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812语言学与汉语基础之语言学纲要考研题库

  摘要

一、选择题

1. 下列各种话(腔)中属于社会方言的有( )。

A. 黑话

B 行话

C. 广州话

D. 粤语

E 官腔

【答案】ABE

【解析】社会方言是指社会内部不同年龄、性别、职业、阶级、阶层的人们在语言使用上表现出来的一些变异,是言语社团的一种标志。黑话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方言; 不同的行业由于工作的需要而各有自己的一些特殊用语; “官腔”是对某一言语社团在语言表达上的一些共同特点的概括,也是一种社会方言。而CD 两项都属于地域方言。

2. 汉语中“他”和“她”的不同,所涉及的对立是( )。

A. 性的区别

B 数的区别

C. 格的区别

D. 书写形式的区别

【答案】D

【解析】汉语由于缺少形态变化,所以严格地说,汉语没有语法范畴。

A 项,“性”是某些语言里的名词的分类,也会在句法上与之相关的其他词上反映出来; B 项,“数”一般包括单数和复数两种意义;

C 项,“格”表示名词、代词在句中和其他词的关系,它的意义是直接和句法相关的。

二、填空题

3. 词可以分为语法词和______,后者指主要用于指代物质、

【答案】词汇词

【解析】词可以分为实词和虚词。能够单独充当句法成分,不能充当句法成分、只有语法意义的就是虚词。

4. “小王的妹妹今天没来”意味着“小王有妹妹”,这是语义的______:而“他是中国青年”意

,这是语义的______。 味着“他是中国人”

【答案】预设; 蕴涵

【解析】预设是指如果一个句子的肯定和否定两种形式都以另一句子的肯定式为前提,则另一句子是该句的预设。“小王的妹妹今天没来”要以“小王有妹妹”为前提。蕴涵是指从一个句了的句义一定可以推导出另一个句子的句义,反向推导却不成立。“中国人”和“中国青年”是上下位关系,前者包含后者。所以,“他是中国青年”可以推导出“他是中国人”。

5. 语言符号具有双重性的特点,既有______,也有______。

【答案】任意性; 理据性

【解析】作为符号系统的成员,单个语言系统的语言形式和意义之间没有自然属性上的必然联系,只有社会约定的关系。因为符号是能指和所指相连接的整体,语言符号是任意的,能指和所指之间的关系是任意的。语言符号的理据性是指语言符号的非任意性或可论证性,它与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并不矛盾,孤立地看某一能指与所指的自然联系,其间是任意的,但若在整个系统中看二者的联系,某一能指与所指的结合不能不受到系统的其他成员的制约。

6.

这三个元音可以用______、______个特征区别开来。

【答案】唇形的圆展; 舌位的前后

【解析】[i]是舌面前、高、不圆唇元音; [u]是舌面后、高、圆唇元音; [y]是舌面前、高、圆唇元音,通过唇形的圆展可以区别[i]和[u], [y],通过舌位的前后可以区别[u]和[y]

三、判断题

7. 普通话中有6个擦音。

【答案】正确

【解析】普通话中的擦音有f 、h 、x 、sh 、r 、s 六个。

8.

中的“n ”与“fan ”中的“n ”是一个音。

【答案】错误

【解析】中的“

尾。

”是和后面的“g ”一起作“fang" 的韵尾,"fan ”中的“n ”单独作韵

四、名词解释

9. 双向聚合群

【答案】双向聚合群是指每个语音按照两个区别特征所组合成的一种聚合群。语言中的音位不是孤立的,每个音位都通过自己的区别特征和其他有共同特征的音位联系着,聚合成群。由于一个音位常常有多个区别特征,所以同一个音位一也就常常同时处于多个聚合群。它是音位系统的主流,处于双向聚合中的音位,在结构上具有平行对称的特点。

10.语法

【答案】语法是词、短语、句子等语言单位的结构规律,即说话所遵守的词句排列组合的规

矩。语法有两个含义:一是指语法结构规律本身,即平常说的语法事实; 二是指语法学,即研究、描写、解释语法结构规律的科学,是对客观存在着的语法系统的认识和说明。语法具有抽象性、生成性、层次性、递归性、系统性和稳固性等特征,一般包括词法和句法:词法是指词的构成和变化的规则:句法是指词或词组组成句子的规则。

11.社会方言

【答案】社会方言是在全民语言基础卜产生的各有自己特点的语言分支或语言变体。由于社会内部不同年龄、性别、职业、阶级、阶层的人们在语言使用上表现出来的一些变异,形成具有各自独特语言特征的言语社团,社会方言就是指这些言语社团使用的内部语言。社会方言的特点在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都可能出现,但比较突出的是用词上的不同。社会方言及其风格变体是全民语言的变体。例如,黑话、行话和官腔等等。

12.语素

【答案】语素是语言中音义结合的最小单位,也是最小的语法单位。语素可以根据不同的角度划分出不同的类型。根据语音的数量可以划分为单音节语素和多音节语素。例如,“马”是单音节语素,“葡萄”和“歇斯底里”是多音节语素。根据语素在词中的不同作用把它分为词根和词缀,例如,“石头”中“石”是词根,“头”是词缀。

五、简答题

13.词与语素的区别与联系。

【答案】(1)词与语素的区别

①语素和词是不同层级的语言单位

a. 语素

语素是最小的有音又有义的语言单位。从词汇材料角度考虑,以语素的构词能力为标准,语素可以分为成词语素和不成词语素; 前者可以独立成词或与其他语素一起构成词,后者只能和其他语素一起构成词。现代汉语里的语素,多数是由古代汉语的词演变来的。由于汉语的词逐渐由单音节向双音节发展,古代汉语的许多词(成词语素)在现代汉语中变成构词成分,成为不成词语素。

b. 词

词是由语素构成。它是语言中最小的能够独立运用的有音有义单位。“独立运用”是指能够单说或单用; “最小的”是说词是不能扩展的,即在词中不能再插入别的成分,即使两个成词语素组成的词也不能分开。

②语法作用不同

词和语素在运用中的语法作用是不同的,词是独立承担语法意义的语法单位,而语素则不能单独使用,只能组合构成词。

③分类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