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心理学研究方法与统计2004(附参考答案)年考研试题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考研真题
● 摘要
2004年北京大学心理学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心理学研究方法与统计实验
第一部分
一、名词解释(4*6)
1. 实验范式
2. 交互作用
3. 多重记忆系统
4. 数量估计法
5. 图式
6. turing检验
二、简答题
1. 简述图形知觉的拓扑研究(13)
2. 简述kahneman 对人在不确定情景下的决策策略研究(13)
3. ROC曲线的特性(10)
4. (题目很长,是解释朱滢书P366,表8.12的数据并结合数据说明编码特异性研究)
(15)
第二部分
三、计算题(10*2)
2. 有40人接受调查。
支持 不支持
观看比赛前 30 10
观看比赛后 15 25
看比赛前后有否差异?
四、应用题(20)
有一个持错误观点的博士生,认为只有研究检验达到显著性水平才会通过论文答辩,他自编了量表,希望发现正常人和有犯罪前科的人在量表得分上有显著差异,现在他有一个50人的正常人得分38,他可以在找到一个100人的有犯罪前科的大学生样本或者25人有犯罪记录的高中生样本,现知道前者可能来自总分为35的总体,后者来自30分,那么他应选哪个组?(要写明计算过程,只写答案不给分)
参考答案
2004年北京大学心理学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心理学研究方法与统计实验
第一部分
一、名词解释(4*6)
1. 实验范式: 范式是使一门学科成为科学的必要条件或成熟标志,也就是把范式看作科学与非科学的分界标准,是科学家集团所共同接受的一组假说、理论、准则和方法的总和,这些东西在心理上形成科学家的共同信念。从实验内省法到行为主义,再到认知主义,都形成了相对独立系统的实验研究范式。
2. 交互作用: 指在实验中出现的一个自变量产生的效果在第二个自变量的每一个水平上不一样的现象。交互作用的存在增加了实验结果的价值性。这时需要讨论多个变量的效应。
3. 多重记忆系统: 这个新概念主要是来源于神经心理学的研究。记忆的多重储存模型, 强调记忆作为不同的结构存在,每一结构都有自己的特点:编码、存储、提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