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华中农业大学文法学院627社会工作原理之社会工作概论考研强化模拟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老年社区工作

【答案】老年社区下作是指社会下作者运用专业的下作方法,通过改善老人与社区的关系,提升老人的社区参与等方式,帮助老人解决问题,提高老人自助、互助的能力,争取他们应有的权利,改善他们的生活质量。

2. 社区康复

【答案】社区康复的基本点是社区支持、社区参与,其结果也是社区受益。进行社区康复,关键是要形成尊重残疾人、帮助残疾人的社会风气,并在物质上和精神上对残疾人给予支持。在社区资源的组织、动员方面,重要的是将有利于残疾人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网络提供的资源、社会机构提供的资源和正式组织(政府)提供的资源结合起来,共同支持残疾人的康复。在这方面,社会工作者应该发挥重要的作用,即要通过社区宣传、社区教育、社区组织等工作形式建构支持残疾人的社会环境。

3. 社区工作

【答案】社区工作是指专业社会工作的一种基本方法,它以社区和社区居民为案主,通过发动和组织社区居民参与集体行动,确定社区的问题与需求,动员社区资源,争取外力协助,有计划、有步骤地解决或预防社会问题,调整或改善社会关系,减少社会冲突,培养自助、互助及自决的精神,加强社区的凝聚力,培养社区居民的民主参与意识和能力,发掘并培养社区的领导人才,以提高社区的社会福利水平,促进社区的进步。

4. 系统理论

【答案】系统理论把小组看作是由不同的互动因素所组成的系统。按照帕森斯(Parsons )所述,小组是一个由许多相互依赖的成员组成的社会系统。小组工作必须通过增强小组这个系统的开放强度,并且恰当地利用其他系统来影响小组发生变化。在这个过程中,小组成员的互相接纳,根据外部环境的需要和变化确定和维持小组的目标、特征和过程,可以保持小组的平衡和有效实现小组目标。

5. 剩余性社会福利

【答案】剩余性的社会福利是指当家庭和市场等常规机制瘫痪时,国家的干预必不可少,从而满足公民的社会需要,解决社会问题。这种福利带有明显的针对性和排他性,同时多数福利项目也需要通过家计调查的监督与评估手段来完成。

二、简答题

6. 简述督导的功能。

【答案】督导的功能主要包括:

(1)督导的行政性功能

①给实习学生以行政支持,必要时通过机构行政主管协调有关行政部门,使实习学生能够使用机构的设备及行政程序,在行政架构配合下顺利学习。

②安排实习学生的工作、分派任务,根据学生的学习需要挑选适当的工作内容,使实习教学在行政安排配合下富有成效。

(2)督导的教育性功能

督导教育功能的发挥,取决于教与学的互动。督导员要采用富有创造与想象力的方法和形式去教授实习的内容,同时要求学生做一个积极的学习者,积极参与督导过程,发挥主观能动性,准备好从督导中学习到最多东西。

做到这一点,要求督导员在督导开始时做好以下工作:

①了解学生的学习需要,并将这种需要与学与教的风格联系起来。

②与学生制订一个学习计划,包括怎样学、怎样教,与学生分享价值观,讨论学生所喜爱的理论及实务的方法。

③与学生共同制订督导计划及督导时间,包括多长时间,什么时候进行督导等。

(3)督导的支持性功能

督导的支持性功能是指督导员对于实习学生接纳的态度,即承认学生的优点与限制,乐于见到学生的发展进步,并为这种发展进步创造一切必要的条件。督导的支持性功能是促进学生有效学习的催化剂。

①没有支持学习不能顺利进行。

督导员支持的态度能促使学生乐于评估自己的实践,思考新的及可能选择的方法,从而积极主动地学习而不是被动接受。

②社会工作的特性要求督导员对被督导者给予情绪及心理的支持。

这种支持可以通过督导会谈反映被督导者的感受,回顾思考过去的经验,对其给予理解并分享他的感情。此外,要明确肯定被督导者的努力并给予情绪与心理的支持。

③督导员的支持也是保持被督导者的工作客观性及保证服务质量的重要条件。

7. 简述阿尔德弗尔的需要层次论:ERG 理论。

【答案】ERG 理论是阿尔德弗尔于1969年提出的一种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密切相关但有些不同的理论。他把人的需要分为三类,即生存的需要、关系的需要和成长的需要。

(1)生存的需要。这类需要关系到人的机体的存在或生存。包括衣、食、住以及工作组织为使其得到这些要素而提供的手段。

(2)关系的需要。这是指发展人际关系的需要。这种需要通过工作中的或工作以外与其他人

的接触和交往得到满足。

(3)成长的需要。这是个人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的需要这种需要通过发展个人的潜力和才能,才能得到满足。

ERG 理论的主要特点是,它并不强调需要层次的顺序,认为某种需要在一定时间内对行为起作用,而当这种需要得到满足后,可能去追求更高层次的需要,也可能没有这种上升趋势。当较高级需要受到挫折时,可能会降低而求其次。另外,该理论还认为,某种需要在得到基本满足后,其强烈程度不仅不会减弱,还可能会增强。

8. 简述HPU 观念包括的基本假设。

【答案】在基斯一鲁卡斯那里,人道主义是和实证主义、乌托邦结合在一起的,它们共同构成所谓“人道主义一实证主义一乌托邦”(humanist-positivist-utopian )信仰体系,简称HPU 观点. 它包括以下基本假设:

(1)社会的主要目的是实现人的物质和情感需要。

(2)如果人的需要被满足,按照HPU 体系所使用的词汇,那么人就会获得善良、成熟、正义或生产的状态,通过它们,人和其社会的大部分问题都将被解决。

(3)一般说来阻碍人获得这种状态的是个人无法控制的外部环境。按照HPU 的描述,这一困难归咎于个人教育的缺乏,他的经济地位,他的童年关系或他的社会环境。

(4)这些外部环境可以被那些拥有科学和技术知识的人,运用“科学方法”所操纵。

(5)人和社会最终会达到完美的境界。

在基斯一鲁卡斯看来,HPU 是美国人的第二大信仰体系,这种关于个人和社会相互关系的论述亦构成了社会工作价值观念的基础。

9. 社会工作实习在社会工作专业训练中的地位是怎样的?

【答案】社会工作实习在社会工作专业训练中的地位体现为:

(1)社会工作实习是社会工作专业教育与训练中的重要的一环

社会工作是一门应用性的学科,是实务性、操作性取向的专业。它不止于“纸上谈兵”,而要通过努力实十,达到人人共享社会福利、实现社会福利的理想目标。这样,社会工作的实践就既有宏观的政策研究与制订,又有在中观与微观层面对社区、团体及个人的直接服务。

因此,社会工作专业教育与训练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提供机会,使学生亲身实践课堂上所学习的专业知识与理论原则,使学生能将在课堂上所学的“知识”转化为实际工作中的“行动”,把它“做”出来。也就是要进行社会工作实习。

(2)社会工作实习是整个社会工作专业教育中的有机部分,在专业训练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实现专业养成的重要途径与手段

社会工作实习是一个结构化的教学过程,是为着专业养成所必需的教育训练过程,学习是它的基本特性。

①社会工作实习是一个持续的学习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