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神经外科学(医学高级)题库>强化练习题题库

问题:

[单选] Foster–Kennedy综合征易发生于何型脑膜瘤()。

A . 蝶骨嵴内侧型
B . 蝶骨嵴外侧型
C . 蝶骨嵴中段型
D . 以上都对
E . 以上都不对

患者女,51岁,G3P1,因“月经紊乱1年”来诊。患者上宫内节育器12年,平素月经规律,近1年月经紊乱,停经3个月后出现阴道流血10d,量较多,之后出血淋漓不尽。潮热、阵发性出汗2个月。妇科检查:外阴、阴道正常,宫颈光滑,子宫大小正常,双侧附件未见异常。为进一步确诊,还须进行的检查有()。 A.分段诊刮。 血HCG测定。 女性激素测定。 子宫及附件B型超声。 基础体温测定。 子宫镜。 患者表现为一侧视盘萎缩及嗅觉丧失,对侧视乳头水肿,以下定位诊断中可能性最大的是()。 松果体区。 前颅窝。 脑桥。 中脑。 延髓。 患者男,42岁。因长期便秘来诊(每3d排便1次),症状自成年后一直存在。家族史:父亲于57岁时诊断为结直肠腺瘤;堂兄于54岁时死于结直肠癌;无其他亲属患结直肠息肉、结直肠癌或其他恶性疾病。按目前关于结直肠癌的筛查标准,暂不必要进行的检查是()。 粪隐血试验。 可曲式乙状结肠镜。 粪隐血试验和乙状结肠镜。 气钡双重对比造影。 结肠镜检查。 有关18F-FDGPET/CT恶性淋巴瘤显像征象的解读,正确的是()。 对小淋巴细胞性淋巴瘤的探测优于弥漫性大B细胞性NHL。 使用粒细胞刺激因子(GSF.后可提高恶性淋巴瘤骨髓浸润探测的准确性。 治疗后,病灶对18F-FDG摄取减少或消失,而CT示淋巴结无缩小,提示恶性淋巴瘤早期治疗有效。 对活动性淋巴瘤病灶的诊断价值与CT相当。 对异常高代谢的淋巴结进行特异性定性诊断。 男性,20岁,近期发现有贫血,无自觉症状。体检:面色不佳,脾肋下3cm。检验:血红蛋白80g/L;红细胞渗透脆性降低,其母有贫血史。根据以上情况,你考虑哪项检查最为重要() A.网织红细胞计数。 B.抗球蛋白试验。 C.血红蛋白电泳。 D.Ham试验。 E.高铁血红蛋白还原试验。 Foster–Kennedy综合征易发生于何型脑膜瘤()。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Foster–Kennedy综合征是指一侧视盘原发性萎缩而对侧视盘水肿,多见于一侧肿瘤对视神经直接压迫使之萎缩,同时存在颅内压增高使对侧视盘水肿。

在线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