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聊城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之中国教育史考研题库

  摘要

目录

2017年聊城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之中国教育史考研题库(一) . 2 2017年聊城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之中国教育史考研题库(二)23 2017年聊城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之中国教育史考研题库(三)44 2017年聊城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之中国教育史考研题库(四)66 2017年聊城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之中国教育史考研题库(五)87

一、单选题

1. “五指活动” 是陈鹤琴对其“活教育”课程组织形式的形象表述,它体现了儿童生活的( )。

A. 差别性

B. 整体性

C. 实践性

D. 创造性

【答案】B

【解析】课程结构应该具有整体性,应促进学前儿童整体的有机发展。为此,陈鹤琴以人的五个连为一体的手指作比喻,创造性地提出丁课程结构的“五指活动”理论。“活教育”的课程打破惯常按学科组织的体系,采取活动中心和活动单元的形式。

2. 1932年,国民政府教育部以“系统混杂,目标分歧”为由整顿全国中学教育,其主要举措是( )

A. 中学分设初级中学和高级中学

B. 高中分设普通科和职业科

C. 高中分设文科和理科

D. 中学分设普通学校和职业学校

【答案】D

【解析】1932年,国民政府教育部整顿全国教育,认为中学系统混杂,目标分歧,导致中学

12月,的普通教育无从发展,师范教育和职业教育难以保证。教育部相继公布《师范学校法》、《职

,废止综合中学,将普通中学、师范学校、职业学校分别设立,而高中不分业学校法》、《中学法》

文理科等。这一变革使中学教育的目标、结构与线索更为清晰,更有利于发挥各种教育的功能,适应中国教育发展的实际需要。

3. 《新教育大纲》是哪位教育家撰写的? ( )

A. 杨贤江

B. 陶行知

C. 鲁迅

D. 蔡元培

【答案】A

4. 某校有2500名学生,现要抽取100名进行课外阅读情况调查。调查者将学生总体按姓氏笔画排列,把总体划分为K=2500+100=25个相等间隔,如随机抽取第1名为第10序列,那么依次抽取第35、60、85、110……直至抽够100名学生为止。这种抽样方法是( )。

A. 简单随机抽样

B. 系统随机抽样

C. 分层随机抽样

D. 整群随机抽样

【答案】B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不同抽样方法的特点的理解与掌握情况。简单随机抽样是以随机原则为依据的最基本的抽样方法,常用的有抽签法和随机数目表抽样法两种; 系统随机抽样是指按一定的间隔顺序,在总体中抽取样本。方法是先将总体中的每一个单元按一定标准排列并编号,然后确定抽样间隔,即用总体的个数除以样本个数,最后采用抽签法或随机数目表选择一个抽样的起点,按照抽样间隔依次往下选取样本i 分层随机取样是指按某些特征,先将总体分成若干层

,然后根据事先确定的样本大小及其各层在总体中所占的比例,从每个子总次或类别(即子总体)

体中独立地抽取子样本的方法; 整群随机抽样是指将总体划分成许多组或层,按照随机原则在组或层(整群)中抽样,抽取的整群全体成员均为样本。这道题算是很中规中矩的。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B 。

5. 按照布卢姆目标分类学的基本要求,下列选项中,不宜作为教学目标的表述是( )

A.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B. 培养学生区别事实与假设的能力

C. 培养学生运用特定信息检验假设一致性的能力

D. 培养学生领会一个段落中各种观念之间的相互关系的能力

【答案】A

【解析】教学目标是一种预期的教学成果,应能反映出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应当实现的在认知、情感、思想、行为等方面的变化。布卢姆倡导用可观察和可测量的行为来陈述目标,旨在为教学及其评价提供具体的指导。布卢姆将教育目标分为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只个领域,认知领域的目标又包括知识、领会、应用、分析、综合和评价等六级水平。对学生学习活动的评价,与其它教育活动一样,都有着明确的目标进而追求某种结果,而不是盲目、无意识的活动。按照布卢姆目标分类学的基本要求,与其他选项相比较而言,“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这样的目标并不明确,分类不明显。

6. 关于如何组织课程内容的问题,泰勒在《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中提出的3条影响至今的基本原则是( )。

A. 基础性、顺序性和整合性

B. 连续性、顺序性和整合性

C. 基础性、连续性和整合性

D. 基础性、连续性和顺序性

【答案】B

【解析】这道题考查的是对泰勒课程理论基本观点的理解与掌握程度,泰勒在其《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中把课程理论归结为四个最基本的问题,第一,学校应该达到那些教育日标,第二,提供哪些教育经验才能实现这些目标,第三,这些教育经验应如何有效地组织起来? 第四,我们如何确定这些目标正在得到实现? 第三个问题,泰勒认为必须把学习经验结合在一起,以便形成某种连贯的教学计划。为此,他提出了组织学习经验时必须符合的主要准则,即连续性,顺序性,和整合性。连续性是指直线式地重申主要的课程要素:顺序性是指把每一后继经验建立在前面经验基础之上,同时又对有关内容作更深入,广泛的探讨; 整合性是指课程经验的横向关系,这些经验的组织应该有助于学生逐渐获得统一的观点,并把自己的行为与所学习的课程要素统一起来。

7.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会生存》中主张,建设学习化社会的关键在于( )

A. 改革正规教育

B. 发展成人教育

C. 实施终身教育

D. 推行回归教育

【答案】C

【解析】《学会生存》自始至终贯穿一条主线:教育应该扩展到人的整个一生。在当今社会里谁也不能再一劳永逸地获取知识了,而需要终身学习或终身教育去建立一个不断演变的知识体系,即“学会生存”。《学会生存》还明确提出了“学习化社会”的概念,并把终身教育作为学习化社会的基石。因此,答案选C 。

8. 20世纪70年代英国《詹姆斯报告》的颁布与实施,促进了( )

A. 英国中等教育民主化水平的提高

B. 英国高等教育普及化水平的提高

C. 英国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融合

D. 英国师范教育非定向培养体制的确立

【答案】D

【解析】《詹姆斯报告》提出了著名的师范教育模式——师资培训三段制。它将师范教育分为三个连续的阶段,即普通高等教育阶段、专业训练阶段和在职培训阶段,使师范教育中的普通教育与专业教育分离,体现了非定向型师范教育的特点和发展方向。

9. 道家的教育主张是( )

A. “不言之教”

B. “以法为教”