opportunity )和威胁(Threats )从而将公司的战略与公司内部资源、外部环境有机结合。SWOT 分析实际上是将对企业内外部条件各方面内容进行综合和概括,进而分析组织的优劣势、面临的机会和威胁的一种方法。

进行SWOT 分析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分析环境因素

运用各种调查研究方法,分析出公司所处的各种环境因素,即外部环境因素和内部能力因素。外部环境因素包括机会因素和威胁因素,它们是外部环境对公司的发展直接有影响的有利和不利因素,属于客观因素,内部环境因素包括优势因素和弱点因素,它们是公司在其发展中自身存在的积极和消极因素,属主动因素,在调查分析这些因素时,不仅要考虑到历史与现状,而且更要考虑未来发展问题。

(2)构造SWOT 矩阵

将调查得出的各种因素根据轻重缓急或影响程度等排序方式,构造SWOT 矩阵。在此过程中,将那些对公司发展有直接的、重要的、大量的、迫切的、久远的影响因素优先排列出来,而将那些间接的、次要的、少许的、不急的、短暂的影响因素排列在后面。

(3)制定行动计划

在完成环境因素分析和SWOT 矩阵的构造后,便可以制定出相应的行动计划。制定计划的基本思路是:发挥优势因素,克服弱点因素,利用机会因素,化解威胁因素; 考虑过去,立足当前,着眼未来。运用系统分析的综合分析方法,将排列与考虑的各种环境因素相互匹配起来加以组合,得出一系列公司未来发展的可选择对策。

6. 简述计划与决策的区别与联系。

【答案】决策与计划是两个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的概念。说它们是相互区别的,因为这两项工作需要解决的问题不同。决策是关于组织活动方向、内容以及方式的选择。我们是从“管理的首要工作”这个意义上来把握决策的内涵的。任何组织在任何时期为了表现其社会存在,必须从事某种为社会所需要的活动。在从事这项活动之前,组织当然必须首先对活动的方向和方式进行选择; 计划则是对组织内部不同部门和不同成员在一定时期内行动任务的具体安排,它详细规定了不同部门和成员在该时期内从事活动的具体内容和要求。

但计划与决策又是相互联系的,这是因为:

(1)决策是计划的前提,计划是决策的逻辑延续。决策为计划的任务安排提供了依据,亡}划则为决策所选择的目标活动的实施提供了组织保证。

(2)在实际工作中,决策与计划是相互渗透,有时甚至是不可分割地交织在一起的。

决策制定过程中,不论是对内部能力优势或劣势的分析,还是在方案选择时关于各方案执行效果或要求的评价,实际上都已经开始孕育着决策的实施计划。反过来,计划的编制过程,既是决策的组织落实过程,也是决策的更为详细的检查和修订的过程。无法落实的决策,或者说决策选择的活动中某些任务的无法安排,必然导致决策一定程度的调整。

7. 组织设计的任务是什么? 组织设计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

【答案】组织设计的任务是设计清晰的组织结构,规划和设计组织中各部门的职能和职权,确定组织中职能职权、参谋职权、直线职权的活动范围并编制职务说明书。

影响组织设计的主要因素有:环境、战略、技术、规模和生命周期。

(1)环境。环境包括一般环境和特定环境两部分。一般环境包括对组织管理目标产生间接影响的诸如经济、政治、社会文化以及技术等环境条件,这些条件最终会影响到组织现行的管理实践。特定环境包括对组织管理目标产生直接影响的诸如政府、顾客、竞争对手、供应商等具体环境条件,这些条件对每个组织而言都是不同的,并且会随一般环境条件的变化而变化,两者具有互动性。

(2)战略。战略是指决定和影响组织活动性质及根本方向的总目标,以及实现这一总目标的路径和方法。钱德勒的研究认为,新的组织结构如不因战略而异,就将毫无效果。具体来讲,战略发展有四个不同阶段,每个阶段应有与之相适应的组织结构:数量扩大阶段、地区开拓阶段、纵向联合发展阶段、产品多样化阶段。

(3)技术。任何组织都需要通过技术将投入转换为产出。那么,组织的设计就需要因技术的变化而变化。特别是技术范式的重大转变,往往要求组织结构做出相应的改变和调整。

(4)组织规模。布劳等人曾对组织规模与组织设计之间的关系作了大量研究,认为组织规模是影响组织结构的最重要的因素,即大规模会提高组织复杂性程度,并提高专业化和规范化的程度。

(5)生命周期。组织的演化成长呈现出明显的生命周期特征,因此,组织结构、内部控制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