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云南财经大学算法与数据结构复试仿真模拟三套题

  摘要

一、应用题

1. 试举一例,说明对相同的逻辑结构,同一种运算在不同的存储方式下实现,其运算效率不同。

【答案】线性表中的插入、删除操作,在顺序存储方式下平均移动近一半的元素,时间复杂度为O (n ); 而在链式存储方式下,插入和删除时间复杂度都是0(1)。

2. 画出对算术表达式求值时操作数栈和运算符栈的变化过程。

【答案】设操作数栈是opnd ,运算符栈是optr ,对算术表达式

表所示。

表 操作数栈和运算符找的变化过程

求值,过程如

3. 假定在一个8位字长的计算机中运行下列C 程序段:

若编译器编译时将8个8位寄存器R1〜R8分别分配给变量

回答下列问题。(提示:带符号整数用补码表示)

(1)执行上述程序段后,寄存器Rl 、R5和R6的内容分别是什么?(用十六进制表示) (2)执行上述程序段后,变量m 和kl 的值分别是多少?(用十进制表示)

(3)上述程序段涉及带符号整数加/减、无符号整数加/减运算,这四种运算能否利用同一个加法器及辅助电路实现? 简述理由。

(4)计算机内部如何判断带符号整数加/减运算的结果是否发生溢出? 上述程序段中,哪些带符号整数运算语句的执行结果会发生溢出?

【答案】(1)无符号整数运算,(Rl ) =x=134=10000110B=86H、(R5)=x-y=246=10010000B=90H、(R6)=x+y=01111100B=7CH。

(2) m 的机器数与x 的机器数相同为86H=1000 0110B,解释为带符号整数(用补码表示)时,其值为-111 1010B= -112; 同理kl=(m-n )=(x-y )=90H=1001 0000B,解释为带符号整数(用补码表示)时,其值为-111 1010B=-112;

(3)四种运算可以利用同一个加法器及辅助电路实现,n 位加法器实现的是模2n 无符号整数加法运算。对于无符号整数a 和b , a+b可以直接用加法器实现,而实现;对于带符号整数用补码表示,补码加减运算公式为

,所以四种运算都可在n 位加法器

中实现。

(4)判断溢出的方法有3种:一位符号位、进位位和双符号位。上述程序段中只有

语句会发 生溢出,因为2个带符号整数均为负数,它们相加之后,结果小于8位二进制所能表示的最小负数。

4. 证明:具有n 个顶点和多于n-1条边的无向连通图G —定不是树。

【答案】具有n 个顶点n-1条边的无向连通图是自由树,即没有确定根结点的树,每个结点均可当根。若边数多于n-1条,因一条边要连接两个结点,则必因加上这一条边而使两个结点多了一条通路,即形成回路。形 成回路的连通图不再是树。

5. 某主机的MAC 地址为00-15-C5-C1-5E-28, IP 地址为10.2.128.100 (私有地址)。题a 图是网络拓扑,题b 图是该主机进行Web 请求的1个以太网数据帧前80个字节的十六进制及ASCII 码内容。

题a 图网络拓扑

题b 图以太网数据帧(前80字节)

请参考图中的数据回答以下问题。

(1)Web 服务器的IP 地址是什么? 该主机的默认网关的MAC 地址是什么?

(2)该主机在构造题47-b 图的数据帧时,使用什么协议确定目的MAC ±也址? 封装该协议请求报文的以太网帧的目的MAC 地址是什么?

(3)假设HTTP/1.1协议以持续的非流水线方式工作,以此请求一响应时间为RTT ,rfc.html 页面引用了5个JPEG 小图像,则从发出题b 图中的Web 请求开始到浏览器收到全部内容为止,需要多少个RTT?

(4)该帧所封装的IP 分组经过路由器R 转发时,需修改IP 分组头中的哪些字段? 注:以太网数据帧结构和IP 分组头结构分别如题c 图、题d 图所示。

题c 图以太网帧结构

题d 图IP 分组头结构

【答案】(1)以太网的数据部分是IP 数据报,只要找出相应字段所在的字节即可。根据图47-c 可知以太网头部 有6+6+2=14字节,根据图47-d 可知IP 地址有16字节,从图47-b 第一个字节开始数14+16 = 30字节,得目的IP 地址为40.aa.62.20即64.170.98.32。而以太网帧的前6字节00-21-27-21-51-ee 是目的MAC 地址,即为主机的 默认网关10.2.128.1端口的MAC 地址。

(2)该主机在构造题47-b 图的数据帧时,使用ARP 协议确定目的MAC 地址。封装该协议请求报文的以太网帧的目的MAC 地址是广播地址即FF-FF-FF-FF-FF-FF 。

(3)假设HTTP/1.1协议以持续的非流水线方式工作,客户机在收到前一个请求的响应后才能发出下一个请求。第一个RTT 用于请求Web 页面,客户机收到第一个请求的响应后,每访问一次对象就需一个RTT 。rfc.html 页面引用了5个JPEG 小图像,则从发出题47-b 图中的Web 请求开始到浏览开始到浏览器受到全部内容为止,故共需1+5 = 6个RTT 后浏览器收到全部内容。

(4)私有地址要和Internet 上的主机通信时,须由NAT 路由器进行网络地址转换,转换为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