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6年广西师范大学法学院公共管理学(同等学力加试)考研复试题库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第三部门

【答案】第三部门是介于政府和企业之间的机构,其既不属于政府公共部门,也不属于市场经济部门。那些以服务公众为宗旨,不以营利为日的,其所得不为任何个人牟取私利的机构,都可划入第三部门。因此,在第三部门中,既可以看到一些在形态和功能上更接近政府机构的组织,也可以看到一些在形态和功能上与私人部门中的企业组织相类似的组织,还可以看到一些具有非正式特征的组织。

第三部门的主要特点包括:①它既可能提供私人物品(服务),也可能提供公共物品(服务); ②它主要由正式的组织构成,但这些组织可能是公共组织,也可能是私人组织; ③它在提供物品(和服务)时一般并不以营利为主要目标; ④第三部门的活动往往建立在人们自愿地提供各种资源并在提供物品(或服务)的过程中进行自愿的合作的基础上来解决问题。正因如此,第三部门也称作“志愿部门”。

2. 对策论

【答案】对策论是研究互动决策的理论。互动决策,即各行动方的决策是相互影响的,每个人在决策的时候必须将他人的决策纳入自己的决策考虑之中,当然也需要把别人对于自己的考虑也要纳入考虑之中,从而选择最有利于自己的战略。

3. 政策科学

【答案】政策科学指对政府为解决各类公共政策问题所选择的政策的本质、产生原因及实施效果的研究。政策科学的创始人之一,著名学者叶海卡·德罗尔认为,政策科学应包括基本政策、元政策、政策分析、实现战略等内容。美国学者克朗根据德罗尔的构想,认为从方法论角度看,政策科学应包括五个基本范畴:政策战略、政策分析、政策制定系统的改进、政策评估、政策科学的进展。因此政策科学是一门学科,它超越了一切传统的科学观念,为人类面对未来的决策提供了崭新的工具和方法。

4. 特尔菲法

【答案】特尔菲法是指采用函询调查,对与所预测问题涉及到的有关领域分别提出问题,并将回答意见进行综合、整理、归纳,匿名反馈给各个专家,冉次征求意见,然后再加以综合、反馈的方法。这样经过多次反复循环,而后得到一个比较一致的且可靠性也较大的意见。

特尔菲法最初是作为对一般的专家座谈会法的不足的改进措施而发展起来的。其特点包括:

(1)专家小组组员彼此互不知道,他们可以不公开地改变自己意见,对各种不同论点都能得到充分发表。

(2)专家们会从反馈回来的问题调查表上得到集体意见和目前状况,以及同意或反对各个观点的理由,并依此作出各自的新判断,构成专家之间的匿名相互影响。

(3)对预测结果采用统计评定回答的方法,能够包括整个小组意见,根据小组的回答,可找出能够代表专家的主流意见。

5. 第二部门

【答案】第只部门是介于政府和企业之间的机构,其既小属于政府公共部门,也小属于市场经济部门。那此以服务公众为宗旨,不以营利为目的,其所得不为任何个人牟取私利的机构,都可划入第三部门。因此,在第三部门中,既可以看到一些在形态和功能上更接近政府机构的组织,也可以看到一些在形态和功能上与私人部门中的企业组织相类似的组织,还可以看到一些具有非正式特征的组织。

第二部门的主要特点包括:①它既可能提供私人物品(服务),也可能提供公共物品(服务); ②它主要由正式的组织构成,但这些组织可能是公共组织,也可能是私人组织; ③它在提供物品(和服务)时一般并不以营利为主要目标; ④第三部门的活动往往建立在人们自愿地提供各种资源并在提供物品(或服务)的过程中进行自愿的合作的基础上来解决问题。正因如此,第三部门也称作“志愿部门”。

6. 政策方案规划

答政策方案规划,是指公共权力机关针对特定的政策问题,依据一定的程序和原则确定政策目标、设计政策方案并进行优选抉择的过程。政策方案规划的特性:①政策规划的目标导向②政策规划的变革取向③政策规划的选择取向④政策规划的理性取向⑤政策规划的群体取向。

