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354汉语基础[专业硕士]之语言学纲要考研题库
● 摘要
一、选择题
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词义的模糊性说明词义是具有社会性的
B. 多义词使用不当会产生歧义,如“门没有锁”
C. “glass ”本义是“玻璃”,派生义是“玻璃杯”,这是词义的隐喻扩展
D. 同义词在修辞上具有对比作用,可用来突出对立面
【答案】B
【解析】B 项正确,歧义产生的原因之一就是词语的多义,“锁”既有“上锁”的意思,也有“门锁”的意思。
A 项错误,词义的模糊性主要是指词义所指称的范围是非精确的,无法说明词义具有社会性; C 项错误,词义引申的途径分为隐喻和换喻。隐喻建立在两个意义所反映的现实现象的某种相似的基础上; 转喻的基础不是现实现象的相似,而是两类现实现象之间存在着某种联系。“glass ”的本义“玻璃”和派生义“玻璃杯”之间存在着联系而不是相似,因此派生义“玻璃杯”是词义的转喻扩展:
D 项错误,同义词在修辞上具有强调作用。
ACD 错误。
2. 孤立语、屈折语、粘着语、复综语是根据( )划分出来的语言类型。
A. 形态
B 语序
C. 亲属关系
D. 文字
【答案】A
【解析】较传统的结构分类是根据词法的区别把世界上的语言分成孤立语、戮着语、屈折语和复综语四种类
二、填空题
3. 语言发展有两个特点,一个是______,另一个是______。
【答案】渐变性; 不平衡性
【解析】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这种性质决定它的变化只能是渐变的,而且系统内部的各个组成部分的变化速度是不平衡的。渐变性和不平衡性是语言演变的两大特点。
4. 跑材料、______、______。 跑商场、跑马都是______关系,但名词与动词的语义关系是______、
【答案】动宾; 目的; 处所; 工具
【解析】宾语和动语的语义关系很复杂,大致可以分为三类:受事宾语、施事宾语和中性宾语。中性宾语又可以用来表示结果、处所、时间、工具、方式、原因、目的、类别、存在等。
5. 语言发展变化的基本条件是______。
【答案】社会的发展
【解析】语言的基本属性是社会性,它总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而发展变化。语言和社会发展的关系,主要表现在社会的发展是语言发展变化的基本条件和强大动力,是语言发展的外部原因。
6. ______和______是语言运转的两大关系。
【答案】组合关系; 聚合关系
【解析】符号和符号组合起来,形成高一级的结构,处于高一级结构中的各个符号,称为结构的成分,结构中各个成分的关系称为“组合关系”。结构中能够替换的成分构成的类,其成员之间的关系称为“聚合关系”。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是语言运转的两大关系,语言符号(词和语素)、音位、意义等都处于这两种关系之中。
三、判断题
7. 层次性是任何语言系统都存在的突出特征。
【答案】正确
【解析】一个语言中的众多符号并不是互不相干的一盘散沙,而是共同构成了有组织、有条理的系统。语言符号系统是一种分层装置,这种装置靠组合和替换来运转。
8. 数的语法范畴在所有语言中都存在。
【答案】错误
【解析】许多语言都有数的语法范畴。数这个语法范畴一般包括单数和复数两种意义。但是并非所有的语言都有数的语法范畴,如汉语缺少形态变化,所以严格地说,汉语没有数的语法范畴。
四、名词解释
9. 区别性特征
【答案】区别性特征是指在具体语言中具有区别音位作用的发音特征。语言里的音位互相对立,从而使语素和词的语音形式和意义能够彼此区别开来。音位的这种相互对立和区别,如果进一步加以分析,其实只是通过几个语音特征来实现的。例如汉语普通话中的/p/音位,通过“双唇”这个特征和非双唇音区别开来,通过“清音”这个特征和浊音区别开来,通过“塞音”这个特征和擦音、鼻音、边音、闪音、颤音等区别开来,通过“不送气”这个特征和送气音区别开来,这
个特征加合起来就能把/p/音位和汉语普通话中的所有其它音位相区别。这种具有区别音位作用的语音特征就是区别性特征。
10.互补
【答案】互补是语言里音与音之间的一种重要关系,是考察一个音素在具体语言中的作用的根据。如果两个音素出现的语音环境互相补充,这称作“互补关系”。音素在一个语言中的互补关系主要体现为组合条件的不同,特别是音节中的语音组合条件。互补的音素,如汉语的
英语的
同一个语音单位来使用,语音的互补关系是具体语言中归纳音位的重要原则之一。
11.语音
【答案】语音是人类发音器官发出的有意义的声音,是有意义内容的语言成分的外部形式,或者说,是语言的物质外壳。语音同其他声音一样,产生于物体的振动,具有物理属性; 语音是由人的发音器官发出的,还具有生理属性; 更重要的是,语音要表达一定的意义,必须是使用该语言的全体社会成员约定俗成的,所以语音又具有社会属性,这是语音的本质属性。
12.词类
【答案】词类是词的语法性质的分类。划分词类的目的在于说明语句的结构和各类词的用法。分类的依据是词的语法功能、形态和意义,主要依据是词的语法功能,形态和意义是参考的依据。按照汉语语法的老传统,词可以先粗略地分为实词和虚词。实词再细分为名词、动词、形容词、区别词、数词、量词、副词、代词; 虚词再细分为介词、连词、助词、语气词; 此外还有拟声词和叹词两类特殊的词。
,,不起区别词的语音形式的作用,如果彼此语音相似,它们就会被语言社会当做
五、简答题
13.语境对词义的影响和作用。
【答案】语境是指语言环境。在书面语中变现为上下文所产生的语言环境,词义在使用过程中不是仅仅只有表面上的意义,一般还有深层意义,而这一意义是直接与语境相关的。语境可以使词语的意义发生以下几种变化:
(1)使语言意义更明确,消除多义和歧义
一个词语往往不止有一个意义,在使用过程中容易造成歧义现象,而相应的语境则可以很好的分化词义的多义现象。例如,“家里门没锁。”这句话中,锁是多义词,离开语境,句子就有歧义,如果加上一句表示上下文语境的话,就会将“锁”这一词单化。例如,上面的例句加上一句“去超市买把锁回来吧”就可以知道上述句子中的“锁”是名词。
(2)使词语获得临时的、特定的含义
词义是以语音形式固定下来的、人对客观事物的概括反映和主观评价,以及词在特定使用范围中所产生的意义。但是在具体的语境中,可能会获得一些临时的意义。例如,“我爸天天晚上修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