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312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之心理测量学考研核心题库
● 摘要
一、单项选择题
1. 在心理测验实施中,主试者和被试者之间建立了一种友好的、合作的、能促使被试者最大限度地做好测验的关系,称为( )关系。
A. 协调
B. 教育者与被教育者
C. 朋友
D. 帮助者与被帮助者
【答案】A
【解析】在施测过程中,主试与被试之间应当建立良好的协调关系,即一种友好合作的并能促使被试最大限度地做好测验的一种关系。例如,在能力测验中,这种关系会促使被试尽最大努力发挥自己的能力;在人格测验中,它会促使被试真实坦白地回答问题。建立协调关系要求主试尽可能地激发被试兴趣,使其积极地应试。
2. 如要考查学生对基本概念和原理的记忆情况,最宜采用( )。
A. 选择题
B. 判断题
C. 简答题
D. 论文题
【答案】C
【解析】在选择题目形式时,要考虑测验的目的和材料的性质。如果要考查学生对概念和原理的记忆,适于用简答题。
3. 全国性常模样本的大小一般在( ) 。
A.100人左右
B.100-200人
C. ≥1000人
D.2000〜3000人
【答案】D
【解析】常模团体样本的大小,一般最低不小于30或100个。全国性常模,一般应有2000〜3000人为宜。
4. 系统误差影响测量的( )。
A. 准确性
B. —致性
C. 准确性和一致性
D. 信度
【答案】A
【解析】随机误差因为误差没有方向性,有时大有时小,所以既影响测验的准确性,又影响测验的一致性。系统误差对每次测量影响的方向是一致的,因此只影响准确性。
5. K —R20公式、K 一R21公式有别于克伦巴赫a 系数的是,它们只能用于( )。
A. 多项选择题
B. 是非题
C. 简答
D. 论述题
【答案】B
【解析】K —R20公式、K —R21公式由库德(G .F.Kuder )和理查德逊(M.W.Richardson )于1937年提出的,仅适用于(0、1)记分的测验。B 项的是非题即是(0、1)记分的测验。
6. 描述被试在现实生活当中典型行为表现的测验是( )
A. 能力倾向测验
B. 成就测验
C. 心理健康测验
D. 人格测验
【答案】D
【解析】心理学上,人格是指一个整体的精神面貌,是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和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
7. 下列测验中,不属于人格测验的是( )。
A.EPQ
B.SCL —90
C.RIT
D.MMPI
【答案】B
【解析】症状自评量SCL-90是当前使用最为广泛的精神障碍和心理疾病门诊检查量表,适用于评估成年的神经症、适应障碍及其他轻度精神障碍患者。
8. 测验史上,第一次对个体差异进行测量的人是( )。
A. 比纳
B. 高尔登
C. 卡特尔
D. 铁钦纳
【答案】B
【解析】英国生物学家和心理学家高尔登是倡导测验运动的主要人物。为研究差异的遗传性,设计了测量差异的方法,测量内容包括身高、体重、胖瘦等身体素质及视听觉的敏锐度、肌肉力量和反应时等感觉运动功能,可视为心理测验的开端。高尔登也是评定量表和问卷法应用的先驱,他还为心理测验奠定了统计学基础。
9. 世界上第一个正式的心理测验是( )。
A. 韦氏儿童智力测验
B. 比内一西蒙智力量表
C. 艾森克人格问卷
D. 明尼苏达多项人格测验
【答案】B
【解析】世界上第一个正式的心理测验是由比内编制,西蒙修订的比内一西蒙智力量表。这个量表一经提出就得到了广泛的运用。
10.通过考察甲测验与测量同一特质的标准化乙测验之间的维度相似性,可以分析甲测验的效度类型是( )。
A. 内容效度
B. 区分效度
C. 校标效度
D. 构想效度
【答案】D
【解析】检验测验的构想效度需检验两个假设:①是与测验相同特质的测验分数应该有较高的相关;②是测量不同特质的测验分数间应有较低的相关,如数学能力测验与语文能力测验应该相关较低。
二、名词解释
11.画人测验
【答案】画人测验是一种测量儿童智力的方法。它施测方便,也容易引起儿童的兴趣,因此使用广泛。画人测验适用于4〜13岁的儿童,主要任务是让儿童在一张白纸上画一个人的全身(无论男、女),在记分上不考虑儿童的艺术才华,只根据所画的体形生理特点完整、恰当与否以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