【答案】

7. 间断性均衡

【答案】间断性均衡认为,利益集团政治权力在长期来看是平衡和相对稳定的,而一旦公众对公共性的理解突然有了变化,或者集团寻求打破已有的利益格局,这种平衡就会被打破。因此,大多数情形下,美国的政策过程呈现的是一种稳定和渐进主义的总体趋势,但与此同时,偶尔会出现不同于过去的重大变迁。间断性均衡框架的核心在于,长期的稳定之后会有一个急剧的改变,然后又是一个长期的稳定时期。因此,不能简单用渐进决策模型来解释政策改变,政策并不是一直都处于一种渐进的逐渐的改变过程当中。

8. 沉淀成本

【答案】沉淀成本是指政策实施中己经投入且无法挽回的成本。面对高昂的沉淀成本,决策者往往进退两难。一方面,政策己经被证明为无效的或失败的,继续投入资金只会扩大损失; 另一方面,如果放弃,那么己经投入的巨额资金将因政策的终止而付之东流。对决策者来说,不计较政策目前的效果,让其再持续一段时间以观后效,似乎是明智而保险的做法。

二、简答题

9. 简述决策支持系统的主要框架。

【答案】决策支持系统(decisionsupportsystem ,简称DSS )是指利用电子计算机系统处理的信息,以支持决策者针对“非结构化”问题制定决策与执行决策的一套体系。

决策支持系统由以下三种次级系统构成:

(1)语言系统

语言系统,即使用者(运用决策支持系统的决策者)个人与电脑系统间相互沟通的媒介系统,通常系指使用者输入电脑系统所使用之程序、指令及陈述,或是电脑系统输出的信号、陈述. 通过这些联系人与电脑的沟通语言,决策者才能与电脑进行互动,而这些则关系着决策支持系统的实用性和效果。语言系统的设计应以方便决策者使用为原则。

(2)知识系统

知识系统是决策支持系统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知识系统的内容应涵盖所有可供决策者参考的大量信息,使决策者能从中获得解决问题的有效知识。从辅助决策者处理非结构化问题的观点出发,知识系统不但要能提供静态与动态的资料,还必须展现决策模拟的效果,提供各种可能的因果组合。为方便使用者获取信息、组合信息、应用信息,知识系统应包括管理信息的系统。一般来说,知识系统由两部分构成:①资料库; ②资料库管理系统。

(3)问题处理系统

决策支持系统功能的发挥主要取决于问题处理系统,问题处理系统扮演着部分人脑分析、推理和综合的功能,它是语言系统和知识系统之间的一座桥梁。问题处理系统通过语言系统来了解决策者的需要及问题描述,以此作为决策的前提,并从相关的问题领域抽取出恰当的知识信息,以供决策者参考与判断。所以,问题处理系统担负信息的选取、因果模式的建立、决策问题的界定与分析等重要工作。

10.何谓目标管理? 公共部门如何实施目标管理?

【答案】(1)目标管理的含义

目标管理是指由参与管理制定目标,并经过自我管理和自我控制等管理方式,建立各级人员的责任心和荣誉感,最终以实现组织绩效的一套管理系统。目标管理的基本特点是:①组织目标、各级管理目标、个人目标密切结合,形成目标连锁以利于实现总体目标; ②组织中的上级和下级管理人员一起制定共同目标,实现目标管理主要采取职工自主管理、自我控制的方法,以利于发挥职工的主动性、创造性; ③根据预期目标规定个人的主要职责范围、应达到的成果,并作为评定、考核个人贡献的标准,以利于调动职工的积极性。目标管理发挥的作用主要是降低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增加生产力; 使管理层次明朗化,促进沟通,全员参与,增进团结; 能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管理效果。

(2)公共部门实施目标管理的途径

在公共部门实施目标管理主要包括以下一些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