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6年重庆工商大学环境与生物工程学院生物化学(同等学力加试科目)复试笔试仿真模拟题

  摘要

一、单选题

1. 反竞争性抑制剂具有下列哪一种动力学效应( )

【答案】D

2.

脂肪在体内完全氧化产生的能量为( )。 A. B. C. D. E.

【答案】D

3. 将RNA 转移到硝酸纤维素膜上,进行分子杂交的技术叫(

A.Southern 杂交法

B.Northern 杂交法

C.Eastern 杂交法

D.Western 杂交法

【答案】B

4. —般而言,骨豁肌蛋白的降解作为能源可导致( )。

A. 导致有毒的铵形成

B. 通过线粒体解偶联剂增加热的产生

C. 降低TCA 循环中间物的浓度

D. 降低乙酰乙酸和乙酰CoA 的浓度

E. 降低丙酮酸的浓度

【答案】E

5. 下列关于遗传密码的描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

A. 密码阅读有方向性,端开始,端终止

第 2 页,共 27 页 )。

B. 密码第3位(即端)碱基与反密码子的第1位(即端)碱基配对具有一定自由度,有时会出现多对一的情况。

C. 一种氨基酸只能有一种密码子

D. —种密码子只代表一种氨基酸

【答案】C

6. 1分子葡萄糖有氧氧化时共有几次底物水平磷酸化?( )

A.3

B.4

C.5

D.6

【答案】

7. 将氨基酸代谢和核苷酸代谢联系起来的枢纽化合物是( )。

A.CoASH B.

C. 磷酸吡哆醛和生物素

D.FAD 和

【答案】B

8. 具有生物催化剂特征的核酶(ribozyme )其化学本质是( )

A. 蛋白质

B.RNA

C.DNA

D. 糖蛋白

【答案】B

9. “分子病”首先是蛋白质什么基础层次结构的改变( )。

A. —级

B. 二级

C. 三级

D. 四级

【答案】A

10.葡萄糖经糖的有氧氧化过程可生成的乙酰

( )

E. 乙酰CoA 和丙酮酸

第 3 页,共 27 页

【答案】B

二、名词解释

11.巴斯德效应。

【答案】

巴斯德效应是指有氧氧化抑制发酵的现象。法国科学家

可进行生醇发酵,将其转移至有氧环境,生醇发酵即被抑制。

12.一碳基团。

【答案】一碳基团是指在代谢过程中,某些化合物可以分解产生的具有一个碳原子的基团。在一碳基团转移过程中起辅酶作用的是四氢叶酸。许多氨基酸的代谢过程与一碳基团的代谢有关,嘌呤与胸腺嘧啶的生物合成也与其密切相关。

13.级联放大作用。

【答案】级联放大作用是指在激素作用过程中,信号被逐级放大,最终使生物学效应大大增强的作用。

14.碱基互补规律。

【答案】碱基互补规律是碱基在配对过程中遵循的规律,在形成双螺旋结构的过程中,由于各种碱基的大小与结构的不同,

使得碱基之间的互补配对只能在间进行。

15.

【答案】泛素蛋白的多聚体,是标记待分解蛋白质的泛紊形式。与蛋白质连接的多聚泛素的长短是介导靶蛋白选择性降解或细胞定位的重要信号。

16.鹏值(iodine number)。

【答案】碘值又称碘价,是100g 脂质样品所吸收的碘的克数,通常用它来表示油脂中脂酸的不饱和程度。

和之发现酵母菌在无氧时

三、问答题

17.人或实验动物长期缺乏胆碱会诱发脂肪肝,请解释其原因?

【答案】食物中供给的胆碱在机体内用于合成磷脂酰胆碱,作为膜和脂蛋白的重要组分。长期缺乏胆碱,磷脂酰胆碱合成受到限制,原材料之一的二酰甘油转向合成三酰甘油,后者没有分泌进入脂蛋白而在肝脏内积累。肝细胞被三酰甘油充塞,形成脂肪肝。

第 4 页,共 27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