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四川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347心理学专业综合(学校自命题)之普通心理学考研导师圈点必考题汇编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返回联系

【答案】返回联系,又称反馈环节,指当刺激(输入)作用于感受器之后,神经兴奋沿传入神经传递给大脑中枢,再沿传出神经控制效应器的活动(输出); 效应器的活动情况又作为刺激信急(输入)返回作用于感受器,进而通过大脑中枢的调节影响效应器的活动(输出)。

2. 主题统觉测验

【答案】主题统觉测验是由美国心理学家默里创立的投射测验。它的原理是,当一个人解释一种含糊不清的社会性情境时,他就易于表现出自己的人格特点。

在测验中,测验者会提供二十张图片,其中有些图片是比较抽象的,大部分则具体形象但模棱两可,要求被评者根据呈现的图片中的人物和背景,用自己的理由编造一段相对完整的故事。然后由测试者根据默里提出的基本记分原则对被评者叙述的故事进行记分和解释。由于主观性比较强,所以此测验对测验者要求较高,且结果不易解释。但与其它投射测验比较,此测验的效度得到较多证据支持,被公认为较好的临床心理诊断工具。

3. 情绪和情感

【答案】情绪和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及相应的行为反应。情绪和情感是由独特的主观体验、外部表现和生理唤醒等三种成分组成的。情绪是指感情过程,即个体需要与情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也就是脑的神经机制活动的过程,具有较大的情景性、激动性和暂时性,往往随着情境的改变和需要的满足而减弱或消失。情感是用来描述那些具有稳定的、深刻的社会意义的感情,具有较大的稳定性、深刻性和持久性。

4. 启发式

【答案】启发式是一种间题解决策略,是指人根据一定的经验,在问题空间内进行较少的搜索,以达到问题解决的一种方法。启发式不能完全保证问题解决的成功,但用这种方法解决问题较省时省力。常用的策略有手段一目的分析、逆向搜索、爬山法。人们在解决复杂的问题时,经常运用启发式。

5. 自陈测验

【答案】自陈测验是指由受评者自己填写,受评者对照量表和各项目陈述选择符合自己情况的答案并作出程度判断的测验。自陈测验实施方便,可作团体测评,但要求受评者有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

6. 再造想像

【答案】再造想像是根据言语的描述或图样的示意,在头脑中形成相应的新形象的过程。依据别人的描述进行的再造想像有一定程度的创造性,但水平比较低。再造想像的形成要求有充分的记忆表象作为基础,再造想像离不开词语思维的组织作用。

7. 自上而下的加工

【答案】自上而下的加工又称概念驱动加工,是指人在知觉过程中运用己有知识和经验对知觉信息进行加工的方式,与自下而上的加工相对。知觉者己有的知识和经验,对刺激物意义的确定起一种定向作用,由一般知识引导知觉加工,较高水平的加工制约较低水平的加工。更多地使用在非良好的知觉条件下,可使人更好地处理一些刺激的双关性和不确定性。

8. 马赫带现象及机制

【答案】马赫带现象是指在视觉效应的研究中,发现明度感觉并不完全与光强变化相符,故存在一种明度对比的视觉效应。例如,人们在明暗交界处感到明处更亮而暗处史黑的现象被称为“马赫效应”或“马赫带”。

这种现象的机制是感觉神经系统中存在的侧抑制。侧抑制是指相邻的感受器之间能够相互抑制对方向上行发放神经冲动的现象。因此,单一感受细胞的神经电活动会受到周围细胞活动的影响。当人同时看明暗相间的区域时,明亮区域对感受细胞的刺激比黑暗区域的刺激强得多,明亮区域的强刺激会抑制与黑暗区域相对应的感受细胞的反应,这就加强了对明暗交界处的反应差别,形成强烈的感觉对比。马赫带现象属同时对比,是由同一感受器同时接受两种刺激的作用而产生的对比。

二、单选题

9. 下列选项中属于心理学感觉范畴的是( )。

A. 某人去一个旅游景点旅游,对该景点感觉良好

B. 进到一个黑屋子中,眼睛感觉一片漆黑

C. 老李感觉小张是个有前途的青年

D. 来到一个陌生的地方,我感觉像进了迷宫

【答案】B

【解析】B 项是指视觉的暗适应现象。进到黑屋子中,开始觉得一片漆黑,什么也看不见,经过一段时间,眼睛开始能看清黑暗中的物体,说明视觉感受性提高了,这就是暗适应现象。

10.彼此接近的物体比相隔较远的物体史具有容易产生( )的倾向。

A. 知觉选择性

B. 知觉整体性

C. 知觉理解性

D. 知觉恒常性

【答案】B

【解析】知觉选择性是指人根据当前的需要,对客观刺激物有选择地作为知觉对象进行加工的过程。知觉理解性是指人以知识经验为基础对感知的事物加工处理,并用语词加以概括赋予说明的加工过程。知觉的恒常性指知觉系统能在一定范围内保持对客观事物的稳定的认识,而不随知觉条件或感觉映像模式的改变而改变。知觉整体性是指将多种属性构成的事物知觉为一个整体,接近律是整体性的组织原则之一。

11.奥苏伯尔认为,学生课堂学习的主要类型是( )。

A. 有意义的发现学习

B. 有意义的接受学习

C. 机械的发现学习

D. 机械的接受学习

【答案】B

【解析】奥苏伯尔认为,接受学习的特点是,讲授者将学习内容传授给学生,发现学习中,讲授者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学习内容。意义学习是通过符号、文字使学习者在头脑中获得相应的认知内容。机械学习中,学习者没有理解学习符号的真实含义。在课堂教学中,有意义的接受学习是最常见的和有效的学习方法。

12.频率理论在解释听觉现象时,适用的声音频率范围是( )

A.500Hz 以下

B.1000~5000Hz

C.5000~10000Hz

D.10000Hz 以上

【答案】A

,频率理论(电话理论)的适用范围为1000Hz 以下,【解析】按照彭耽龄主编《普通心理学》

因此,答案为A

13.研究错误记忆的经典范式是( )。

A.GO-NOGO 范式

B.PDP 范式

C.IAT 范式

D.DRlV 范式

【答案】D

【解析】德泽一勒迪格一麦克德莫特范式(简称DRM 范式)是研究错误记忆的经典范式,通常向被试呈现多个学习词表,每个词表由一个未呈现的目标词,也被称作关键诱饵,和与它相联系的巧个学习项目组成。在测验阶段,让被试对呈现的词进行自由回忆和再认。结果发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