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际疾病分类(ICD)的修订过程中,首次引入了疾病分类是在() 第五次修订时。 第六次修订时。 第七次修订时。 第八次修订时。 第九次修订时。
因抢救危重患者,未能及时书写病历的,有关医务人员应当在抢救结束后几小时内据实补记,并加以注明() 4小时。 5小时。 6小时。 7小时。 8小时。
与肿瘤的大小无关的是() 肿瘤的性质。 生长部位。 肿瘤的来源。 生长时间。 血液供应。
ICD-9-CM-3各章的分类轴心是()。 操作类型。 损伤部位。 疾病性质。 解剖系统。 解剖系统和操作。
随诊率的计算方法是() 随诊率=(期内应随诊例数-失访例数)/期内应随诊例数×100%。 随诊率=(期内应发信次数-未回信次数)/期内应发信次数×100%。 随诊率=(期内随诊例数-失访例数)/住院病人数×100%。 随诊率=(期内应随诊例数-失访例数)/住院病人数X100%。 随诊率=(期内应发信次数-未回信次数)/住院病人数×100%。
不是住院病案的组成部分,而是住院处向病房、病案信息统计科传递住院患者信息的载体工具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