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北京大学新闻学2003年考研试题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考研真题

  摘要

北京大学2003新闻学考研试题及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30分,任选5题。若回答全部问题,只计前5题)

1.《哈拉雷宣言》

【参考答案】

一九八四年非洲各国农业部长在津巴布韦的哈拉雷召开了非洲区域的粮食会议。与会部长们一致认为,一九八○年有关粮食生产和粮食损失的“拉各斯行动计划”确定的目标没有实现。会议通过了《哈拉雷宣言》,表示要把农业置于各国发展的优先地位,以便解决粮食问题并监测农业发展的进展情况。出席会议的成员意识到各国政府赋予他们解决粮食问题的责任,并重申要担当发展农业的重任以便提高本国自力更生能力的决心,会议通过对发展农业的有关政策,如价格政策给予了极大的注意。然而,哈拉雷会议以后人们的努力并没有能够扭转非洲在农业和粮食问题的颓势。

2.布隆伯格新闻(Bloomberg News)

【参考答案】

布隆伯格是传媒大亨、金融家、信息技术人员和政治家的混合体。1990年,布隆伯格成立布隆伯格新闻社(彭博新闻社) ,进入新闻界。现在,该新闻社在全世界已有82个办事处、1200名记者和编辑,提供包括经济、商业、政治和体育在内的各种信息。

3.新闻敏感

【参考答案】

所谓新闻敏感,是指对具有新闻价值的事实的快速识别能力,是新闻记者识别新闻的敏锐能力。培养记者新闻敏感,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努力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不断提高政治思想水平;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关于新闻价值的理论;树立全局意识;掌握科学的现代思维方式。

4. 五四时期的《晨报副刊》

【参考答案】

《晨报》1916年8月15日创刊于北京。李大钊参加该报编辑以后,1919年2月7日,《晨报》宣布把具有副刊性质的第7版改组,增加了介绍“ 新修养、新知识、新思想”的《自由论坛》、《译丛》两栏目。这是新文化运动中最先革新的副刊。李大钊为该副刊撰写了数十篇文章,并刊载了许多介绍俄国革命和马克思主义的文章。1921年10月起副刊改成4开4版的单张《晨报副镌》,由孙伏园主编,得到鲁迅的指导和支持。连续发表了鲁迅的《阿Q 正传》和其他作家的大量文艺作品,成为推动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副刊之一,在思想文化界有广泛影响。

5. 四级办广播

【参考答案】

我国发展广播电视事业的一项重要方针。指除中央和省、直辖市、自治区一级办广播电视之外,凡是具备条件的省辖市、县,也可以根据当地的需要和可能开办广播电台。市、县广播电台、电视台,主要是转播中央和省的广播、电视节目,有条件的也可以插播自办的节目,共同覆盖各市、县。这一方针是1983年3月第十一次全国广播电视工作会议上提出的,对于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加速广播电视事业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6.“公众人物”(Public Figure)

【参考答案】

在美国著名的沙利文诉《纽约时报》案中维克斯勒教授提出了“公共官员”的说法。在后来1967年的“足球教练和退伍将军案”中,美最高法院又将“公共官员”的概念扩展到“公众人物”(public figure),这样,除了政府官员以外如引人注目的娱乐明星、体育名流,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