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做骨髓穿刺的目的是() 证明血小板减少。 了解骨髓增生程度。 了解有无合并缺铁性贫血。 证明有血小板抗体存在。 了解巨核细胞的成熟及有无成熟障碍,排除其他疾病。
Ⅲ类牵引的作用机制不包括() A.前移上磨牙。 B.伸长上磨牙。 C.牙合平面顺时针旋转。 D.远中移动下牙。 E.伸长下前牙。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最常见的死亡原因是() 颅内出血。 心源性休克。 胃肠道出血。 骨髓造血功能低下。 皮肤黏膜出血。
患者,男性,20岁,发热二周,体温38℃~39℃,检查皮肤散在紫癜,颈部及腋下可触及0.5cm×1.5cm大小淋巴结5~6个,脾肋下3cm,血红蛋白85g/L,白细胞10×109/L,血小板25×109/L。此病人在发烧、头痛、呕吐第二日作脑脊液检查,最可能的发现为() 脑脊液中性粒细胞增高。 细菌培养阳性。 脑脊液发现结核杆菌。 脑脊液蛋白量显著增高、糖定量减低。 脑脊液白血病细胞增多。
引起前牙深覆盖的原因不包括() A.牙齿大小、形态、数目异常。 B.颌骨大小、位置异常。 C.慢性鼻炎,腺样体肥大。 D.吮拇指、咬上唇习惯。 E.牙齿萌出顺序异常。
急性白血病患者出现高热首先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